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山路南头出来就是徐汇区最热闹的徐家汇商业区,但要寻找这里的文化源流,则要从它被称为“徐家汇”的缘由谈起。
追根溯源,这就不能不说到一个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光启。徐光启,明松江人,汉族,嘉靖四十一年(1562)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他精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结识意大利人利玛窦并与之研讨学问。万历四十年(1612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他奠定了近代中国天文、历学、数学、农学等基础。
崇祯六年(1633)十一月七日,徐光启去世,享年72岁,葬于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上海解放后,为了纪念徐光启,将法华汇改名为徐家汇。
徐光启墓,位于现在徐汇区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华表、石牌坊等物。为纪念这位“保禄”阁老,江南天主教会在徐光启进教300年时,重修了他的墓地,又于墓前另置大石十字架一座,座旁有立碑之缘起的碑刻,并附有拉丁文碑文。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文化局对徐光启墓地拨款整修,重建十字架基台,并公布其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墓地辟为南丹公园。1981年,在公园北部建成椭圆形大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米。墓碑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的“明徐光启墓”五个大字;墓西侧有石马一尊;墓前左右水泥石凳围绕,遍植树木。1983年11月,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改名光启公园。
徐光启墓
正因徐光启及其后裔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以“徐家”命名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至于称为“汇”,还在于这里曾是蒲汇塘、肇嘉浜与法华泾三水汇合处,故得名“徐家汇”。现今这三条河都已被填没,其中肇嘉浜被填没后就成了东起瑞金二路,西至漕溪北路、衡山路、华山路接虹桥路的肇嘉浜路。此路宽63米,南侧道路长2946米,北侧道路长2986米,中有宽21米的绿化带,并有步行小径,是上海著名的景观道路。
说起肇嘉浜,有许多的话题,它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城市面貌的变化。肇嘉浜曾是一条流经上海南部的一条河流,是当时重要的运粮河道。它西起小闸,往东北沿如今的宜山路东北段、蒲汇塘路、漕溪北路北段至徐家汇,然后转向东行,经过现在的肇嘉浜路、徐家汇路、斜徐路后,在斜桥处连接陆家浜后转弯,再转往东北方向,再沿着肇周路往东,过老西门,经复兴东路,穿过大东门沿白渡路入黄浦江,长约10公里。小闸西面接蒲汇塘,合称蒲肇河,沿途与原来的李泾、东西芦浦、日晖港、周泾、护城河、中心河等河流先后相交,河道上分别建有天钥桥、枫林桥、大木桥、打浦桥、斜桥等桥梁。现在这些河流和桥梁大多已不复存在,但它们的名称却以街区的名称而被保留了下来,也算是对曾经的存在一种特别的保留吧。20世纪初以来,由于污水的大量排入,污染日益严重,逐渐成为上海市著名的“龙须沟”,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环境。1954—1956年,在政府的大力组织和促进下,全民投入,填河造路,终获改观。后又经多次的改造、整容,形成了现在宽阔、漂亮的肇嘉浜路,车水马龙,鲜花盛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日子里,在肇嘉浜路的地下曾经进行过一次巨大的工程建造——人防工事,我的一些从北大荒连续回来的知青朋友曾参与了这一工程的建设,他们说起那段经历还记忆犹新。记得那年上海电视台要拍摄关于上海人防工事的建筑情况,特地找到了我所在的上海知青俱乐部,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和这些参与建设的老知青们座谈,还亲临现场参观。那天,我也陪着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这些老知青的带领下,沿着肇嘉浜路的中心绿化带一路向东行,听他们述说当年建造人防工事的情景,不由得感慨城市的沧桑变化。
今日肇嘉浜路
说起徐家汇源的重要建筑,当数有着“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的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两个钟楼高高耸立,直插云霄。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的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祥。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而且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就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那天进入教堂参观,内部设施的精美和外部建筑的雄伟,着实让我惊叹不已。
徐家汇天主堂
