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院长、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燕燕也许太鲁莽”,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了中国的优秀民族艺术。这段唱腔出自沪剧经典《罗汉钱》,这是沪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部作品凝聚着多少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这里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从小说《登记》到沪剧《罗汉钱》的创作历程。
《罗汉钱》剧照(左起:丁是娥饰小飞娥,筱爱琴饰艾艾)
一、赵树理与小说《登记》
沪剧《罗汉钱》据以改编的原作是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
赵树理是当代著名作家,1906年出生于山西晋城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考入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作小说和诗歌。毕业后曾担任小学教师、乡村师范国文教师。1936年到长治乡村师范当国文教师,一度失业,卖文为生,曾发表《金字》《盘龙峪》等小说。1937年投身抗日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黄河日报》《人民报》通俗副刊任编辑,其间写了几十万字的鼓词、小小说、杂文。1941年到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1943年调北方局党校政策研究室工作,根据真实故事写成小说《小二黑结婚》以及《李有才板话》。1944年调华北新华书店专门从事文艺创作,曾创作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以及《催粮差》《邪不压正》等作品。1949年随新大众报社进入北京,调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任处长,后又调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其间创作了鼓词《石不烂赶车》等。1951春赵树理回到故乡太行山区参加农村工作,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三里湾》、评书《灵泉洞》、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卖烟叶》等。1970年,赵树理含冤去世。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长期深入生活,作品乡土气息浓郁,真实展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具有新鲜活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了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小说《登记》是赵树理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50年6月。
1950年1月,北京市文联创办了一个综合性文艺刊物《说说唱唱》,由李伯钊、赵树理担任主编。赵树理从小受民间文艺熏陶,学会了吹拉弹唱。刚到北京时,家眷还没有来,他工作得很晚,经常出去吃夜宵:一碗馄饨,两个烧饼,夹猪头肉,三两酒。回到编辑部他还会拿起三弦,唱几曲鼓词和小曲。1950年5月1日,中央颁布了婚姻法,当时《说说唱唱》要迅速配合,大力宣传,可是编辑部没有现成的稿子,决定自己编写。谁来写呢?最后这个任务落到了赵树理头上。赵树理也真行,很快就赶写出一篇评书体的短篇小说《登记》,发表于《说说唱唱》1950年6月号。
赵树理等主编的《说说唱唱》书影
《登记》约2万字,分四个小节:一、罗汉钱;二、眼力;三、不准登记;四、谁该检讨。故事写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山西东王庄,农村青年李小晚与艾艾相爱,互赠罗汉钱与小方戒为标记。他们的往来引起村民事主任(相当于村长)的反对。艾艾的母亲小飞娥发现艾艾的罗汉钱,回忆起20年前自己与保安相恋,被包办婚姻拆开,强迫嫁给张木匠的经历。恐女儿重蹈覆辙,小飞娥拒绝了五婶的说亲。村里的青年小进和燕燕的恋爱也遭到阻碍。于是青年们互相支持,燕燕上门为艾艾做媒,经劝说,小飞娥同意了,但村公所不准登记。两个月后,婚姻法颁布,两对恋人圆满结合。
