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谷公寓位于复兴中路陕西南路西北转角,门牌号码虽然是复兴中路1180—1184号,从平面图上看,大致呈长方形,陕西南路部分所占面积更多,门牌号码也很多——从372号到388号都是。
1946年梅谷公寓平面简图
这幢公寓在周围一些建筑的相衬下,无论是外墙色调,还是样式,都显得有些特别。它的设计者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华盖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风格在那时也是时髦的,经过一番整修后,仿佛带有点“异味”了。
建筑的设计者
梅谷公寓的设计者,至今没有办法完全确定。这是因为设计这幢公寓的华盖建筑事务所,当时规定在设计图纸上只写设计事务所名称,不写建筑师个人姓名。在近代中国自营建筑事务所群体中,华盖建筑事务所是目前所知作品最多的两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总部设在天津的基泰工程司),由当时建筑界三个著名人物共同创建,他们分别是赵深、陈植和童寯。
今日梅谷公寓(贺平摄)
昔日梅谷公寓(1935年)
赵深,1898年出生,江苏省无锡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2年改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毕业后被选拔赴美国留学,192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费城、纽约、迈阿密的建筑事务所实习打工,除了获得额外收入,还可以直接学习西方建筑设计技术。1928年受范文照的邀请,在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从事设计工作。在近三年的工作期间,设计了杭州西泠饭店、南京铁道部大楼以及著名的上海南京大戏院等项目。范文照十分器重他,给了他合伙人待遇,使赵深积蓄了一笔钞票。由于赵深一直有自己开个建筑事务所的念头,1930年底,他离开了范文照建筑事务所,翌年年初在四川路212号六楼设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承揽建筑设计事务,目前可知第一个项目是大沪旅馆的设计。当时上海的建筑设计市场大部分由外国建筑师占据,为了生存并与之竞争,赵深很想做大做强。这时原来在东北大学任教的陈植因战事而南下上海,很快与赵深合作。确切的时间无法得知,1931年11月22日《申报》报道: 西海戏院特请赵深、陈植两大建筑师为本院设计打样,布置特别,务使西海同胞看戏舒服。这个还不能完全确定赵、陈两人是否已经同在一个事务所了。12月12日有两条消息,一是“南京外交部新屋图样现已规定,不日兴建。由建筑师赵深、陈植设计,故赵建筑师常仆仆于京沪道上”;另一条是“赵深、陈植设计之大上海影戏院由久记承造,工程进行,极为迅速”。这无疑说明两者已经合作很深,特别是第一条,陈植参与设计,而赵深在京沪道上忙碌,不是一个建筑事务所是不太可能的。在《童寯文集》第四卷中有一封陈植写给童林夙的信,内中提到:“1931因我揽到10层楼的浙江兴业银行”,“赵揽到南京外交部,乃成立赵深陈植事务所”。名称于1932年9月4日《申报》上始见,《本埠新闻二•捐助东北义军》说:“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捐)五十八元五分。”
陈植,1902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15年进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报考庚子赔款公派留学生,录取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建筑方面,反对模仿,勇于创新,深得导师斯敦凡尔特的赞许。在求学期间参加美国柯浦奖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在宾大期间,经常与梁思成、林徽因在一起。毕业后,陈植在费城Harry Sternfeld和台克劳特(Day & Klauder)、波士顿CSBA(Coolidge, Shepley, Bulfinch & Abbott)、纽约伊莱•康(Buchman & Kahn)事务所都工作过。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兴办教育,亲自任东北大学校长。梁思成出任建筑系主任并筹备班子,陈植受梁邀约放弃了欧游计划,于1929年抵达沈阳任教,直到东北沦陷才赴沪发展。
