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路1295弄建于1930年,名桃源邨。后一度曾改名为“桃源村”,虽仅一字之差,且“邨”在古文字里原是“村”的异体字,可给人的理解就是不一样。“村”字让人联想有农舍、乡野的意思,而“邨”字则无这种联想。所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求新、求变的上海人在用腻了“××里”“××坊”之后,找出了“邨”这个古汉字来命名新建造的里弄住宅,也确实有种“升级版”的含义在内了。不过到了五六十年代就又不时兴了,代之以“新村”这个名字,可能和人民公社、工人新村这一类的新概念有关吧。不过香港人倒还在用,我知道1989年港岛白沙湾就有一处名叫“杏花邨”的大型楼盘在填海后建成了。所以2014年初徐汇区相关部门恢复了桃源邨原名是有道理的,除了正名外还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
根据上海房屋管理部门的归类法,像桃源邨这样的民居属于新式里弄住宅,分类的标准据说有八个字:“钢窗蜡地,煤卫齐全。”不过像这样的新里早先都是独门独户的,后来几户合用了生活设施,往往就形成了这样那样的不合理状态,如厨房和卫生间的过度使用、室内搭阁楼、晒台上搭建、天井被加顶封闭等都成了司空见惯的景象。像桃源邨也有,建筑原为三层砖木结构,机制平瓦双坡屋顶,现在只有少量门牌户号里仍保持着原来的格局。不过主弄还是原来的样子,仍然较宽,各居住单元还是单开间的,主入口位于南侧,入内有小庭院,现在院墙均已被加高,不少住户还将它改建成房间。北侧有辅入口,入内为天井、厨房;一层前部原为客厅和起居室,二层有挑出的铁艺栏杆小阳台,内即为主卧室,北面是亭子间;三层北侧设有晒台,南侧亦为房间,可以设想如果仅按照住一户人家的标准衡量,那是相当的宽敞了。现仍看得到建筑外墙采用了新式的水泥砂浆粉刷而不是清水砖墙,还开了仿石块的细槽,门和窗框上勾勒有简单的装饰性线脚。这些对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同清水砖墙、黑漆墙门、木门木窗、马桶煤炉的旧式里弄生活不啻天壤之别。
弄内1号到68号,加上沿街的1275号到1313号还有19幢房子,建成时整个桃源邨一共有87幢房子,可算是一处大型的居住社区了。不过现在稍有变化,网上数据显示为83幢房子,总建筑面积12 400平方米,但我觉得这些倒不是桃源邨主要的特征。现场考察发现桃源邨建筑的基地很有意思,是呈倒过来的“凸”字形,北面宽,到南面弄底变窄了,开发商以主弄为界,自北到南共布置了六排行列式的三层里弄住宅,前面三排东面有10间,西面有9间,后面三排就没这么多了,近弄底还有一排东西朝向的两层楼车库,看来开发商当初建房考虑得还比较周全,特地为居住在桃源邨的有车族提供了停车库,楼上还照样可以住人,只是条件差了点儿,但租金肯定也便宜。这样富裕家庭和经济拮据的家庭都能在弄内找到适宜各自消费层次的住房。
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桃源邨26号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不知为何仅把弄内26号定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有些令人费解,毕竟桃源邨是一个考虑周祥的整体,是上海传统民居中新式里弄的一处典型,我倒更倾向于整体保护。
后来我找到了一张该区域的地籍图,才发现了地块呈倒“凸”字形地块的道理,图上标示着东面一幅地块的地籍号是F. C. Lot 9347,西面一幅地籍号为F. C. Lot 9356,两幅地块的交合线正好是桃源邨主弄的中线。显然这两幅土地或者是属于同一位业主,或者是开发商分别从两位业主手里买下后合并起来建造的。桃源邨西面还有条丁家弄,即今复兴中路1315弄,应该是早就有了,1948年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显示弄内有竹器号、洗衣作、营造厂等,这些都是开设在“老宅基”里的作坊。我很想找到一位1930年已经记得事情的原住民老人,好向他或者她打听一些桃源邨的老故事,可惜未能如愿,看来许多故事已经永远地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8年)