《登记》虽然是急就章,但她的诞生并非偶然。中国农民的婚姻恋爱一直是赵树理最关心的问题,之前他曾写过《小二黑结婚》,《登记》可说是姐妹篇。另外赵树理生活基础雄厚,脑子里早就孕育着那些呼之欲出的人物。正如作家马烽所说:“就连那些‘罗汉钱’、张木匠用锯梁打老婆之类的细节,也不是临时‘搜集材料’所能搜集起来的,而是作者长期深入农村生活的积累。”所以《登记》不同于一般的宣传品和应景之作,而是一件认真创作的艺术品。作者通过生活表象挖掘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行提炼、概括、典型化,塑造了小飞娥这个既有受命运摆布的一面,又有与命运抗争的一面,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时代觉醒了的妇女典型。作品不仅写了五婶等封建残余势力,还鞭挞了革命政权中的封建残余思想、假公济私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通过两代人婚姻的不同遭遇,揭露了封建残余思想对农民人格、心理的束缚。作品描写了一个全新的解放了的农村,同时深刻反映了解放后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矛盾。
《登记》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作品采用民间说书的叙事技巧,故事线索清晰、流畅,用双线结构,主线写艾艾、燕燕的自主婚姻,副线写小飞娥的悲惨遭遇,双线交织演绎了两代女性的不同命运,具有强大的张力。作品中小飞娥、艾艾、燕燕、张木匠、五婶、村主任、王助理员等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形象鲜活生动。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偏口语化,完全用老百姓的语言,且有地域特色。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作品。
二、洋溢着江南风情的沪剧《罗汉钱》
小说《登记》发表后,立即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戏曲团体开始改编演出。1951年冬,最先有上海红旗沪剧团的蓝天蔚、姚士良把《登记》改编成沪剧《罗汉钱》,同年11月在上海浦东义乐大戏院首演,主要演员有周素君、张云珍、吴瑜、孟俊泉等。据红旗沪剧团团长姚士良说,该团是一个小剧团,《登记》是苏州市文联推荐给他们的。其后,上海勤艺沪剧团用他们的剧本,于1952年6月演出于丽都大戏院,由著名演员杨飞飞主演。两个剧团的演出反响都很好。
解放初期,上海的剧团进行整编,1952年1月,由解洪元、丁是娥领衔的上艺沪剧团和由石筱英、筱爱琴领衔的中艺沪剧团合并组建成民办公助的上海沪剧团。不久,即将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信息传来,上海积极筹备。上海市文化局与上海沪剧团商量,决定重新改编《罗汉钱》前去参演,由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创作研究室集体改编,宗华、文牧、幸之执笔。这三位都是有经验的编剧,宗华原在多个越剧团任编剧,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和编剧能力;文牧是演员出身的编剧,熟悉舞台,熟悉沪剧传统,熟悉江南农村生活;张幸之则擅写唱词。他们通力合作,很快写出了《罗汉钱》剧本。
沪剧的作者在改编时,在内容方面基本忠实于原作,同时进行了再创造。主题、情节、人物基本未动,村民事主任改称“村长”。剧本也是两条线索,但小飞娥的副线采取虚写。剧本对人物、情节有所生发和丰富,通过戏剧的编织,力图使人物更加立体,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剧本共有三幕七场,依次为:第一幕第一场《看灯》,第二场《回忆》;第二幕第一场《相亲》,第二场《燕燕做媒》,第三场《逼迫燕燕》,第四场《登记》;第三幕《团圆》。
《罗汉钱•燕燕做媒》剧照
(左起:筱爱琴饰艾艾,丁是娥饰演小飞娥,邢月莉饰燕燕)
第一幕第一场《看灯》是新增的,原作中没有。开场交待了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环境,富有节庆欢乐气氛和江南农村的民俗风情。这一场差不多让所有人物都出场了,村长向区王助理员报告村里男女青年不正经,小进埋怨村长不肯开介绍信,艾艾与小晚互赠罗汉钱与小方戒,村长托五婶为外甥做媒,五婶讲述小飞娥的来历……很快就揭开了戏剧的矛盾,起到了“一拎头”的艺术作用。