童寯,1900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21年考入清华学校,1925年毕业后,受高年级同学杨廷宝的影响,选择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因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涉足娱乐场所而在同学间广为传诵。1927年全美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命题是罗丹博物馆,童寯荣获二等奖;1928年全美近五十所大学建筑系参加新教教堂设计竞赛,童寯夺得一等奖;同年又获得Arthur Spayd Brooke设计竞赛金奖。1928年冬,他以三年修满六年全部学分,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提前毕业。之后先后在费城本科尔建筑师事务所、纽约伊莱•康建筑事务所实习和工作。在外国建筑师的指导下,从当实习绘图员到参与建筑设计,进一步积累了建筑设计工作的实践知识和经验。1929年起开始研究西方建筑流派和思潮,1930年5月1日登上英国南安普顿小镇,开始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欧洲之旅,先后考察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匈牙利、波兰、苏联等国的一些建筑,收获颇丰。1930年9月,应邀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1年,东北遭到侵略,战事不断,梁思成、林徽因离开东北去北平中国营造社,童寯接任建筑系主任。“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东北大学被迫停学,9月底童寯全家决计离开沈阳,暂时避居北平西山。两个星期后陈植从上海发来邀请,请童寯去上海赵深陈植事务所工作。11月,童寯把妻儿暂留北平,只身赴沪“试试看”。当时东北大学的一些高年级学生没有去处,童寯即召集他们到上海继续学习,经由陈植安排三四年级学生在大夏大学借读,陈植、童寯教设计,江原仁、郑翰西教工程,赵深教营业规例、合同估价等课,毕业后仍发给东北大学证书。
1933年,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因童寯的加入而改名为华盖建筑事务所,地址仍设在宁波路40号上海银行大楼407室。“华盖”之名由赵深的忘年之交叶恭绰择定。“华盖”含“中国建造”之意,“盖”亦有“超出一般”之愿。1935年10月浙江兴业银行(江西路406号,今北京东路230号)建成后,事务所迁入其526室。业务兴盛时曾设南京、杭州分所,有雇员三十人以上。抗战时期陈植留上海孤岛,另设昆明(1938年,赵深)、贵阳(1939年,童寯)分所。抗战结束后,事务所总部先设于上海市圣三一堂附属办公楼(九江路219号)3楼,后迁至上海市法邮大楼(四川中路220号,今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101室。1952年,以陈植加入华东建筑设计院为标志,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正式解散。
三人在宾大学习或在美国事务所实习期间,美国装饰艺术派风格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摩登艺术风格的中心,并兴起了装饰艺术派摩天楼的建设高潮。对于三人来说,这应当是他们回国前深入接触到的最新的建筑思想和式样了。装饰艺术派对于古典对称和现代简约的综合,对于传统和时尚的结合,对于视觉上的装饰性,在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通常认为赵深、童寯在欧洲游历时,初接触了现代主义建筑。
初始的名称与建筑特色
