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路9弄5号花园住宅是弄内一排六幢毗连式花园住宅中的第五幢,原先每幢住宅的前面都有私家花园,用修剪整齐的灌木与邻屋分开。花园很大,一直要往前延伸到南面的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辣斐德路就是现在的复兴中路,辟筑于1914年,先是仅修筑了今重庆南路至瑞金二路之间的一段,慢慢地再向东西两头延伸,等修筑到宝庆路这里时已经是1922年了。法国人比较喜欢Lafayette这个词,巴黎的四大百货公司中就有一个叫Lafayette。前些年北京人将它译作“老佛爷”,国人的旅游团去巴黎参观完了卢浮宫,每每就直接去“老佛爷”享受血拼狂欢了,着实火了一阵。不过早先上海人是根据英语的发音将它译作“辣斐德”的,其实正式的译法应该是“拉法耶特”。在法国历史语境中,它指的是大革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拉法耶特侯爵。
宝庆路9弄5号花园住宅东北立面
现在宝庆路9弄里的花园更大了,因为原来分割每家每户花园的绿植长期缺乏养护而慢慢消失后环境变得很差,园林部门索性将花园全部打通,整体规划,建设成有弯曲的鹅卵石步道、石台凳、草地和高大的常绿乔木;沿复兴中路还做了透绿处理,俨然一处公共绿地了。不过人们只有从位于最东侧的甬道才可以走到这片绿地里去,住在一楼的居民倒是可以经由内阳台一侧的小楼梯进入花园晨练的。原来内阳台前面还有一个大平台,天气好的时候在那里可以坐坐,喝点咖啡,看看花园里的一切,不过现在大平台差不多都已经被封闭改成房间了。房屋北侧有宽阔的弄道,每幢楼房的底层原设计有私家车库,汽车可以方便地进出停放,不过现在车库也改成了房间,私家车只能停在弄道里,出入很不方便。弄道北面围墙外就是宝庆路3号花园了,那儿原为周宗良的住宅,是一座拥有5 000平方米花园面积的豪宅,拜其所赐,宝庆路9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要高出其他地方许多,住在这里的居民终年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着鸟语花香。不过,现在大环境虽然没有多少改变,但小环境里由于住了太多居民,日常生活条件已远比不上以前了,原来的一家一户成了多户合住,许多地方或被隔断,或被搭建,车库早已改成了居室,甚至连底层的半地下室都住上了人。
宝庆路9弄内一共只有一排六幢房子,现在的门牌编号是1—6号,但刚建成时不是这么排列的,那时候没有9弄,弄口第一幢房子是宝建路9号,然后依次是9A、9B,一直到最里面的一幢是9E,那是西方人的编排法。1932年,宝建路9号里面住的是上海美孚石油公司安装段的工段长梅里尔(H. F. Merrill)夫妇,不过他们只是租客,住的不是自己的房子。宝建路9A居住的是律师莫索普(A. G. Mossop)夫妇,他们更有钱,住的是自己买下来的房子。莫索普是位开业律师,他的律师事务所名称叫“雷得斯”,地址在北京路2号三楼C座。莫索普是上海工部局法院的出庭律师,这个等级要比一般的律师高,他有资格出席法院的庭审。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官方代言人,这意味着他也可以接受中国政府方面的委托出庭打官司,所以收入很高。至于本文篇首提到的宝庆路9弄5号,在租界时期它应该是宝建路9D,有资料说该房子原为孔祥熙秘书的住宅,但没有进一步说清是孔祥熙的哪一位秘书、什么时候的秘书、姓什么名什么,以及住在9D的起迄时间、后来又去了哪里等等。不过没有关系,即便是搞清楚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孔祥熙的秘书也够不上历史名人资格,将宝庆路9弄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的理由,主要还是看重它的建筑艺术价值。
20世纪40年代宝庆路9弄示意图
