徐汇区,因境内著名历史社区“徐家汇”而冠名。徐家汇,则因为400年前上海先贤徐光启的墓地坐落于本地,徐家族裔中有一支在这里看守墓园,繁衍生息,同时又有法华泾、肇嘉浜和漕河泾汇聚在这块风水宝地而得名。徐家汇,虽然曾经是一处水网交结之要津,风光旖旎之美地,但在上海古今以来的行政历史上,徐汇区是一个相对较晚建立的建制区。
徐光启肖像
徐汇区辖境,唐、五代、宋朝时,属于华亭县高昌乡;元代设县后,明、清两代,徐汇区辖境一直属于上海县高昌乡。清朝宣统二年(1910),徐汇区辖境内的土地分由上海县的城厢镇、法华乡和漕河泾乡属有。1914年,法租界扩展,区内肇嘉浜以北、华山路以东地区划入法租界。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除划入法租界的部分外,徐汇区辖境大部分由华界上海市政府所属沪南区、漕泾区、法华区管辖。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徐汇区辖境分属于常熟区、徐汇区和龙华区。1956年,上海市政府将在东北境接壤的原常熟区合并给徐汇区;1984年,原上海县龙华镇、漕河泾镇划归徐汇区;1992年,原上海县龙华乡划归徐汇区。目前格局内的徐汇区,以陕西南路、日晖港、黄浦江、淀浦河、虹梅路、淮海西路、长乐路为东、南、西、北四至的大型城市中心区。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9万,面积54.76平方公里,在全市中心城区中,人口和幅员仅次于杨浦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徐家汇全景
160年来,徐汇区正是一直处于“城市化”的风口浪尖,因此也就活力十足,魅力四射。“徐家汇”由法国耶稣会士在1840年代开辟,建有大量宗教和文化建筑,独立成区,其历史之悠久,完全和黄浦、虹口地区的英、美、法租界开辟相同步。但是,由于地处远郊,交通不便,本区域内的工业、商业、贸易、住宅和市政等设施,迟至几十年后才出现。1860年代,租界武装开赴前线,抵御太平军入侵,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为运输辎重和给养,从市区修筑“军路”到郊外,一条即今华山路,另一条即今肇嘉浜路西段,都命名为“徐家汇路”,战场前线就在开阔的七宝、徐家汇一带。
二十世纪初年,徐汇区的东部和北部,承接了法租界向西部扩展的进程,开始了真正的都市化。当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不约而同地把“越界筑路”的方向指向日益繁荣的西部郊区,公共租界开发“静安寺路”、“愚园路”,法租界就向“徐家汇”方向发展。1914年,徐家汇东北方向大片土地纳入法租界后,大量马路向西辟建,都市化加速。随着“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福履格路”(今建国西路)、“贝当路”(今衡山路)的开辟,大量带花园的别墅、欧洲式的公寓,以及具备新式设施的新村,还有升级换代以后设计的石库门里弄,都在本区建造。法租界曾经有过规定,1910年以后,本区域内不得建造旧式的简易木板房,建造图纸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必定要达到现代标准方能批准。法租界的这项规定,执行得比公共租界更严厉,使得本地区楼宇建造质量大大提高。
然而,徐汇区的都市化,并不是表面上显出来的那种“西化”。其实,“中国因素”殊关重要。首先,投资建造“洋房”的房地产商,很多是华人华资。其次,“洋房”建造后,绝大多数为华人购买和租赁,他们居住在这里,和西方侨民们一起,生活在后人所谓的“海派文化”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徐汇区非租界的华界地区,建立了很多完全的华人事业,表现出很强的本土文化活力,融入了近代上海的“都市化”。徐家汇耶稣会事业之外,清政府筹办的“南洋公学”(1896)也开设在本地区,后发展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交通大学”;国人最早举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南洋中学堂”(1896)也在1906年迁来徐家汇路一带;1936年,国人举办的“上海医学院”在枫林桥建立;清政府在沪最重要军工企业之一的“火药厂”,北洋政府在上海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护军使署”、“淞沪商埠督办公署”,都设在龙华;中华民国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在1933年迁往江湾新市区之前设在平江路,这里曾计划开展“大上海”的华人大都市的建设;1909年,沪杭铁路在境内设立徐家汇、龙华站;1922年,境内开辟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民用机场龙华机场;1916年,国产电影先驱张石川就在徐家汇开办“幻仙影片公司”,三十年代以来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也在土山湾地区设棚拍摄;还有,一大批近代企业,如大中华橡胶厂、百代唱片公司、冠生园食品厂、汉阳手帕厂等一批著名企业在徐汇的华界地区开设。