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杏云,祖籍宁波余姚,1940年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她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时分管老年教育,并任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大学分校校长。上海老年大学上大分校成绩斐然: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2018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示范老年大学”。毛杏云为此呕心沥血,功不可没,并于2015年荣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个人;2019年获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高校老年教育突出贡献奖”。
自2001年从岗位上退休后,毛杏云就在老年教育、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创新思路,做出显著成绩。
她还参与召集组建上海市宁波经济促进协会科教部,后一直担任副主任、主任。2021年金秋,我在上海市宁波经济促进协会宁波厅见到满头银发的毛杏云老师,她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吐字清晰,今年恰退休20年。20年,对一个花季姑娘来说,正是豆蔻年华,而她已然81岁了,举手投足之间,却依然意气风发,散发出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仿佛焕发了人生第二春,令我不由暗生钦佩。
毛杏云近照
立德树人关心下一代无止境
说起自己,毛老师沉思片刻,归结说:“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在教育中我爱上了教育,教育让我的晚年更加充实和美好。”
年轻时,她毕业于上海交大,后来长期在交大、上海大学和上海老年大学上大分校、上海大学关工委等担任工作。虽于2001年退休,她却从未停下来,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和教学经验、知识积累,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己任,抓队伍建设,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开展活动。2002年至2013年,毛杏云担任上海大学退休局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奉行“学习活动化 活动学习化”理念,借助多种载体,不断增强支部的活力与凝聚力,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支部。支部定期举办学习论坛,创新学习方式,创建文化学习阵地,共同建设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她发挥支部领雁作用,主动与学院共建,引领帮助青年教师和学生健康成长。多年来她为师生讲授革命传统和校史故事,深受欢迎。2020年,毛杏云参加上海大学老干部“四史”——校情校史宣讲团,作为上海大学建设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用心备课,积极宣讲《自强不息 上大人品格》等课。
2013年,毛杏云立足“快乐他人,快乐自己”,组建了一支由上海大学退休教授为主要成员的“快乐百岁讲师团”,让老师们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深入到老年大学、街道、社区,为基层干部群众、老龄群体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快乐百岁讲师团”成为市老干部局下属的一支宣讲团,用群众的语言去传授微言大义的知识,讲座覆盖上海多个区,惠及听众数千名,往往是老中青同堂受益,广受社会赞扬。由毛杏云领衔的讲师团获评“2018年度上海优秀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她自己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还捧回了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荣誉实至名归。
作为新组建的上海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她对原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的红色基因非常珍视,曾带领青年教师干部四上井冈山,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瞻仰井冈山雕塑园,园中有黄洋界保卫战前线指挥员、烈士何挺颖等革命先辈的19尊雕像。回校后,她对学生们讲述老上海大学社会系校友、1925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何挺颖同志的生动故事,使大家深受感动,学生们从中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表示要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成才。
早年,毛杏云从市三女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大,1964年毕业。作为交大校友,她对交大不仅有感情,而且对其校史也有了解乃至研究,并担任上海交大校史编纂委员会秘书长。十四年来,她与交大校史室的年轻学者在一起,在校史编委会主任王宗光的领导下,潜心研究校史,共出版党史校史著作45种,合计3704万字。特别是其参与编撰出版的8卷本《上海交通大学史》(合计350万字),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特等奖。2014年,毛杏云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中国高校校史研究重要贡献奖”。十四年来,交大校史工作非但研究成果累累,而且在包括毛杏云在内的几位老同志的传帮带下,一支年轻研究团队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起来,活跃在校内和高校校史研究领域。
上海交大是高校中罕有的校园里安葬着革命烈士遗体的大学。近几年来,由于毛杏云参加了校史研究,因此交大举办清明扫墓活动、革命烈士纪念日祭祀活动,均请她讲交大校友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穆汉祥、史霄雯两人都是在1945年10月考入交通大学,穆汉祥就读电讯管理系,史霄雯读的是化学系。在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熏陶下,在交大党组织的引领下,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追求真理,胸怀大志,爱憎分明,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他们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史霄雯学习成绩优异,担任学生会化学学会会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投入到了学生爱国运动中去,主办《每日文摘》《每日新闻》等先进刊物,当选为学生自治会执委,在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后,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救国救民、振兴国家的运动中,直到献出生命。穆汉祥在1946年五六月间,与进步同学一道,创办了交大民众夜校,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总支委员、徐汇地区分区委委员,带领大家同敌人斗争。解放前夕,面对敌人疯狂屠杀实施白色恐怖,党组织决定让部分学生自治会骨干及进步学生离校撤退至解放区,撤退名单里有穆汉祥。但穆汉祥坚定地要求留下来继续工作,而此举,他一直隐瞒着和他并肩战斗的女友周蔚芸,直到解放后小周才知晓。1949年的4月底、5月初,在斗争最激烈的时刻,穆汉祥、史霄雯分别被特务学生发现后遭到逮捕,被关入反动派监狱。1949年5月20日,就在上海解放的前夕,史霄雯、穆汉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时年仅23岁、25岁。在壮烈牺牲前,面对敌人,他们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了。6月5日上午十点半,交大师生千余人含着热泪,去上海殡仪馆接回了两位烈士的灵柩。交大校园里,从容闳堂(今总办公楼)到上院、中院直至图书馆门口,站满了迎殡队伍。下午3时,在新文治堂举行史、穆二烈士追悼会。从此,两位烈士的遗体就安葬在交大校园里。
