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华泾镇的北端,在宋元时代这里有个小村落叫“吴店”。江南地区,自古先民皆逐水而居,故吴店同样有条小河穿村而过,向东蜿蜒流入黄浦江去,这条小河被叫作“吴店塘”。笔者之前有在本刊撰文,谓在宋元时,现在的华泾镇被称为乌泥泾镇,农商发达,曾比同时代的上海镇还要闹猛,故元代时在该镇设有税关。而在镇北端的吴店,则是东北面各村镇的交通商贸要隘,故朝廷在吴店塘的河口也设有一个收税的关卡。由于关卡的存在,于是村民便将小河塘别称为“关港”。久而久之“关港”被衍称为吴店村的村名了,并沿用至今,这就是今天地处龙吴路2648号的华泾镇关港村。关港村地域呈南北矩型,其北端的村口,便顺理成章地被唤作“港口”。
与龙吴路相交的关港路,是关港存在的遗迹
关港村港口一带,到了20世纪50年代,便十分地闹猛了起来。这里集中迁造起了一大批大型的工厂企业。其中有泰山耐火材料厂,专门生产炼钢厂砌炼钢炉所需的耐火炉砖,至20世纪80年代又与外资合作生产各种高档装饰砖材。还有洗涤剂厂,生产各种洗涤产品,行销国内外,其中白猫洗衣粉、白猫洗洁精几乎是家家都备用的洗涤用品。还有人造叛厂,生产各种复合人造板材,产品中的三夹板、五夹板更是装潢建筑中不可少的材料。再有大理石厂,生产各种规格和纹饰的天然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这里还有国家第六粮食仓库等。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大型工厂企业集中于港口地区,为便于工厂、企业员工上下班通勤需要,还专门辟设有一部56路公共汽车,从徐家汇出发,至港口为终点站。笔者读中学时,每周日都要从市区乘56路公交车赶到港口来,因为这里有一所“上海划船俱乐部”,笔者在这里参加业余水上划船运动训练。
这所划船俱乐部位于龙吴路港口东面的黄浦江畔。1956年国家为发展水上体育运动,开始建造这个俱乐部。通过两年的建造,划船俱乐部于1958年5月正式建成。划船俱乐部占地70余亩,拥有350米黄浦江岸线。陆地建筑面积达7 800余平方米,建有办公室、生活大楼、船库、码头、田径场和大草坪等设施。房屋建筑样式有点仿俄式建筑风格,尤其是生活大楼底层餐厅一排落地弧顶长窗,很有俄罗斯风味,窗外便是一片大草坪。
其实关于划船我国有很久的历史。我国有很长的海岸线,在广袤的大陆上又有黄河、长江等丰富的水系,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划船操舟的生活技能。尤其在江南地区,河湖相连,人们多用舟楫相通出行。早在吴越时代,每年时至五月(农历)天气转暖,越王便策士卒下水操弄舟楫、演练水军,并因此而传承为在五月初五划龙舟竞赛的活动,成为端午节习俗内容来源之一。但在港口建起来的这个划船俱乐部,开展的是西洋式的划船运动项目,包括有赛艇、帆船、航海多项以及摩托艇等各项水上运动内容。笔者参加的是航海多项运动,具体的是操弄一艘海军六桨舢舨。一条舢舨船备六名划桨水手,分左右舷各三名坐于船边负责划桨。桨长二米左右,搁在船舷上的桨叉里。划桨水手面向船尾而坐,扳划长桨使船前行。船尾坐有一名舵手,负责操舵掌握船行方向,并指挥划桨水手动作一致、听令而行。船中间还可以竖起一根船桅,桅上可扯起一大一小两面三角帆,使船能借风力行驶。我们划桨训练距离一般为2 000米,从划船俱乐部向北一直划到龙华港。驶帆训练如遇顺风可行得更远,如遇逆风则要作“之”字形曲折行船,以借侧风行驶。这海军六桨舢舨训练,除水上运动之外,还有陆上训练科目。比如撇缆,任何船只停靠码头都需要系缆绳,为将船缆抛向码头,须先将缆绳前端系着的一根引缆绳抛给码头上的系缆水手。引缆绳前端裹着颗铅球,船上水手要将它又远又准地甩向码头,未经训练是很难做到的。还有旗语,即双手持两面红黄相间的小旗,连同身体摆出不同的身姿,以代表26个拼音字母,并因此而拼出语句,向对方传达信息。再有游泳和射击。射击训练用的是小口径运动步枪,进行50米打靶,笔者通过训练还持有一本小口径运动步枪业余教练员证书。笔者在港口划船俱乐部的训练活动持续了三年,至20世纪60年代,先是俱乐部训练活动被暂停,后划船俱乐部又遭撤销,该基地被移作他用,价值百万的各种水上运动设备和器材被毁。至1973年拨乱反正,港口划船俱乐部得以复建。1983年该处转为上海业余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而专业的水上运动训练则移到青浦淀山湖去了。