这些都证明,徐汇的华界地区,虽不及法租界区域那么整洁、富足和繁华,但绝对也是上海大都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地处都市化边缘,本区域内沿日晖港、肇嘉浜、漕河泾两岸,以及徐镇老街等地区,都有一些棚户住宅区,居民大多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因战乱和灾荒迁居而来的各省难民。正是由于徐家汇地区迅速而强劲的都市化,农民、难民们通过入教、培训、求学、就业等机会,逐渐摆脱了贫困,融入城市生活。用工数达到好几千人的土山湾孤儿院、圣母院孤儿院工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山湾的文化事业,是近代产业形态的机械工场。为满足教会和市场的需求,他们印制书籍,绘制图画,创作雕塑、雕刻、彩色玻璃和其他各种工艺品,给大量市民和难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创作出一大批文化产品,被列为文化遗产。
剧烈的都市化运动,把二十世纪的徐汇推到了中国近代化的前沿。十九世纪上海的中西文化交往,在南市、黄浦、虹口、闸北、杨浦等地区首先展开,当时的都市文化建设,主要还不在徐家汇地区。但是,二十世纪更加剧烈的新旧文化冲突,中西文化交融,徐汇地区逐渐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许多事业对“海派文化”至关重要。徐汇区从上海县境内的一个普通的边缘乡村——高昌乡,崛起为近代上海大都市的一个文化副中心,乃至在中国现代文化格局中都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重镇。
从文化来源的两个方面来看,徐汇区的历史文化有“两种传统”。徐汇区的历史文化,有一条复合的“文脉”,它延续了上海文化脉络的两个方面:一,通过接收原上海县所属龙华、梅陇、华泾三镇乡而获得的各项遗址遗迹,构成徐汇区“西南块”具有典型吴越特征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古代传统”;二,承接法租界的发展,陆续形成中西融汇、华洋杂居的遗址史迹、故居旧居、历史传说等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俗称“海派文化”,即近代中国最强劲的都市文化形态,构成了徐汇区“东北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近代传统”。
“两种传统”之外,徐汇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个中心”。徐汇区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徐家汇。1846年欧洲天主教修会耶稣会(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籍)创立的“徐家汇科学文化事业”对上海文化发展关系重大。中国近代最早的图书馆、博物馆、神学院、出版社、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地球物理)研究机构,最重要的两个大学(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如加上国立的交通大学,则徐家汇地区创办过三所全国著名大学),最集中的艺术(油画、水彩画、国画、雕刻、雕塑、彩色玻璃、铸铁工艺等)培训和制造机构,都起源于徐家汇。当年徐家汇的文化事业,迎合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要,融汇了中外人士的聪明才智,属于以融会贯通、中西结合为特征的“海派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徐家汇地区输入了欧洲拉丁民族的艺术细胞,属于通行拉丁文的天主教会,在整个近代上海有相当的独特性,有学者根据这种“拉丁文化”,称之为“上海的拉丁区”。
1950年代以后,上海的都市化进程,在发展沪西的向度上停滞了五十年,新建筑较少开工,老建筑被改造利用。都市化建设的遗憾,反倒成全了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幸运。由于没有很多拆建,徐汇地区直到1990年代的大规模旧区改造之前,仍然保留了1940年代的格局,反而凸现出别的地区少有的“文化多样性”。十多年前,徐汇区境内仍然保留着二十世纪别墅、公寓和其它洋房建筑达2000多幢,占全上海同类建筑的41%。徐家汇耶稣会20多幢大楼,如主教府、大小修院、神学院、天文台、徐汇公学等重要建筑大多保留。其他老的工业、商业、文教、政府建筑也大多利用。生活工作在文脉延续的社区中,透过这些老建筑的风尘沧桑,借着老一辈人的口头回忆,加上详细考察它们的来龙去脉,每个人都可以透过“时光隧道”,进入到历史的深处,洞察生活的丰富性,还有文化的多样性。
