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的一天午后,梧桐浓荫、晴空万里、气候宜人。天平路上衡山坊(原名树德坊)分外热闹、嘉宾如云,衡复艺术季开幕式如期举行。集会广场边长满金黄色树叶的银杏树成为市民争相拍摄的主角,我和张乐平、柯灵故居馆长郭皓老师一起策划的衡复艺术季系列讲座也拉开了序幕。受邀的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来分享关于海派文化的讲座,我作为讲座嘉宾也去聆听了陈教授的讲座,至今脑海里还浮现出那次讲座的情形。那天在会场里看到一位坐在第一排的老先生,老上海模样,和蔼可亲,我主动和老先生聊了几句,他告诉我姓刘,是宋庆龄故居的志愿者。讲座结束后,他热情地告诉我和陈子善老师,自己小时候生活在树德坊,他指着会场对面已成为西餐厅的3弄23号说,那就是大导演费穆一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陈子善教授和我还不太了解树德坊曾经住过多少名人,老先生的讲述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也让我准备的讲座多了海派电影文化的内容。记得后来,讲座的分享里加上了我最喜欢的费穆代表作《小城之春》的电影片段。讲座得到市民的好评,那位刘先生也成为我的忘年交好友,他经常给我讲建筑背后的故事。
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考证,我还挖掘出费穆先生的三弟费康是一位建筑师,费康的夫人张玉泉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一名建筑师,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位正式开业的女建筑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的人生故事。
一、住在大导演家的“哲匠”夫妇
位于天平路276—320弄的树德坊,建成于1934年,既有独立别墅,也有新式里弄建筑,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式建筑风格,是近现代海派建筑的经典案例之一。
据刘老先生回忆,当时树德坊新式里弄内住过许多文化名人,除了电影导演费穆,还有胡明复、胡敦复、胡刚复。胡氏三兄弟都是名人,其中胡敦复是上海大同大学的创始人之一;胡明复与胡适、任鸿隽等一同创办中国科学社,修缮并正在使用的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就是1928年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建立的社所和图书馆,起名“明复图书馆”也是表达对创始人胡明复先生的纪念。树德坊还住过豪门才女、大家闺秀郁钟馥女士,交通大学校长张廷金,造船专家辛一心,史学名家耿淡如,中国无线电之父方子卫等。
刘先生还告诉我,费穆的夫人在树德坊人缘很好,精明能干,做人很低调,大家亲切的叫她“费家妈”。
熟悉大导演的朋友们都说,“费穆有三多:看书多、看事多、看影戏多”,是一位有深厚人文情怀的导演。费穆从一名会计成功转型为我国卓越的电影导演、编剧,可见他的努力和天赋。他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从他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优雅的构图、舒缓的节奏、淡雅的场景。他精通几国外语,博览群书,喜爱诗词等古典文学作品,造诣颇深。1935年,他执导了伦理电影《天伦》,于中国电影史上首次以民族乐器配乐。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被尊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他的代表作《小城之春》在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之时,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小城之春》评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第一名。《小城之春》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电影中的画面、歌曲、对白永远令人难忘。
电影《小城之春》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时间回溯到1934年,新式里弄居住区落成,费穆一家入住到树德路牌坊3弄23号,这里是一栋三层联排别墅,整个小楼住满了人,有费穆的父母和兄弟:费穆夫妇住在一层,费穆的父母亲、二弟住在二层,三层小楼里居住着三兄弟费康一家和四弟等。
费穆的弟弟费康1930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三届学生,当时的系主任是梁思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东北大学被迫流亡,有的同学转学,有的同学失散。费康等5名同学转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就读。在中央大学,他遇见了后来的夫人、同学张玉泉。当时,张玉泉正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就读建筑系。
张玉泉有一张珍藏的黑白历史照片,这是她一生中最喜爱的一张照片。她回忆起在1933年春天,学校组织他们班的同学们远赴北平实地考察古建筑进行大学毕业实习。那时正在北平工作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俩知道这批学子即将要来,非常激动,因为其中的好几位学生是原来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师生们重聚分外兴奋,梁、林两位先生不顾疲倦,亲自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天津市蓟县独乐寺等地考察、参观。在实习考察途中,张玉泉的男朋友费康拍下了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的照片。照片中美丽而极富才气的林徽因先生一身素雅的黑色,快乐地走在最前面,梁先生走着健步紧随其后,张玉泉穿着运动服紧跟两位老师身后。