接下来的几场,剧本抓住原作中有戏剧性的几个点,精心编织戏剧情节,构建戏剧情境,使之场场有戏,处处有戏:艾艾、小晚互赠信物,小飞娥回忆,东王庄相亲,燕燕做媒,逼迫燕燕同意包办婚姻,区上登记,大出洋相等等。最后第三幕是大结局,区长上场,带来新颁布的婚姻法,村长、王助理员做检讨,五婶受批判,两对新人圆满结合。所以全剧戏剧性强,环环相扣,结构完整,针线缜密,前后呼应,是一出扣人心弦的好戏。
在改编过程中,编剧们碰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语言问题,他们本来也想尽量尊重原作,让故事发生在北方,但是北方的许多习惯用语,如用在地方性很显著的沪剧里面,会显得格格不入;如用沪剧的口语,与表现的北方的内容不相合。为了保持语言、地方性的统一,他们决定把原来故事发生的地点改成江南。剧中无论念白、唱词都用上海方言,特别是采用活在江南农村老百姓唇舌之间的俚言俗语,如“这种人家点了灯笼没处寻”“稻田里好坏一年事,嫁丈夫不好害终身”“吃了新米饭,为啥再讲陈年话”“世上萝卜青菜沿街卖,决没有黄花闺女送上门”“好稻不长在荒田里,凤凰不出在乌鸦窠”“生就的人性钉就的秤,做就的木桶打就的箍”“怎么会冬瓜缠到茄门里”等等。这样,人物的语言和沪剧剧种的特点,以及剧中描写的地域就一致了,而且通俗易懂,生动鲜活。与此相关联的是,改编本注意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特有的民俗风情的展现,像调龙灯、看花灯、放花炮、吃馄饨等都是江南农村的民风民俗。
改编者还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戏曲化。因为沪剧受话剧影响较大,搞得不好,容易搞成“话剧加唱”,所以他们非常注意民族形式的问题。在第一幕第一场中的《看灯》一节,吸收沪剧传统剧目《徐阿增出灯》《姑嫂看灯》的内容和表演方法,并加入了新的内容。“东王庄相亲”一场,小飞娥、张木匠、五婶三人边唱边走圆场也是采用传统的表演手法。改编者还发挥了沪剧重唱的优长,在关键之处都安排了唱,如艾艾与小晚互赠信物时的“金黄澄亮罗汉钱,小巧玲珑惹人爱”,小飞娥回忆时的“为了这个罗汉钱,甜酸苦辣都尝遍”,燕燕做媒时的“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你婶婶讲”等,剧本的唱词在全剧篇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他们写出的《罗汉钱》是一出具有浓郁戏曲味和鲜明沪剧剧种特色的戏。
《罗汉钱》“相亲”一场剧照
三、丁是娥演活了小飞娥
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一个戏的成功,除了要有一个好剧本外,导演、表演的二度创作也是重要的关键。
市文化局确定改编《罗汉钱》参演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戏改处领导刘厚生特地邀请著名导演张骏祥担任导演,蓝流为助理导演,并安排丁是娥、筱爱琴、邵滨孙、解洪元、石筱英担纲主演。
张骏祥曾就读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是极有成就的话剧编剧、电影导演,他也熟悉戏曲,十分尊重中国的传统戏曲。他在导演时,一方面仔细分析剧本、人物和人物关系,要求演员体验人物,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分寸;同时要求尽可能发挥戏曲表演的长处,保持沪剧鲜明的剧种特色。比如前面谈到的小飞娥等三人运用传统沪剧中“链条箍”的手法,边唱边走圆场的表演,就是他提出来的。他还主张唱腔设计尽量多用沪剧中来自民间的曲调,如〔紫竹调〕〔吴江歌〕〔进花园〕〔寄生草〕等,以增强剧种特色和地域特色。《燕燕做媒》这场就用了〔紫竹调〕,效果很好,一些唱段很快到处传唱,不胫而走。
演员的表演方面,任务最重的是扮演小飞娥的丁是娥。据丁是娥回忆,刚开排就遇到了一件事情。那天下午排戏,因为小飞娥要第一场末尾才出场,所以,丁是娥中午抽空去服装店做服装,耽搁了一些时间,等她赶到排练场,谁知场上鸦雀无声,人们专等她一个人。原来张导排戏不是一场一场按顺序来排,而是抽出小飞娥的重头戏——第二场的《回忆》先排。丁是娥不好意思地向张导作了检讨,张导和气地说:“你先定定神,把情绪调节好再排。”丁是娥很认真地演唱了这一段〔反阴阳〕“为了这个罗汉钱”,可是张骏祥听了悄悄地问蓝流“丁是娥是不是专演悲旦的”?蓝流转告了这个意见,丁是娥陷入了沉思,张导这样问,是不是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不够准确?她回过头来,认真研读原作,作家在写小飞娥上街看灯时,曾写道她“在各街道上飞了一遍”才回转家门。一个“飞”字使她茅塞顿开,她从“飞”字入手,探索人物思想性格,就觉得小飞娥的性格基调并非多愁善感,悲悲切切,而是热爱生活,思想活跃,富有朝气,且聪明俏俐。她虽有痛苦,但岁月流逝也冲淡了这种哀愁。所以后来丁是娥在演唱〔回忆〕时,首先是感情分寸恰当,唱得委婉沉郁,声情并茂。另外,以前碰到这样的唱段,往往采用坐唱的形式,这里丁是娥打破了旧框框,采取边唱边演,设计了一整套表演动作,大大增强了舞台的活力和唱腔的感染力。