复兴中路陕西南路转角处的梅谷公寓,或被认为原来的称呼是“亚尔培公寓”,西名为King Albert Apartment,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申报》1934年3月27日报道:“华盖建筑事务所将于亚尔培路辣斐德路中间,兴造一新式公寓,泰来营造厂承建。”同年8月14日《申报》在《上海之公寓下》中提到:“辣斐德路附近: 亚尔培路角公寓,同右(即辣斐德路),五层,在建筑中。”“亚尔培公寓,亚尔培路,四层,十五座。”很明显,亚尔培路上的亚尔培公寓有十五座建筑,这个是现在的陕南村。在1935年后的《字林西报•行名录》中,就可以看到King Albert Apartment下有不少住宅号,并且是单号。比如1935年,343号King Albert Apts.,下有4个(居室)住户姓名;345号、347号、349号、351号、353号、355号、357号、359号、367号、369号、371号、373号、375号、377号都是King Albert Apts.;377号那时2室住户是R. Lejay、S. Segerman,3室是Mr. & Mrs. M. Nicole,4室是J. W. Moss;总计这些门牌号一共15个,与《申报•上海之公寓下》中的报道完全吻合。那个在建设中的亚尔培路角公寓,和现在的梅谷公寓在层次上有一层的差别,这个或者是《申报》报道上的错误,也有可能是建造时有所改变。从《申报》上也可以看到,这个公寓当时并没有名称,所谓“亚尔培路角公寓”一般是不大可能成为正式名称的,仅仅是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已,也说明当时还没有取名。1935年8月出版的《中国建筑》第三卷第三期第28页登载了这幢公寓的照片,照片下印着两行中文:“亚尔培路辣斐德路梅谷公寓”“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
《申报•上海之公寓下》中的报道
由于这幢公寓相对来说是较小的,因此在《字林西报•行名录》或中国征信所出版的《征信工商行名录》中,“大楼索引”栏目中难以看到其名称。但在《字林西报•行名录•上海街道》栏目中,可以见到该公寓的名称和某些年份的部分住户名单。比如1936年的记载是:“(亚尔培路)372 Mico Apts.”,管理人(英文Capt.是Captain的缩写。在《征信工商行名录》中,说明该词的意思是船长、队长。我认为用在这里,管理人应该更恰当些)E. Ferrazzano,1室住户R. Ungern,5号住户C. D. H. Bottelier,8号住户A. Szentivangi;1937年只登载Capt.;1938年住户是一对夫妇: Mr & Mrs N. E. B. Olofsen;1939年住户是B. Poliansky;1940年也只有这个住户登载,但增加了所住的“14”室号;1941年,372号增加了“16室”住户名称: A. Marinaro;在亚尔培路378号下,也出现了“Mico Apts.”名称,其中11室,住着Mr. & Mrs. L. M. Korotkevitch以及Miss T. Korotkevitch。此后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些书籍不再出版,因此不知确切的人员变化。
梅谷公寓陕西南路街面
梅谷公寓复兴中路街面
梅谷公寓(Mico Apartments)层高四层,占地面积806平方米,建筑面积2287平方米,混合结构。整体呈现不对称格局,正面转角部分,开间较大。大楼沿着今复兴中路和陕西南路两侧建造,复兴中路一侧较高些,基本上属于平顶类型;窗户之间的隔墙有些宽窄不一,有些是现在所为。四层靠西侧开一个较大的窗户,与下面设置有所不同,这个原来就是这样。陕西南路一侧要宽一些,也稍微低了一些,在北段转角处又与中部同样高度。如果单从这一立面上看,呈现对称格局。窗户设计在四层却不一样,除中间设置三个墙体外,其余是敞开式的。(今天都安装了玻璃窗,原先的建筑照片有些模糊,复兴中路一侧看似没有玻璃窗,但是从上下部分的凸出横条以及实用性来看,应该要安装玻璃窗。)二层外墙为咖啡色,三、四层使用棕色面砖装饰。底层原来是浅色大理石墙体,中间有一条细的线条,应该是上面突出部分所形成,不是特别添加的线条。现在改为质地为水泥(或砖石),浅褐色细粒外表,中间凹槽使用金属属性材料,上下部分的外表装饰几乎平均分配,在浅褐色外表上有一条条细细的线条,加上转角装饰性图案,有点装饰艺术派的风格。那么这个建筑原先是装饰艺术派建筑吗?
