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23-08-17 15:59:24
邱子昂,名元昌,字子昂,以字行。上海青浦人。生卒年无确切记载。邱子昂的一生,与土山湾印书馆有极深渊源,其学艺、交游、举事,皆与土山湾印书馆及石板印刷术有关,欲述其人,须先述与其相关的土山湾印书馆之始末。
1870年前后,时任上海洋泾浜若瑟堂院长的苏念证神父(1824—1886)在拍卖行中拍下一批铅铸中国字,预备为江南省传教之用,置于洋泾浜大堂东之洋楼内。随后苏神父安排两个学徒陈克昌和钱裴理去上海虹口望益纸馆印书房学习排铅字,以备日后教会能自己开印。1873年夏秋间,这批铅铸字搬迁至土山湾。1874年,晋铎不久的严思愠神父(1839—1903)担任土山湾孤儿院的管账,兼管铅板印书事务。
1874年,法籍修士翁寿祺(1830—1895)由徐汇堂调至土山湾,助严思愠神父管理印书馆。严神父专管排字印书,翁修士则自学排字兼管石印。土山湾的石印架子与石头,由比利时籍修士娄良才置办,原本放在徐家汇。娄良才过世后,这些石印设备无人使用,遂搬至土山湾印书馆。1876年秋,翁寿祺接手管理土山湾印书馆。据《江南育婴堂记》所载:“邱子昂先生,颇有才能,十余年间,助翁相公管理印书房,相帮不少。”
所谓石印术,是指在石板上印刷的技术,由德籍捷克人阿洛伊斯•塞纳菲尔德于1796年发明。这项技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溶的原理创制,在特殊石版上直接书写图文,再通过化学腐蚀制版,印刷成文。经过改进后的石印技术能任意将图文放大缩小,解决了不规则图形和特殊符号的印刷难题,操作简便,省时省钱,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石印在19世纪初即开始流行于欧洲,成为贯穿整个19世纪的主流印刷方法之一。
至迟于1830年代,石印术就开始影响中国。上海开埠后,石印术传入申城,最早试用于麦都斯的墨海书馆,但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并不广。1876年,土山湾印书馆开始大规模使用石版印刷技术,设立了石印部,专门印刷天主教宣教读本,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创办于1879年3月16日的《益闻录》,即由土山湾印书馆石印出版。可以说,此后三十年在上海所形成的石印出版的高峰,即由土山湾印书馆始,就这一点而言,翁寿祺和邱子昂堪称石印技术的先行者。
清末土山湾印书馆的石印技术在业界居领先地位,图为土山湾印书馆的工人们正在用石印机印刷书籍
《江南育婴堂记》中还有关于邱子昂离开土山湾后的记载:“1899年,至大德油厂,助朱子尧经理全厂事务,颇著成效,后助子尧等开创图书公司,于上海小南门外教场地。”
邱子昂与点石斋印书局亦有渊源,可以说,点石斋印书局初创即大获成功,与邱子昂不无关系。点石斋印书局的创始人美查也是《申报》的创始人,据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一集之《一千种近代印刷术》中所述:“美查历年经营颇有所得,于是先后添设副业,点石斋石印书局即其一也。开办之初,即聘土山湾印刷所之邱子昂为石印技师,最初印刷《圣谕详解》一书、姚公鹤《上海闲话》。闻点石斋石印第一获利之书为《康熙字典》,第一批印四万部,不数月而售罄;第二批印六万部,适某科举子北上会试,道出沪上,率购五六部,以作自用及赠友之需,故又不数月即罄。”
据查,美查在1878年12月30日的《申报》上刊载广告:“本馆近从外洋购取照印字书新式机器一付于点石斋中,延请名师监印,凡字之波折,画之皴染,皆与原本不爽毫厘。兹先取古今名家法书楹联用电气照于石上,然后以墨水印入各笺,视之与濡毫染翰者无二计。……”
结合1879年6月22日《申报》第1版的广告“本斋于去年在泰西购得新式石印机器一付,照印各种书画皆能与元本不爽锱铢……”,可知1878年点石斋印书馆购买了石印机器,亦在这一年,美查延请邱子昂为点石斋印书局的石印技师,充任技术指导与监印。
邱子昂在点石斋印书馆充任石印技师想必是兼职,此时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土山湾印书馆协助翁寿祺修士,直至1899年去大德油厂协助朱志尧主理全厂事务。朱志尧为马相伯外甥,毕业于徐汇公学,熟稔土山湾之草木人事,想必与邱子昂向来交好,深知其才能,甚为器重,重金聘请,由是邱子昂离开了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赴杨树浦大德油厂就职。
《大公报》的创始人英敛之(1866—1926)素与马相伯相识,其办报之初,得到马相伯不少指点与帮助,其采购印刷机器、纸张、墨等,亦通过朱志尧的介绍得到邱子昂的指点。据英敛之日记所载,1901年,他为开办《大公报》专程赴沪采购印刷机件。在1901年8月12的日记中写道:“同邱子昂同乘车至铁马路永安里吴云记印书局,看铸字、浇板诸事……同朱(志尧)及邱赴张园西汪卿穰处,伊现病,让内坐,谈及沈北山鹏实有心疾,不可相邀,乃荐蒋公为主事。……同邱再至吴记,始唔吴姓者,细询机架各事,复详览一遍,邀吴同出,至美华书馆,细阅铸板、铸字各事……”短短一段文字,所及皆为当时报界的风云人物,从中可窥见诸多细节,单就邱子昂而言,可见出其在沪上的交游,亦非仅仅只是一个石印技师那么简单。
英敛之8月14日的日记所记:“午饭后至银行,致尧(即朱志尧)代誊邱子昂所开机器、铅字、纸、墨细单。”此银行乃是朱志尧任买办的法商东方汇理银行,开办《大公报》所需的一应设备原料,英敛之均按照邱子昂所开细单去采买,此细节亦见出邱子昂之主事能力以及深得朱志尧之信赖。故1902年,徐家汇土山湾重修慈云桥,朱志尧全权委托邱子昂采买建桥所需铁料。
1906年,中国图书有限公司成立,朱志尧任董事,据1906年8月18日《申报》所刊登的《中国图书有限公司广告》可知,公司分编辑所、印刷所、发行所和收支所四个部门,其中印刷所主任正是邱子昂。
邱子昂的能力不仅限于印刷业,除大德油厂外,邱子昂亦在面粉业有所作为。上海新民图书馆1912年12月刊行的《商业实用全书》,为周剑云主编,郑鹧鸪校订,第一卷内容包括钱业、金业、漆业、面业、纺织业五方面,分别由谷剑尘、谷颂仙、田诚忠、吴鸿钧、郑鹧鸪、邱子昂、姚民哀、梁溪、晨农等人执笔。其《面业》一章,作者署名为“青浦邱子昂述,南沙姚民哀著”。由此可见,邱子昂为青浦人,朱志尧亦祖籍青浦,从中亦可推知两人交情之由。
(本文选自《徐汇文脉》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