梁思成(前右四)、林徽因(前右三)带张玉泉(后左一)和费康等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生考察蓟县独乐寺途中(1933年)(图片源自《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
二、夫妇成立“大地建筑师事务所”
由于战争的爆发,这两位年轻人成为同学。张玉泉与费康在那段特殊的年代,从相知到相恋,1934年他俩携手毕业,同年喜结连理。结婚当日请到了社会名流、大律师章士钊作证婚人。大哥费穆让出房间给兄弟结婚。结婚不久,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刘既漂先生开办建筑事务所,邀请费张夫妇二人前去助力。在事务所的这段时间也是他俩学习建筑设计的好机会,为以后成立自己的事务所打下坚实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正处于空前的危急存亡时刻,国民的民族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年轻的建筑师费康胸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情,将他的爱国心投入到国防建筑设计工作之中。他搜集、整理了英、法、德、日等国家有关炮台、机库、飞机种类和型号以及各种炸弹对不同建筑材料的破坏程度等素材,此外又编写了战时各种防空设施、医院、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资料,最后汇编成《国防工程》书稿,深受有关专业人士的重视。
1941年张玉泉与丈夫费康这对“哲匠”(建筑师既懂艺术又精科学技术,被世人称为哲匠)夫妇回到上海,费康的大哥费穆在上海有一定的社会资源,给费康、张玉泉夫妇介绍了一些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暂时能养家糊口。
当时费康、张玉泉夫妇还未成立自己的事务所,二人的恩师刘既漂先生也来到上海,他建议费、张二人能正式创建事务所。于是他们在1941年初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张玉泉想到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一本小说《大地》,便取其“大地回春,气象万千”之意,将事务所取名为“大地建筑师事务所”。
事务所开业后,夫妻俩一起努力,承接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蒲园别墅区(坐落于上海蒲石路,即今长乐路)工程,并在设计竞赛中标。1941年初上海《申报》登出了蒲园的销售广告,附了一张全景鸟瞰图,张玉泉将蒲园设计成12幢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洋房。据说1942年底蒲园刚建成即被抢购一空。12幢具有西班牙风格的三层别墅,为城市留下了历史的回忆。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把它列入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蒲园全景广告图(图片源自网络)
蒲园入口照片(图片源自徐汇区文旅网)及“蒲园”弄名(作者自摄)
恩师刘既漂对得意门生设计的作品十分满意,也买了蒲园中的一幢别墅作为支持。刘先生还在新家设宴招待建筑师和蒲园的投资商、承包商的朋友们来庆祝乔迁之喜,聚餐后朋友们在南面平台前合影留念。张玉泉全家四口也在花园中留下了一张全家福,哪知这是他们家最后一次全家合影。两个多月后,费康因患白喉,永远离开了最亲爱的伴侣张玉泉和幼小无知的子女,时年31岁。
费康、张玉泉一家四口在蒲园花园中留下的全家福
(图片源自《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
三、张玉泉的建筑人生
张玉泉,1912年生于四川荣县。家里是书香门第,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母亲还担任过荣县第一女子中学校长。很可惜,父母亲在工作中积劳成疾,双双离开人世,留下兄妹一共四人。父母双亡时,张玉泉年仅十三岁,靠三位兄长抚养成人。高中毕业后,张玉泉只身赴考,考上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和文学系。据说,文学系主任非常欣赏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孩,亲自面试了这位川妹子,并对她的文学功底非常欣赏,表示希望她能进文学系深造。张玉泉很喜欢文学,但她也知道今后要能在社会上立足还应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事,于是婉言谢绝了系主任的好意,最终选择了建筑系,从此开始了她献身建筑事业的追求与奋斗。
张玉泉读大学时的照片
(图片源自《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处于敌伪时期,当时要维持一个建筑事务所的生存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张玉泉回忆那段往事:“那时上海在日本人的管辖下每天晚上要限电。我的工作经常要开夜车,有一次晚上开了灯没挡好,被日本宪兵传去问话,我说自己是建筑师才平安回家。在敌伪时期,我们过的完全是非人的生活,有如漫漫长夜,每个中国人都盼望早些天亮。”
在上海成为“孤岛”时期,张玉泉独自经营着“大地建筑师事务所”,完成的主要设计工程有:安徽茶叶站厂房、上海福履里路花园、上海虹口花园住宅规划、上海万国药房以及南京农工银行的装修等工程。
抗战胜利后,南京百废待兴,比较容易接到一些项目,张玉泉遂在南京办了“大地建筑师事务所”分支机构,来往奔波于沪宁两地之间。多年的劳累使张玉泉患上了胃溃疡,致使胃部大出血,她的兄嫂们劝她不要再经营事务所了,好好休养生息;也有好心亲友劝她再婚,以减轻身心负担,但一贯好强的张玉泉谢绝了亲友的好意劝说。
