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路1195号,是由在沪德国医生、工程师和华商、德商联合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工学校旧址,其中的标志性建筑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至今仍然沿用的图书馆大楼。这幢大楼由上海倍高洋行(Becker & Baedeker)设计,砖木结构,1908年开始建造。大楼的平面呈凹字状,三面围合,中间主楼入口处饰以罗马塔斯干圆柱,上接小阳台,再上覆盖弧形假三层顶楼。大楼正中屋顶最高位置是一座哥特式的钟塔,后来拆除。这座图书馆大楼看上去就是一座普鲁士式的学校建筑,仿照的是德国普鲁士机械工业学校。“同济”是Deutsche(德意志)的沪语音译,有很强的德国特色。但是,如果不特意核查历史,今天的上海人很少会意识到这是一所德侨创办的学校,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融入到上海的华人社会中,口号就是要与病人“同舟共济”。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 贺平摄)
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楼梯、走廊(贺平摄)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1862—1909)来上海,看到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流行,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退役来上海开设诊所,为上海平民服务。当时在沪的德国侨民大大少于讲英语的英、美商人,但素质较高,大多是外交官、传教士、工程师,还有不少医生、作家、科学家。按照1890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官代理翻译福兰阁(Otto Franke)的描述:“德国侨民虽然在人数上不能跟英国人相比——当时大概有四百到五百人,英国人的数目为其四倍之多。但是平均下来,德国人经济上的地位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都高于英国人。”(《两个世界的回忆》,转见吕澍、王维江:《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年版)宝隆医生萌生此想法之后,先回德国进修医学,提高外科水平,同时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于1893年再次来到上海,在上海英租界白克路(今凤阳路)德国教堂附近设立诊所,并与福沙伯(Von Schab)、克利(Ferdinand Krieg)、福尔克尔(August Voelker)和根格鲁斯(Richard Gerngross)医生一起发起成立了“德医公会”。公会是一个基尔特(Guild)组织,五位医生用合伙人制开诊医院,即名“同济医院”。医生与患者同舟共济,有慈善之名,医术也很高明,宝隆医生的名字很快传遍上海。
1899年,“德医公会”一度营业不振,宝隆遂向华商实业界和在沪德国洋行、公司和商人求助。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贝(W. Knappe)为了扩大德国在华影响力,也积极给予支持。他派参赞费舍尔(P. D. Fischer)与上海道协商。上海道台拨给张家浜新马路(以后定名为白克路,今凤阳路)一块土地,扩建同济医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济在初创时期,已经加入了华人因素。1900年,同济医院获得了八国联军处理的一批药品,还有德军医院留下的不少医疗器械,医疗水平大大提高。此时,医院继续以低价,甚至慈善方式服务社会,赢得了沪上病家的信任。人们闻宝隆医生之名,弃中医,就西医,租界内外,乃至周围郊县的病人纷至沓来。宝隆医生恳请其他开业医生白天经营自己的诊所,晚上到同济来加班动手术,即使这样,仍然应接不暇。于是,宝隆想到在医院附设医学堂,为上海培养华人医生。1906年,宝隆的倡议得到德国国内的支持,经回国筹款,书籍、器械和教具之外,还筹集到一笔钱,于是成立了一个专门基金会。
1907年10月1日,宝隆医生创办的“上海德文医学堂”正式成立,这一次不是德侨独资,而是德华合作。医学堂董事会董事中,除了德医公会宝隆、福沙伯、福尔克尔三名医生之外,还有安利、禅臣、美最时洋行的三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让宝隆欣慰的是,朱葆三、虞洽卿等四名华商巨子也携巨资加入了董事会,表明同济真的是和上海华人同舟共济。中外合作,华商、德商介入,学费收入稳定,德文医学堂资金充裕,发展顺利。德文医学堂是中国最早独立开设的医科学校,同济之前,基督教圣公会同仁医院曾附设过一个医学班(1880年),后来归并到圣约翰大学医学部(1896年)。同济之后,湘雅医学院(1914年)、协和医学院(1917年)开始举办独立医学院。同济的德国医学,震旦的法国医学,圣约翰的英、美传统医学,加上后来颜福庆奠定的华人、华资、华营的上海医学院,如四足之鼎,令上海现代医学水平超过东京,稳居东亚首席。
德文医学堂以德语教学,注重基础理论,药名全用拉丁文,在中医仍然盛行的国度,他们草创出现代医学的全科教育,一切都筚路蓝缕。面对艰难,宝隆医生并不降低教学要求,生理、解剖、药理、护理等基础课程一样不少。为此,他们先开设了德语和预科教育、本科教育,宁缺毋滥。“十月开学,学生三十三人,内二十五人入三年制的德文科,其余入两年制的预科。一九〇九年(宣统元年)夏添设正科,学生仅五人。”(《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学校溯源》,《旧上海史料汇编》(下),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悬壶济世,最忌庸医,一切从严要求,不在病家的腰包上打主意。同济第一届医科生仅招收5人,因毕业生质量有保证,信誉良好,学生蜂拥而来。上海的工科、医科教学质量提高,很多学生放弃了留日打算,或者从东京转学而来,至1916年,医学堂在校生204人,工学堂271人,加上附属技工学校生,全校共567人。(吕澍、王维江:《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1908年,医学堂改名为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插一句闲话,德文医学堂早办十年,鲁迅也用不着到什么仙台去学医了。同样是德系,同济还更正统些。