1880年的徐汇公学
徐汇区是上海市区内著名的文化教育大区,大、中、小学和科研机构不但以品质卓著闻名,更胜在历史悠久。徐汇区的文教事业核心,在于法国耶稣会士在1840年代开始建立的天主教上海教区文化科学中心。中国近代的博物馆、图书馆事业滥觞于此;中国近代的天文、气象、地球物理研究也在这里开始。1896年,盛宣怀奏准清朝中央,在徐家汇地区创办南洋公学,一度发展为中国最重要的国立大学。1903年,由马相伯资助、法国耶稣会主办的震旦学院在徐家汇创办,后来发展为中国最重要的天主教大学震旦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1905年,从震旦学院分立出复旦公学,由马相伯主持,先在徐家汇创办,为私立,后来发展为著名国立大学。此后,颜福庆创办的上海医学院、蔡元培奠定的中央研究院先后迁来枫林桥附近,成为中国文化、教育和科研重镇。交大、震旦、复旦、上医、中科院,有的迁出了徐汇地区,有的则历经风霜,仍然坚持在徐家汇地区。但是,他们在徐汇的早期历史,都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崛起,都给本地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教育、科研和文化历史,离不开徐家汇的辉煌一页。徐家汇的气象台、藏书楼,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旧址,交大的上院、中院、图书馆旧楼,上医的医学楼,中科院的主楼,都已经被列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高等教育和尖端科研之外,徐汇区的中等教育事业也是上海和全国的滥觞。1850年由耶稣会创办的徐汇公学,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新式教育学校,1920年建造的“新校舍”保留至今,仍显壮观。南洋中学(1896)是上海地方士绅举办的新式学堂,建于1926年的校友厅保留至今,记录了众多校友科学家、教育家和学者的光荣历史。前身为龙门书院(1865)的上海中学,是上海地方士绅举办的中学堂,1934年迁来上中路办学,“龙门楼”记载了国人办学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另外,天主教启明女校(1904,天钥桥路100号)、法租界雷米学校(1933,永康路200号)、美国牧师举办的美童学校(1912建立,1923年迁来贝当路10号)都来徐汇地区办学,令本区的中等教育呈现出中外竞争、相得益彰的局面。无论是华人举办,还是外侨创办,这些学校都采用中外合作、兼收并蓄的方针,办学成绩都很出色。从这些学校保留的校址和大楼,都可以看出这段历史在今天的教育事业中延续。
徐汇从帝制时期的原上海县高昌乡分割而来,成长为一个都市化的巨人。徐汇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就如同发育孩童需要裁制大号衣服一样,不断有农业地区补充到徐汇区里面来。上海在明清时期号称“南吴壮县”,人文荟萃,经济、文化一贯发达,绝非“文化沙漠”的“郊区乡下”。原上海县境内的大量文化遗产并入后,大大丰富了徐汇区的“文化多样性”。建于吴赤乌年间的“龙华寺”(238-250)是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驰名中外的黄道婆故乡华泾乡并入徐汇区后,坐落于上海植物园内的黄母祠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明代名相徐光启的墓地,坐落于徐家汇地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从梅陇地区移到光启公园内的“南春华堂”(明弘治年间),是上海地区现存最早的明代名宅。明清是上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透过这些历经沧桑、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址,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古代上海真的有文化。
徐汇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态绝非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既有本土的,又有西方的;既有物质的,又有非物质的。既然历史给徐汇区留下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产,我们后人就需要慎重保护,负责任地把它们传递给后人,让文化遗产与全体市民时时相伴,让每个人都为自己能生活在一块文化沃土上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者系复旦大学宗教学系主任、教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