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20-05-26 10:22:31
皮佛华公寓位于复兴西路30弄12号,它不像一街之隔的麦琪公寓那样显山露水,而是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从30弄进去,左手看是普普通通的弄堂房子,前行数十步见到一片绿植,再往前走,近弄底了才得以窥见这幢老派公寓楼的全貌。我想这种风水格局一定非常契合一些有钱但不事张扬的人,喜欢自自在在地住在楼里面当寓公,属大隐隐于市的人。只是不知道能否找得到这样一位想象中的老先生?或者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太太也不错!这些奇奇怪怪的念头萦绕心间,促使我步入复兴西路30弄里,一处旧法租界时代的遗迹、早已铅华洗尽的所在。
皮佛华公寓(贺平摄)
公寓入口处右面墙上约一人多高处镶嵌着一块铭牌,标示着该建筑是上海市徐汇区的文物保护点,英文名称写的是Beverley House,似乎给人有到家了的感觉。这个Beverley和洛杉矶明星云集的比华利山庄(Beverly Hills)仅相差一个字母。看来开发商当初选用这名称的本意是为了将其作为卖点,或许为了避免给人落下攀龙附凤的感觉才加了一个字母“e”。不过Beverley在西方国家里也可用作人名,这么看来业主本人就是Beverley也不无可能。总之,真正的名称由来随着时间的愈发久远、物是人非,可能永远也不会揭晓了。过去的老上海人将其读作“皮佛华”,是有意忽略了“ley”的发音?可见也没有和好莱坞的比华利山庄联系起来的意思,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念的,像阿猫阿狗一样,不过是一个指代词罢了。
来考察一下建筑,资料记载皮佛华公寓建于1924年,如果无误的话,那它就是上海比较早的公寓建筑了。我们知道20世纪20年代前期上海兴建的民居形式仍以石库门里弄为主,公寓还十分鲜见。皮佛华公寓又是那种前面有花园、中间有采光天井的标准英式公寓,容积率是很低的,因而只有在区域地价尚便宜又有追求居住品质需求的情况下,开发商才会有兴趣投资建造这一类的公寓,我想这也许是它被选定为文物保护点的理由吧。
细审皮佛华公寓也确实很有个性。首先与众不同的是,它的入口处并非位于中间,而是在建筑的一侧,虽然占据了一个开间的位置,但并没有气派的门柱、门楣、山花之类的装饰,只有几道线脚和一侧扶栏,一切以简洁、实用为主。入内倒是有宽敞的门厅,地面铺着拼花马赛克,瓷砖护墙。留言框虽然陈旧却依然完整,看得出那是房屋建成时就已有的,邮差送来的信件可放在这儿待领,住户们也可在这里贴条留言。此外,方旋梯、铸铁的扶栏、汰石子踏步、厚实的硬木扶手也都是原装货。内部无论是层高、走廊,还是门窗和居室面积,尺度都很大;楼内红缸砖铺地的走道甚至宽达2米以上,可见建筑师完全是按照欧洲人的体型来设计的。
再来看看楼内单元的居室配置:我发现每一套内的房间数量均不多,原设计也是只有盥洗室没有厨房的,看来早期住户是不用考虑自己做饭的。打开房门便是楼内的廊道,廊道通达性很强,各层均有北向楼道与辅楼相通。辅楼里原来应该有完备的服务设施,如厨房、餐厅、酒吧、洗衣房及服务人员的住处、营业处等。根据看到的这些特征,我初步得出的印象是,皮佛华公寓早前是一幢专供中短期出租用的公寓楼,单身客拎包入住尤其合适。
从现场回到工作室后,我开始上网查阅上海图书馆的老书、老文献,慢慢发现我的判断果真没错。从一份早年住户的名单里可以发现以尊称“Miss”打头的住户很多,那些可全是单身职业女性嘛,她们或者刚从欧洲来到上海,考入了某一家公司、机构什么的,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编织起未来的梦,也慢慢地起步并逐渐融入上海的多元社会中,不过在这里她们仍可以一切按照母国的习惯继续生活。
男住户中有一位叫布朗(H. Brown)的人曾一度引起我的注意。他难道就是那位爱酗酒的疯子建筑师?设计了宫殿般的大理石大厦(今上海市少年宫)和留下了天文数字账单的人?不过最后证实了此布朗并非彼布朗,H. Brown不过是上海英商耶松船厂(Shanghai Dock & Engineering Co.)的一名职员,属上班族,每天要从沪西的住宅赶到位于沪东百老汇路上的老船坞上班。我们不知道这位布朗先生后来在上海发展得怎样,更不知道他终老于何处,假设他曾跟他的儿孙辈说起过自己年轻时在上海的这一段生活经历,相信他们会有兴趣来上海看一看这处已经老去的旧公寓吧。
确实,房屋建成到今年已经九十五年了,居民也不知换了多少茬,更不知道哪年又曾加建过一层,然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身骨却依然硬朗。现建筑占地面积620平方米,高四层,建筑面积1391平方米。据外立面四楼窗户的形制与下面几层明显不同判断,第四层为后来加建的。不过楼内可见敦实的水泥方柱和梯形柱帽足以承重得了加建的楼层。建筑平面略呈长方形,具有不对称的平面和不对称的立面,边上还有条小夹弄作为进出后面辅楼的孔道,因而很难界定它究竟属于哪种建筑风格。南立面一楼门框和二楼窗框上方有横向的齿形线脚,三层挑檐下有水泥浇筑的椽形饰块,外墙面上有模仿石块砌筑的线条和方壁柱,这些是属于西方传统的古典装饰,然而矩形窗框用水泥型塑出来的线条及几何形图案又有点像现代的装饰艺术。网上看到有人把它归类于现代派建筑,可能仅是指它的不对称和采用大尺度钢窗而言,但我觉得这两条特征并不明显。反映在这栋房屋上的建筑师原创设计很少,我高度怀疑它的原型来自伦敦或者纽约,是一种居住形式和生活习惯的拷贝,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刚好体现在这一点上。徐汇区文化局慧眼识珠,2017年4月27日,公布它为徐汇区的文物保护点。
皮佛华公寓外立面(贺平摄)
房屋现为普通民居,总体上来说,旧貌保持得比较好。弄内尚见旧法租界市政留存下的钢筋混凝土“Y”形截面电线杆,这种形制的电线杆在上海已经很难找得到了。以前公共租界的电线杆都是统一的方形截面的花旗松,法租界里形式就比较多样,除了这种“Y”形截面的,还有圆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的混凝土输电线杆。楼前的花园、草坪围合成一处相对封闭、安全的环境可供孩子们嬉戏,楼前左侧是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往复兴西路。不过楼内环境则是普遍的脏、乱、差,门厅里凌乱停放的自行车、走道上胡乱堆放的旧家具……墙上的电表、燃气表排列得还算整齐,数一数住户还真的不少,以文物建筑的要求来衡量,整治刻不容缓。我想徐汇区相关部门可否从保护和利用的目的出发启动“留、改、拆”征收机制,动迁居民后恢复其原来的酒店式公寓的用途,一定会受到来上海短期工作的老外们的欢迎。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