所谓装饰艺术派,或称装饰派艺术,亦称“现代风格”,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并发展成为30年代主导风格的装饰艺术和建筑艺术运动。得名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这种风格的艺术,也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开始流行。装饰艺术派的名称在20世纪60年代才被提出,对其定义现在还有些不一致的地方。通常认为,装饰艺术派建筑的显著特点是轮廓简单明朗,外表呈流线型,图案呈几何形,或由具象形式演化而成。20世纪30年代,上海也开始流行这种风格。但梅谷公寓除了轮廓简单明了外,其余并没有装饰艺术派的特点,似乎更接近于现代派建筑风格。
“现代派建筑”这个概念,现在似乎还是比较模糊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流行于20世纪20—60年代,时间跨度比较大,一些建筑师本身在建筑风格中还会发生变化。一般认为,欧洲的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和美国的赖特这四个“巨头”是现代派建筑的代表。其中格罗皮乌斯的建筑风格就是构图的简单灵活、布局的实用、建筑材料便于大批量生产,其风格被后人称为“理性主义”或“功能主义”。密斯的主张是建筑要抛弃传统,以结构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以外观或戏剧性的处理作为建筑的特征。建筑要工业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其作品特点为拥有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很少分隔的内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柯布西耶又译作科比西埃,1920年与诗人德梅创办《新精神》刊物,抨击历史风格和当时流行的与结构无关的浮华装饰,捍卫功能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新兴价值。1922年秋季展览会中展出的准备工业化生产的西特罗昂住宅,表现了他所认为的现代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透空,只有柱子支撑上层;屋顶平台,可用作花园和住宅的一个重要部分;平面布置开敞;无装饰的立面;条形的窗,以保证结构框架的独立性。内部空间呈现明显的对比:高敞的起居部分和阁楼式的卧室。赖特并不十分排斥装饰,但强调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和环境相结合。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现代派建筑师,把自己的建筑称为“有机建筑”。就这“四巨头”的理念而言,他们在抛弃旧的建筑观念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对新的建筑都有自己的设想和实践,因此也有人认为“现代派建筑”就是对旧传统的遗弃,用新材料,或新观念,或新技术,或两者及两者以上的结合产生新的建筑,在风格上往往是多种新观念的结合。有时某种建筑观念体现得比较多时,一般有更明确的建筑风格来区分它们。
在有些介绍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的书籍中,由此将现代主义建筑分为新艺术运动、格拉斯哥学派、芝加哥学派、风格派、有机建筑、表现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等。至于装饰艺术派,有人把它排除在现代主义之外,认为将“装饰主义建筑去掉了装饰,就是现代主义建筑”;但一般把装饰艺术派作为现代主义的一种。但是具体到上海的建筑,往往会把装饰艺术派建筑范围扩大。因此关于不少建筑的介绍,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至于梅谷公寓,装饰艺术派风格没有占据主流,这幢现代主义的建筑似乎功能主义因素多一些。功能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一种建筑流派,主张建筑物应当严格符合里面所进行的生产和生活过程的要求,就是说要符合功能的要求。要求标准单元和标准住宅,建筑物立面朝街,首层要设立商店、银行和商业机构。建筑必须满足实用要求,同时还要求经济、坚固及美观。由于功能主义常常忽视当地的客观条件,从而使建筑形式流于单调。梅谷公寓本身位于两条道路的转角以及道路两侧,立面朝街不是一个理由。但该公寓充分利用了地块,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首层基本上供商业使用;两侧特别是今陕西南路一侧四层处的敞开式部分,具有实用的功能。大面积的墙面贴砖,无疑在坚固建筑的同时,也使建筑稍微显得美观些,浅色的墙体增添了美观的效果。现在的装饰无疑是在将建筑导向装饰艺术派,即使有学者认为原建筑是装饰艺术派风格,整修时也应该按照最初时的样式去改造。或许那时没有找到原来的建筑照片,或许有着某些原因。期待以后整修时,尽量能按照原先的模样来进行,我觉得原先的建筑要比现在的美观些。