有文章说宝庆路9弄的房子是法国风格,我觉得不尽然。首先,它的陡峭屋顶不像,法国民居的屋顶虽然也多红瓦,但一般都比较平缓,陡峭的屋顶在欧洲原生地一般要过了阿尔卑斯山以北才见得到,因为那儿气候寒冷,冬季多雪,陡屋顶有不易积雪的好处。还有,它屋顶上的棚式老虎窗在英国倒比较常见,中文里的“老虎窗”一词也是直接从英语“Roof Window”音译过来的;法式建筑屋顶的特征是孟莎顶(Montha’s roof),即那种有折脊的屋顶,顶端坡度很平缓,然后陡然以近乎垂直的坡度下降至檐口,在这种坡面上开设的屋顶窗,窗楣往往是双坡的或者弧形的。所以,像这样的房子就很难说它是法式的。根据我的观察,宝庆路9弄里面的房子比较特别,它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值得解读的文化信码。宽大的窗户和墙角有隅石这两点同荷兰的民居很像,荷兰纬度比较高,光照不足,尤其在冬天里,光照更是不好,阳光难能可贵,大窗户可以让更多的阳光晒进室内,但又不利于保温,好在西欧因为有大西洋暖流,气候并不太寒冷,有开设大窗户的条件,到北欧那里就不行了,只能开细长的窗户。另外,荷兰人一般都长得高高大大,他们的门框和室内层高也都要比法国、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高出不少。还有,它的一楼下面有很高的架空层,这一点也跟荷兰民居类似。荷兰属于低地国家,河水经常倒灌,建筑的一层下面往往还有半地下室,储存缆绳等船上使用的物品,有的甚至还开设小型船坞,可直接通往运河,就像我们在电影《阿姆斯特丹的水鬼》中看到的情形一样。不过说到阿姆斯特丹的民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往往还有一个醒目的山面,沿着街道或运河一字排开,色彩鲜艳,观瞻效果很强烈。据此,我推测宝庆路9弄的开发商原来计划在它的前面,即沿着复兴中路再建造一排住宅,那时就会采用这种形式了,只是后来因故没有建成,于是就留下了今天的花园绿地。所以说,基本上宝庆路9弄的建筑属于荷兰城市民居的风格,只是不特别典型。当然,它与荷兰传统的农村住宅有很大的不同,那是一种圆筒形的农舍,带有醒目的风车,屋顶也为圆锥体,我们称之为“磨坊”,是许多荷兰产品的醒目标志。
宝庆路9弄5号花园住宅南立面局部
关于宝庆路9弄房产的开发建造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已经公布其为第五批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情况下,数据档案的完备与准确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建立的档案应包括文物建筑的业主沿革、开发商、建筑设计师、营造厂商、竣工年份等。根据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徐汇区文物部门的调查,宝庆路9弄房产建于1930年,而其他要素均付阙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查到了它原来的地籍号是F.C.Lot11048,即上海法国领事馆登记在册的地产编号,据此编号应该可以查得到道契,那就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了。期望这个地籍号可以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门,找到更多的资料数据,能够为保护提供历史依据,也为喜欢研究历史建筑的朋友提供一条线索。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我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获得的数据,宝庆路9弄5号占地面积有366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假四层。屋面各朝向皆开有棚式老虎窗,檐口装饰有多重水泥线脚。粉刷成淡黄色的水泥砂浆外墙,结合了红砖砌筑的墙角和层间腰线,形成的色彩对比很有艺术表现力。转角处的隅石砌工精细,还有间隔横槽。立面开间多采用红砖平券窗楣,部分门窗则采用弧券楣饰加中央券心石装饰,两者相比显示出了变化。主楼底层是架空的,外观似为红砖砌成的基座,多级台阶导引进入门厅。车库、厨房、配餐等辅助用房均为错层设计,设在地面层,有独立的出入口,并有专用通道连接主层餐厅。室内布局考究,装饰细腻,主要房间皆有宽大的壁炉,并采用方格形木质护墙板,纹饰精致,线脚华丽。现状虽显陈旧,但仍保存得较为完整,可惜房间局部多有改扩建,但尚属可逆。总体印象为不合理的过度使用,急需加强保护力度,因为它代表着上海多元建筑文化中比较稀见的一脉。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