为了费康的未了情谊,为了一双子女的幸福,为了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张玉泉决意寡居终身,并独自抚养一儿一女。
张玉泉独自经营直至上海解放。1950年,张玉泉响应政府号召公私合营,将事务所停业,受聘于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建筑师。1951年张玉泉任职华东建筑工程公司,1954年随公司迁京。后华东建筑工程公司改为一机部第一设计院,张玉泉历任主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
张玉泉在退休之前还受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邀请,主编了《单层厂房建筑设计》一书。该书于1978年出版,填补了当时工业建筑设计资料的空白。1984年张玉泉又受《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的委托,编写了机械制造厂建筑的条目,并参加审查其他有关工业建筑条目的工作。
张玉泉退休之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她的辛勤哺育之下,子女也投身于建筑事业。退休后,她吟诗作画,晚年人生正如一首诗中所写:“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晚年之际,她依旧关心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1999年6月,张玉泉应邀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女建筑师、女规划师研讨会,并在会上致辞。
“一个人的成功除掉勇气和奋斗而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兴趣问题。假如我们对某件事或看某本书若感受到浓烈的兴趣时,我相信其成就和效果必是美满而乐观的,否则反之。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抱着精神百倍的态度和乐观的思想方可有成功的希望。”(张玉泉手记)
四、榜样的力量之文化传承
在中国的女建筑师中,有位极具实力的建筑大师,她是梁思成先生的研究生,她设计的地标性建筑时常让人忘记时间,“穿越”盛唐。不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是世园会长安塔、大明宫丹凤门,这些融合了现代建筑思想和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张锦秋,她是中国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很少有人知道张锦秋的姑妈是张玉泉,她这样回忆自己的姑妈:“在我的家庭成员中,不少都有着建筑从业、建筑教育或者相关专业的背景,像我的父亲、母亲、舅父还有姑妈,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从女性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我的姑妈张玉泉对我有着更为明确的指引性。”
张锦秋负责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片源自网络)
张锦秋院士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姑妈家里的餐厅、卧室都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她经常在这些桌子的大图板上写作业。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她想看就拿来翻翻,当娃娃书读。特别是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建筑照片,照片上的建筑很美,那些都是她姑妈张玉泉设计的,别提多自豪了。所以,在张锦秋的儿时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同样可喜的是,费康、张玉泉的儿子费麟也是一名知名建筑师,他一定是受到父母的熏陶,走上建筑设计之路。费麟1935年4月出生,18岁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六年制)。费麟在读清华大学时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北京十大工程的建设工作。后来,他曾任机械部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等。
费麟回忆道:“我有幸适逢1959年国庆工程的机遇,特别是参加了中国科技馆工程的工程设计和现场配合工作,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建筑师负责制的实践课,对于以后建筑设计工作很有帮助。……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各项建设全面开花,这也是几代建筑人心血的凝结。相信经过薪火相传,未来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住在树德坊的这对“哲匠”夫妇,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记住他们。特别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的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
(作者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上海市建筑学会会员,上海市人文行走办公室特聘专家)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