居住、使用者的变化和现状
梅谷公寓落成后,底层作为商铺使用,当时最大的店面在大楼主要转角——今复兴中路陕西南路处。地址是辣斐德路1180号,店名是宝仑大药房。有时在《申报》上做些简单的广告,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存在着。后来成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汇丰大药房,并扩展到复兴中路正面的1182号。要知道,上海汇丰大药房有限公司于2002年9月4日在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由此来看,这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应该没有改变过用途,一直作为药房被使用着。因为药房占据了进出的主要通道,那时候楼上住户一般从大楼后面出入。现在转角处已经完全改变,从外表看改建成三个部分。靠复兴中路一侧设置了看似进出大楼的封闭式大门,模拟成电梯模样;中间是大块玻璃组成的橱窗,2019年初的时候,没有展示物品,放着一些杂物;另一侧是大面积金属质地的装饰性壁体以及看似门又似投递物品的建筑。这部分是在对称中展现出不对称,功能与装饰共存。门楣上与复兴中路1182号上面一样,已经不是汇丰大药房的店名。
梅谷公寓是谁出资建造,现在不是很明白。曾经有懋华营业公司经手出租事宜,在一些报刊中有所记载。据《字林西报•行名录》:1941年时,亚尔培路388号住户是懋华营业公司(Mohua Investment Co.),该公司的规模因资料较少而难以断定。房产经营如果不是该公司的全部,至少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主业。1934年11月,一个叫顾宪章的律师代表懋华营业公司反对天成杂货号出盘北四川路816号、818号门面店基。当年4月21日天成与懋华订有租约,规定三年租期内不得把房屋顶出去。顾律师发表意见的时候,天成号还欠着懋华公司三个月租金六百大洋。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成号未经懋华营业公司“书面同意,竟自擅行登报出盘门面店,殊属不合,除请贵律师代为严重反对外,即请依法诉追欠和并声明保留租约上所赋之一切权利”。1935年4月17日,懋华营业公司在《申报》上谨启:“英界慕尔鸣路梅邨二楼双间住宅出租。”公司地点那时在九江路113号。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告中说:“沪上唯一的高尚住宅,新正竣工。现已租出四宅,尚余八宅,欲租从速。”当时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的梅邨地址为108弄、118弄和128弄,均各有四幢连体住宅,总共十二幢(现为茂名北路112弄南起三排住宅)。这些住宅不太可能是懋华营业公司买下来后再出租,应该是懋华公司出资建造。
在梅谷公寓的出租方面,也曾发生过一些事情。1937年4月30日,宋允惠律师代表懋华营业公司在《申报》上发布《警告郭庆恩启事》: 郭庆恩向懋华公司租赁“亚尔培路第三八六号、第三八八号房屋开设复康永木器号,迄今积欠租金计国币九百元,屡催不付。不料本月廿九日突然不知去向,为此委托贵律师代表登报警告,限于三日内理楚,否则即将所遗物件拍卖抵偿,不敷之数,请依法诉追等”。翌日彭学海律师代表复康永洋货木器号在《申报》上刊登《宣告清理启事》,声称该号迭受市面影响,营业清淡,周转困难,再四张罗,实在无法维持,因此宣告清理。望各债权人于本月十五日前持凭证登记,以便汇核摊偿,逾期即作为放弃债权看待。十七日及十八日上午十时并下午二时半在388号拍卖了该住宅屋内动产:织绒地毯、油画、玻璃台灯、缎面全套沙发椅、写字台、书橱、摩登大菜间式银器厨等。据此可知,该两处住宅曾经由复康永洋货木器号租赁实业,拍卖之后388号一度记载是懋华营业公司,386号在1941年是S. Rosenstein个人名称,1946年时分别是福林搪瓷厂、中美食品店。2018年底,途经该地,只见386号玻璃大门上贴着“美味Q厨”,门楣上面的装饰已经完全掉落,一番日暮西山的光景。388号左侧的Lizzy’s All Natural和绿叶标志,显示这里曾经是利姿蔬果昔连锁店之一。右侧的玻璃大门紧锁着,门上还有着英文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和DINNER(晚餐)的贴纸,应该也曾开过吃食店,如今连租赁两字也残残破破的。玻璃大门左边所标识营业时间上下也不一致,里面空空荡荡,看来是在等待新的主人入驻。到了今年阳春三月,再次路过,只见这里仍然还是一番老模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间门面店出租方都是懋华营业公司。