关于里弄住宅,我在别的书中也曾说到过一些,它是上海的特色民居,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早期的“里”发展到中期的“坊”,再到后期的“邨”,其形制也各有特点。“里”一般就是有两扇黑漆大墙门、清水砖墙、砖砌腰线、水泥勒脚的那一类,在上海话里叫“石库门”。最简单的也是单开间,一般称做“一楼一底”,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一处石库门里召开的,楼下是客堂和灶间,楼上有卧室和亭子间。稍复杂些的有两开间的“一客堂一厢房”形式,就是在客堂间边上还有一间厢房,不过厢房的通风采光条件就稍微差些了。更大的就是有三开间的“一客堂两厢房”了,黑漆大门里也是天井,东西各有一间厢房,适合大户人家居住,东西厢房长幼有序。“坊”和“里”的形制其实区别不是很大,只是一般已没有单开间的形式了,所用的建筑材料也要好些,譬如部分用钢窗代替木窗,用柳桉木代替洋松,室内有壁炉,外墙装饰也多样化了,除了水泥砂浆抹层外还有水刷石、干粘石等。“邨”与“里”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一般都已经摒弃石库门的形式,改成矮院墙开铁皮门,小院还留有一方土地供主人植栽,单开间也不是“里”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提高居住品质的前提下更适合核心家庭居住。
踏勘了桃源邨后,我觉得建筑师将第一排房屋的朝向完全倒置的做法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这样做的唯一理由看起来只是为了使沿复兴中路立面显得漂亮,但房屋却造成了北向,这样牺牲了室内主要房间的光照,要知道在寒冬的阳光对于住户是非常可贵的。另外整条里弄的容积率也过高,造成支弄狭窄,虽然上海向被称为“寸金地”,开发商对土地的利用确也到了寸土必尽其用的地步。
网上还找到了一些桃源邨的人文历史记载,未考订其确切,仅转录于此,其中的8号曾是黄埔革命同学会旧址。黄埔革命同学会成立于1930年11月,会址设在当时法租界辣斐德路桃源邨8号,由余洒度任会长,周士第、陈烈、杜从戎等11人为委员,在全国18个省市建立分会或支部。上海特别支部由周士第、韩继文负责。黄埔革命同学会先后从国民党军队中吸收和联系了一至五期黄埔学生6000余人,其中骨干和部分会员参加了临时行动委员会的组织,大大削弱了蒋介石对黄埔学生的控制。他们的行动当然会受到蒋介石的镇压,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等在愚园路愚园坊20号被捕。当晚12时许,桃源邨8号黄埔革命同学会总会也遭查抄,余洒度、陈烈等20余人被逮捕,总会机关存在不到一年即被破坏,组织不复存在。
复兴中路1283号是贺天健故居。贺天健(1891—1977)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江苏无锡人。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等。幼年喜欢绘画,早年通过实地写生,领悟画理,善用水墨,设色讲究层次,多用复色,尤长于青绿山水,并演变而自成一格,风格豪放跌宕,富有时代气息。其书法作品《东风吹到好江山》曾获世界美术博览会一等奖。出版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册》等,著《学山水画过程自述》。
桃源邨30号是书法家、江南大儒钱名山的旧居。钱名山(1875—1944),江苏常州人,人称江南大儒,自幼聪颖,十岁即能作诗,十六岁即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九岁成进士,曾授刑部主事。钱名山的书法初学欧阳询,继学颜真卿,并汲取了王右军、倪元璐的长处。辛亥革命后,束发作道士装,著书讲学,绝意仕途。抗日战争时期,居上海,卖字为生。通医术,工书画,尤工诗文。钱名山有闲章“海上羞客”,是因为其寓居上海时,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又有一枚闲章“癸卯进士”,凡不相识人求字,俱钤此印。1944年钱名山在上海桃源邨因胃疾辞世,享年七十。归葬于常州青龙街道解放村焦家村53号东,现棺木已深埋,墓碑保存完好。
至今年桃源邨存世已有八十九年了,可以说它阅尽了人间的春色与沧桑,希望有更多的人文历史记录被整理、挖掘出来……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