教堂南侧是有着140历史的徐家汇观象台,这是一座集气象、天文、地磁等于一体的观象台,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台、中国唯一的百年气候站。徐家汇观象台是国内较早建立且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气象机构,百余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为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并被应用于全球地表温度序列重建。同时,这座百年老站的建筑是传承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市优秀历史建筑。可惜我去时它虽被列入徐家汇源景区却尚未向大众开放,难见其真容。现在,经修缮完毕后已经向大众开放,让上海人民能够一睹这笔宝贵财富的芳容。
徐家汇观象台
教堂北面不远处是徐家汇藏书楼,就在漕溪北路路边。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北楼,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为两层双坡顶,砖木结构,南北立面设多个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两层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内涵。其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和藏书拍架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下层原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南楼,原耶稣会住院,即神甫楼,建于1867年,几经改建,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现在面南的楼面好像是出租用于文化展览用,可以进去一看,但不允许拍照。二楼则不对外开放,所以也无法了解其具体的结构。
徐家汇藏书楼
藏书楼对面是昔日的圣母堂,徐家汇圣母堂是近代上海天主教最大的女性教会机构。如今这栋建筑是上海老站餐厅,虽经过修整,但大厅基本保留原教堂风格,唱诗班的小舞台也被完好保存。因为现被辟为餐厅,于就餐时间还是可以进去看看的。更由于它现名为“上海老站”,所以内部餐厅是按车站来布局的。尤其是不大的院子里还放置了一个蒸汽火车头和车厢,更加体现“老站”的风格。
徐家汇圣母堂现为上海老站餐厅
从藏书楼往北走,虹桥路口是著名的徐汇公学,这是中国最早按照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迄今已有170年的历史,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这里现在是徐汇中学的校舍,继续担着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重任。前去参观的话必须要在双休日,即学生不上课的时候。从学校大门进去,踩着青砖铺就的铸有历史年代的道路前行,左侧的红砖墙上有铜制的“徐汇公学校园”的介绍,让人们知晓这所学校170年来的变迁和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路右侧有一座红色的呈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即著名的崇思楼。崇思楼呈“山”字型,高四层。楼南面的两端与中间的墙体立面均有四根圆形的科斯林式立柱直达屋顶,中间与两端之间则各是四根方形的立柱,北面则全是方形立柱,十分壮观。南面中间四楼的窗下有瘦金体的“徐汇公学”四字。
徐汇中学崇思楼
天主教堂往南的蒲汇塘路上有座土山湾博物馆。1864年,教会设立土山湾孤儿院,抚养孤儿之余,还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品场,内设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工种,远近闻名的“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就是从土山湾走出来的。后来,这块被称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的土山湾文化遗迹,为妥善保护就地建成了博物馆。
土山湾博物馆内最重要的展品当数土山湾牌楼,现陈列在博物馆正门一座巨大的玻璃厅中。这座1913年制成的中国牌楼,曾参加过三届世博会,于2009年绕地球一周后才回到故乡。之后对其进行修复,耗资高达180万。透过玻璃厅,我们可以看到修复后的牌楼细部雕刻之精巧,当年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精湛工艺可见一斑。顺着牌楼厅向里走,就是当年土山湾孤儿院的旧址,也是博物馆展厅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能了解到徐家汇形成的历史,看到当年孤儿生活及外国指导老师教授绘画、木工和印书的场景。
土山湾博物馆内展出的中国牌楼
说到徐家汇源,不能不说那位于衡山路边的“小红楼”。当年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1921年在此购地设立唱片制造公司,建起上海第一座录音棚,开创了中国唱片生产的历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响彻全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里录制的。
百代“小红楼”
小红楼处于美丽的徐汇公园北端,临衡山路,现为一家高档次的餐厅,不对就餐人员以外的人开放。我有一次曾经混了进去,被赶了出来。还好已经抢拍了几张照片,算是万幸了。
听说此餐厅即将搬出,小红楼要被改成中国唱片博物馆了。如真能这样,普通百姓将有荣幸走入其中,了解中国百年唱片制作的发展历史。
如果位于天钥桥路上的市第四中学也能开放的话,那么,当年徐家汇地区的教会发展状况就能够有更加深入而全面的展示了。
徐家汇源值得一去。需要提醒的是,去前先到徐汇天主教堂旁的旅游公司领取免费旅游票,花一天时间就可以游览一遍了。
(作者系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青》杂志常务副主编)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