连同1939年4月发生的事情来看,这对于寻找建造者或许有点价值。1939年4月27日《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条新闻《房屋租约期满诈欺出顶二房东被控》,内中说道: 广东中山人王德兴延请沈荣华律师,在特二法院刑庭发起诉讼,控告前在亚尔培路三七六号,现迁静安大楼三三六号中外图书公司主人盛际唐、亚尔培路辣斐德路口中法大学图书馆主任施秉恺两人共同诈欺。事情是这样的,3月10日,王德兴从《新闻报》上看到出租房屋的广告后,就和施秉恺联系,见面后,被告告诉他:欲出租的房屋就是“亚尔培路三七六号,是向懋华营业公司租赁,每月房租一百二十元,租期至明年十月”。王德兴信以为真,议定顶价1670元,先付定洋100元,到了3月22日订立契约,先后交付完顶费。由于王德兴认为在租房方面占了便宜,因为按照120元一个月的话,剩下的租期是18个月或19个月,即使是18个月,也要付2160元,所以在商定期间,被告要求“勿被房东得知顶屋之事”,王德兴完全照办。3月底被告方迁出后,4月初王德兴迁入,4月下旬接到懋华方面的收费通知,这时王德兴才向“大房东查询”,得知原先的租约是到当年4月30日到期。这个官司我们不去管它,从这起案件中可以看出376号的大房东是“懋华”,因此,就算懋华营业公司不是梅谷公寓的唯一出资建造者,至少也是出资建造者之一。而376号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是立德尔咖啡馆,据称后来成为一家琴行;旁边的374号先曾设立过一个抗菌药公司(Antimould Co.),后又成为A. Marinano裁缝店。现在这两家门面已经合二为一,门设在转角,店名“汉源汇”,是著名摄影师尔东强开设。原先在绍兴路27号,称为“汉源书店”,1996年开张,是当年大上海第一家咖啡茶座+书店。当时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也成为文化人和明星抵沪时常常光顾的场所。其中,张国荣的到来最为人们所熟知,摄影师夏永康为他拍下的那张在汉源书店看书的照片,更是成为经典,广为流传。汉源书店逐渐成为上海文化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由于租约到期,房东不再续租,2017年12月26日停止营业。书店方面在感谢读者多年厚爱和支持之余,还把原绍兴路的读者服务部暂时并入陕西南路374号汉源汇。这里入门处挂着张国荣的宣传画像,房屋中间立柜和平柜上放着中、西文的图书、画册,周边是临窗的喝咖啡的小桌子,真是休闲的好地方,有时也做些套餐。二楼周边墙上,挂着尔东强先生的摄影作品。今年3月所见,所摄的大多数是一些上海装饰艺术派建筑。这里对大众也是开放的。
陕西南路374—376号外貌
1938年,382号曾作为宁绍人寿保险公司临时办事处,在很长时间内与380号一同是国际公证拍卖行行址。国际公证拍卖行在《申报》上的拍卖广告始见于1937年3月20日:准于22日上午十时及下午二时半,在愚园路六六八弄二十七号住宅内拍卖川堂书楼大菜间、写字间、卧室上等家具以及红木琴桌套、茶几、花架等。从许多次拍卖中可以了解到,该拍卖行除了拍卖住宅外,还拍卖与住宅有关的物品。1937年底后,该行举行拍卖的消息不再出现。到了1942年5月19日,突然又冒了出来,而且也清楚地说明这时行址在亚尔培路380—382号。那天广告:国际公证拍卖行,准于二十日下午二时半在亚尔培路三八〇—三八二号(辣斐德路口)本行内,拍卖冷饮室用双眼及三眼电气冰淇淋箱、大批玻璃面长方台、长椅子、单背椅、玻璃糖果瓶、玻璃柜、书橱、五斗橱、脚踏车等。如今前者的门楣上有四个汉字“瓷艺臻藏”,顾名思义,是出售精美瓷器的商店。2018年底,还能看到点生气,临街橱窗能看到不少器型较大的青花瓷器。2019年3月,大门上方贴着租赁的残字,已经不再经营;透过玻璃,望进去是灰蒙蒙的,等待着的是什么命运,对“瓷艺臻藏”来说不言自明。后者的上面是外文“Puppy Cubby Cafe”,是亨达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所申请注册的商标,用于住宿和餐饮。陕西南路的那一家应是一个加盟店,以供应咖啡为主,同时提供些其他小甜点。人气还是有一点,中午时分有点忙碌。
那些楼上的住宅,从已知的人名看,原先外国人比较多,经过几番变化,如今早已是沪人的居所。居民可从复兴中路1184号、陕西南路378号和384号等进出。
这幢公寓,在房屋上看不到称呼,在公寓中也算比较小的,但特点非常明显。也许属于何种风格,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说它比较优秀和有一定特点还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2017年4月27日,它被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点。
(作者系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