丁是娥饰小飞娥剧照
丁是娥的表演非常细腻,就说这第二场小飞娥看灯回家,高兴而归,心情是愉悦的,她忽然发现罗汉钱,很为惊讶,接着她查看自己的罗汉钱,看到仍在匣中,情绪转为奇怪、紧张,丁是娥通过愉悦-惊讶-奇怪-慌乱几个层次,细致地刻画了人物感情的曲折变化。
夫妻争执一段,经过燕燕做媒,小飞娥主意已定,希望说服丈夫。丁是娥采用动感情的说理,既不生硬地逼迫丈夫就范,也不低三下四地哀求。这里也安排了几段唱,既有对丈夫的体贴,也有对艾艾终身大事的关切,“索性把他们配一对,看他们还有啥闲话”,经过说理,张木匠终于表示同意:“我不管,随你!”
丁是娥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留着旧社会的心灵创伤,而对新生活又充满憧憬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
《罗汉钱》的整个演出,演员阵容豪华,除丁是娥外,几位主演个个都是好唱功,好做功,表演非常出色,筱爱琴饰演的艾艾单纯、直爽、明朗、勇敢,解洪元饰演的张木匠爽直、憨厚、爱面子,邵滨孙饰演的村长自私、固执,石筱英饰演的五婶能说会道,巧言令色。他们所演人物俱是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而且配合默契,满台生辉。
四、《罗汉钱》唱红北京城
1952年9月25日,上海沪剧团以华东区演出代表团沪剧队名义,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沪剧队一行42人,队长为金若融。
10月1日,丁是娥应中央人民政府邀请,参加国庆观礼,晚上沪剧队成员赴天安门广场观看焰火,参加联欢活动。
10月6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石筱英被聘为会演评奖委员。
10月13日,《罗汉钱》假中央戏剧学院作内部招待演出,艾青、宋之的、赵树理等观看。赵树理看了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演出是剧本好,演员好!”
10月17日,《罗汉钱》在北京剧场首次公演,获得极大成功,好评如潮。经过评比,《罗汉钱》荣获观摩演出大会的剧本奖、演出奖;丁是娥、石筱英获演员一等奖,解洪元、筱爱琴获演员二等奖,邵滨孙获奖状。《罗汉钱》剧本发表于《剧本》杂志1952年10月、11月号上。
沪剧《罗汉钱》剧本书影
10月下旬,《罗汉钱》剧团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同志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观看。剧团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喜出望外。演出现场,丁是娥在演唱〔回忆〕时,想看一眼台下的中央首长,手里的两枚罗汉钱不慎掉了一个,好在观众没有发现。谢幕时,毛主席向演员和乐队致意。演出结束,工作人员领演员们去吃夜点,周总理亲自在食堂门口迎接他们,并与大家一一握手。几天后,周恩来又接见了丁是娥,丁是娥汇报了有关情况,周总理非常高兴,他关心地问:“《罗汉钱》的音乐是不是吸收了苏滩的曲调?”丁是娥答:“是的。这出戏的音乐挖掘了许多沪剧的老曲调,其中有的就是从苏滩那里融化吸收过来的。”总理说:“一个剧种要发展,就得多访问一些老艺人。你们要多吸收与沪剧比较接近的南方各剧种的曲调来丰富自己。”丁是娥听了觉得心里暖暖的,连连点头称是。
北京演出的成功,给剧团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回到上海不久,民办公助的上海沪剧团被批准改建为国营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从此,沪剧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
《罗汉钱》的演出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评剧、锡剧等许多戏曲剧种纷纷移植此剧。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把《罗汉钱》搬上银幕,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由顾而已导演。就这样,《罗汉钱》和沪剧走向了全国。
(作者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