和南洋、震旦、复旦一样,同济早期办学最大的困难也是校舍不足。按1908年入学的德文科学生朱家骅的回忆,医院“只有一所洋房,大约将近二十多间房间,此外,在院里盖有两幢铁皮的临时房子,作为三等病房,一起算来,不到一百多张病床”(朱家骅:《我回忆中的同济》,《同济的故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白克路同济医院的面积不足以容纳日益发展的医学堂,在当时还没有划入法租界的西郊农田地区,宝隆医生以私人的名义购置了土地,用来扩建校园。1914年,法租界扩张,这个地块被公董局收入界内管理,开辟为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才变得更加繁荣和整洁。宝隆医生辛勤筹建,为医学事业殚精竭虑,于四十六岁之壮年便因劳累而早逝。1909年,宝隆医生去世后,他的同事福沙伯医生继任院长和校长,医院改名为宝隆医院,以纪念这位医师仁者。1942年,日军占领期间,名字改回同济医院。1950年,凤阳路医院院址被第二军医大学接收,改称为长征医院。
德文医学堂法租界校区的地皮,在宝隆医生生前已经捐出,且于1908年布置建造。同济医学堂的成功,令在沪德籍工程师也很兴奋,他们想仿照医学堂模式,加设机械等工科专业,建造一个工学堂。按德国的体制,机械工业学校须由地方上的邦政府审核。为符合德国的办学规范,上海德侨向普鲁士邦政府申请批复和支持。计划还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要求驻沪机构支持。1910年,费舍尔根据德国政府乐见在上海建一座工学堂的想法,邀请科隆机械学校教师贝伦子(Bernhard Berrens)来沪筹建工学堂。对此方案,同济医学堂董事会中的德商、华商都表示支持,欢迎共建一所体现德国教育水准的高水平学校。(吕澍、王维江:《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贝伦子能力很强,工学堂在德国的募款很顺利,很快便筹集到75万马克。一批高素质的德籍教师也随他来沪。于是,1912年6月12日新校址开张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工学堂,设立电机、机械两个专业。
同济医学堂由福沙伯任院长,工学堂由贝伦子任院长,语言教学的德文科(后来发展为文学院)则是德国中学教师出身的沈德莱(Anton Schindler)任院长,三个学院组建为大学,全校事务由三院院长联席会议“康拉妥里洪”(Koratorium)决定,大学的中文则合称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朱家骅:《我回忆中的同济》)众所周知,办语言、人文、社科和商科学校投资较少,收效较快;医科、工科花钱多,培养周期长。特别是因为工科需要实验室、机械设备、厂房设施,一般院校都裹足不前,最早开始现代工业化的上海也只有在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的常年经费支持下才办起了南洋公学。同济是当时民办学校中仅见的医、工科学堂。工学堂的加入,令同济实力大增。新校园内的各幢大楼,均按当时的高标准仿照德国普鲁士学校风格建造。同济的学费并不便宜,据朱家骅回忆,他入学时的学费,“每学期大洋五十元,加上每月膳食费五元,宿舍费两元,一切费用合计起来,和圣约翰大学相似,与当时留日学生的费用差来无几。到了第三年,又增加学费百分之五十,每学期要缴七十五元。在当时物价而论,是上海学费最贵的一个学校”(朱家骅:《我回忆中的同济》)。高额的学费收入,令同济的校舍和教学质量与沪上较早兴起的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震旦学院、复旦公学、中国公学相比,毫不逊色,声誉上也名列前茅。从当时的医学堂大楼,即现在仍然保留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来看,同济创建初期的建造标准和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同时期的老校舍不相上下。
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局部(贺平摄)
没几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就变得命运多舛了。1917年,法租界公董局不顾医工学堂是德华合作,为华人子弟所办的事实,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的地位,关闭了处于界内的同济校舍,遣返德籍教师,没收教学仪器和设备,据为己有。此时,江苏教育会出面成立新的学校委员会,为学校继续开办计,斡旋于法领馆、公董局、教育部和德国各团体之间,后从江苏省政府申请到经费,保留同济的学校专业建制和师生队伍。曾任教育部总长,时任江苏教育会会长的袁希涛是宝山县吴淞镇人,毅然承诺将同济迁到家乡加以呵护。中国公学和海军学校在吴淞的校舍因停办而空出,袁希涛把校园租下来安置师生。同时,又积极谋划在附近建立新校园,重建工学院、医学院,加建文学院、理学院。如此洋洋大观,遂正式在教育部登记,称为“国立同济大学”。其实,这个“国立”乃是省立,因为是用江苏省的税款,由江苏教育会出面建立的。袁希涛从省政府筹集到25万两银子,再去德国募到大批器械和设备,自己则出任该校第五任校长。1924年,“国立同济大学”的主楼完工,规模庞大,延续了医学堂大楼普鲁士式的风格,仍然是凹字楼,是上海各大学校舍中最雄伟的。此外,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次第建造,都是美轮美奂。可惜,1937年“八一三”抗战期间,日军盯住同济大学狂轰滥炸,德华合作办学三十年的著名学府,毁于一旦。
同济医学堂老楼所在的法租界校址,仍然用作工科学校,曾作为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华东工业部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等。1983年,学校改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改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5月,与上海机械学院合并,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复兴路校区。1998年9月,国务院机械工业部将此学校划归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从体制上回归到一所用属地经费支持的地方大学。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