但说到上海的划船俱乐部,在1958年建成港口划船俱乐部之前,上海早在20世纪初,亦即是清末就已经有一所划船俱乐部了。这座沪上最早、甚至还是我国最早的划船俱乐部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在了苏州河边,它包括会所、游泳池和船库等建筑。
上海1842年开埠后,英美法日等国相继在上海辟设了租界,租界里居住有不少的外国侨民。这些外侨在租界内外还圈地设置了不少运动场地,如抛球场、跑马场等等。1859年(清咸丰九年)10月,外侨中的一批划船运动爱好者便自发组织了上海甚至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场西洋船艇的划船比赛。比赛在苏州河上泥城桥(现今的西藏路桥东侧)至白渡桥(现今的四川路桥东侧)一段河道间进行。此后为能经常开展这一活动,就成立了“上海划船总会”。总会的主要成员为英国侨民,而参加总会俱乐部划船比赛的则有英、美、德、丹麦、瑞士、比利时、挪威、日本等国的侨民。该划船总会最早的船坞码头设在苏州河靠黄浦江的河口,当时上海人称其为“舢舨厂”。后来因此处船只往还增多,水上交通日益繁忙,故将船坞码头迁到了苏州河恒丰路桥边。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划船总会又迁回苏州河近黄浦江的河口处,在白渡桥西侧的苏州河南岸建码头和划船总会房舍。这一建筑由当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样式为英国维多利亚坡顶式基础,局部略带巴洛克装饰的折衷主义风格,是当时上海租界中时兴的英式样式建筑。整幢建筑占地1 446.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有1 928平方米。总会屋宇坐北朝南,背靠苏州河,大门入口南向沿街,隔街对面便是英国驻沪领事馆。划船总会整体建筑由西向东共有三幢:最西面一幢为室内游泳池,设有四根廿五米长的泳道;中间一幢是划船总会会所,会所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二层砖混结构,清水砖墙四坡屋顶挂红瓦,木质屋架斜撑桁架裸露于墙面,在西北侧屋面上还建筑有一座方型尖顶塔楼;最东面则是一幢平房船库。
原划船俱乐部游泳池门楼,上有西洋风格雕饰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租界被收回,这幢划船俱乐部总会建筑便遭闲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迭经拆建改造,但其中的游泳池被作为黄浦游泳馆保存了下来。20世纪90年代初,苏州河近黄浦江口处建设吴淞路闸桥,该建筑东翼原船库部分房屋首先被拆除;建筑西翼游泳池部分拆除了坡顶改平顶作了网球场;中部原会所部分被拆除了坡顶,屋基加宽四米,改建成四层办公用房,筑歇山顶,以红砖及红色机平瓦砌墙加顶,外立面以浅米色涂料粉饰,且仍保留了裸露于墙面的屋架和斜撑桁架。改造后的原划船俱乐部会所还保留了会所和游泳池建筑的门楼,特别是门楼上的西洋风格雕饰得以完整保留下来。这些遗存作为中西文明在上海碰撞的早期标志性实物,作为近代上海都市形成策源地的标志,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经有关专家多方呼吁,在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将划船俱乐部总会与近旁的新天安教堂、英国领事馆以及外白渡桥等遗址和建筑,一起构成一组上海百年的历史性地标建筑群,对唤起城市记忆、塑造上海外滩源整体环境、建设优美的苏州河沿岸休闲空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时至今日,划船俱乐部总会旧址和周边建筑群体一起,作为上海近代都市形象的发源地,充分体现出其历史文物的价值,体现出其建筑科技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今日划船俱乐部,原先的餐厅、船库、码头都已了无踪影
(作者系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文联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