解放前夕英勇就义的交大爱国学生史霄雯(左)、穆汉祥烈士
1950年学校决定在校园修建史穆烈士纪念碑,5月1日开工,大家齐心协力,仅仅用了18天半时间就顺利建成。5月6日,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有训写信给陈毅市长,请他为烈士墓题词。陈毅第二天就复信,并随信寄来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当天,吴有训也为烈士墓题词:我们誓踏着你们的血迹前进,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斗争。两位领导的题词分别镌刻在纪念碑两侧。从此,交大校园里永远回响着烈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我愿化为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前方。”
毛杏云关于史穆烈士光辉事迹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在场年轻人热泪盈眶,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思想再一次得到洗礼,并决心要弘扬由千千万万像史穆烈士那样用生命、鲜血铸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满怀激情地担当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此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老年大学成为近悦远来“常青树”
20世纪90年代,社区学校、老年学校成为社会一大热点,在申城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上海大学作为有丰富教学资源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机构,自然也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一番酝酿,1999年10月,“上海老年大学上大分校”开办,毛杏云担任校长,直到2015年。
老年学校那么多,怎么办出特色,让老人学得快乐,各得其所,是毛校长始终关注的问题。她结合三校区办学特点,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活用50多门本科生通识课教学资源,常年开出了古典文学欣赏、电影赏析、太极拳等几十个班,学员众多。
毛杏云觉得,社区办老年大学有较充足的拨款支持,高校办老年大学却不然,但高校有老师、教材、教学场地,老年学校要发挥所长办出自己的特色。
她发现,许多老年学员年轻时都有大学梦,但是因为机会少、工作忙、经济条件不好等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而另一些学员年轻时虽然读过大学,但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内容已经淡忘却依然有兴趣。同时,大学教室内一些课开课的时候有空余座位,于是,在学校支持下,她和同伴在全国率先推出“老年学员随堂听课”的教学模式,办学经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节省,教师、教室、教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走出了一条“校中办校”的高校特色办学之路。
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老年学校集中办班之外再搞父子同堂、祖孙同堂上课的做法有疑虑又有担心,既怕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又怕老年学员们不开心或跟不上。可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往往,爷爷奶奶们的认真感动了年轻人,而年轻人的活力也让老年人仿佛找回了自己的青春,不同年龄的人学得都很好,甚至还互相促进,成了一对对往年交呢。
2013年3月有一份“老年学员与年轻大学生同堂听课——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大学分校首创让老年学员进高校听课新举”的专题简报曾记载:
首批确定的七门选修课,被老年学员选中四门:钢琴入门、传统体育养生、音乐鉴赏和交响乐赏析。
上课第一天,近40位老年学员分别由校长、教务员陪同送进上海大学各个课堂内,一一向师生介绍,年轻大学生鼓掌欢迎老年学员。老年学员很兴奋,很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教师看到父母辈的老年学员,讲课更来劲、备课更认真;年轻大学生看到爷爷奶奶们如此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他们也专心致志听课、做笔记,课堂纪律也比过去平时更好了。
老年学员李阿姨激动地说:“和大学生们同堂听课,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仿佛自己回到了青年时代,感觉自己真正实现了大学梦。”
不少老年学员认为:和大学生同堂听课,老少同学,课堂纪律特别好,安静、认真、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很感谢学校领导为老年人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方式。
毛老师重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老年教育中的“随堂听课”初探》《高校老年教育“校中办校”的实践》,两次获得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一等奖。“上海老年大学上大分校”也于2012年成为“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
毛杏云在《高校老年教育“校中办校”的实践》中写道:
从办学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大学里办老年大学定位是什么?有别于市、区、社区、街道的老年大学是什么?
我们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她不是独立办校,而是在大学里办学。“校中办校”第一个“校”字是母校、第二个“校”字是子校。母校和办学主体老年学校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
办学初期,困难很大,面对校区分散、经费不足、教室没有着落等等,我们冷静地分析:学校不可能给我们整幢房子,也不可能有大的投入。我校老年大学要坚持走“校中办校”道路,做到“求特不求大、求精不求全”;要充分利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盘活资源;要不断探索、创新,“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办出区、县、街道老年大学所不可能替代的独特的优势与特点。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圆他们年轻时的梦!这就是我校老年大学的生命力所在!
毛老师曾多次说,老年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让老年人焕发人生第二春。做人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对自己的工资待遇要知足;对工作要知不足;而对学习,要不知足。不断地学习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人们在学习中充实自己,通过学习活出精彩人生。
情系桑梓服务乡友让晚霞更灿然
毛杏云作为海上宁波人,从小在乡音环绕的家庭中长大,自己也能说一口余姚话,还去家乡寻根问祖、参观学习,对家乡的感情自不待言。所以,她20多年前在工作中结识上海市宁波经济促进协会老秘书长、乡友王乾德,得知上海有宁波同乡会,就欣然申请加入,后来担任科教部召集人。她为了摸清“家底”,设计分发调查表格,充分利用乡友资源服务会员、服务家乡。如组织参观航天科技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还开设健康养生讲座10多次,走访关爱年迈贫困患病的老会员。还和协会科教部的同仁会同商务部、金融部、中青年部(堪称“金砖四部”)“抱团发展”,群策群力,为家乡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如在家乡牵线搭桥举办钱学森图片展;请钱老的儿子钱永刚教授到宁波为中学生讲述钱学森科学报国的故事;请乡友、专家到宁波讲授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如何立志成才等,这些活动都使学生们大开眼界,深受启迪。
毛杏云刚过杖朝之年,但依然充满热情,充实而有干劲。她说,我的一切授之于祖辈,能为家乡尽绵薄之力,乃我一直以来的所思所愿。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