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20-05-26 09:58:06
复兴西路旧名白赛仲路(Route Boissezon),由1914年所填原名“南长浜”的河流的残段而筑,以当时负责填浜筑路的法租界公董局工程师白赛仲的名字命名。复兴西路193号住宅约建于1930年,是一幢独立的花园洋房。在1937年的登记中可知,住户是Mr. & Mrs. E. S. Wilkinson和Miss Mary P. Wilkinson,也就是威尔金逊夫妇和威尔金逊女士,他们应该是一家人。
复兴西路193号威尔金逊住宅
威尔金逊是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是一位老资格的会计师。早年在英国一家颇有规模的会计事务所任职,因为经常接触到上海与英国贸易的会计业务,他对中国、上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好感,尤其是当他知道会计一行越来越被中国市场看重后,遂于1914年来到上海,不久就与自己的同行汤姆森合作创办了汤笙会计事务所(Thomson & Co.)。当时,上海的洋行、公司许多是“有限公司”,必须定期提交财务报告,一旦公司经营出现负债,就会启动“清理”程序。汤笙除了代理一般的财务业务,还代理审计和财务清理业务,逐渐成为上海著名的审计公司。早期,汤笙会计事务所设在九江路2号,20世纪20年代后迁到广东路20号日清大楼内,并先后在中国重要的贸易港汉口、天津、香港、北京等城市设立分部,在英国伦敦设立办事处。事务所增加代理承接海上货运保险、报价、核价,是货主与航运商之间的中介与价格商议方。对航运商来讲,汤笙是代理人,而对货主来讲,有了汤笙的服务,可以省却许多手续和麻烦,还能节省不少开支,所以,汤笙会计事务所的业绩不错。华俄道胜银行是中国与俄国的合资银行,总行设在彼得堡,设在上海外滩15号的分行是在华的总部,“十月革命”后,总行从彼得堡迁到法国巴黎。1926年,华俄道胜银行巴黎总行宣告倒闭,上海分行随即宣告清理,而汤笙就是负责清理的会计事务所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汤笙的实力和影响。
威尔金逊
1920年《上海商业名录》中汤笙洋行相关信息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华俄道胜银行的班底就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其时,威尔金逊正在主持华俄道胜银行的财务清理工作,无形之中与蒋介石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玛丽•威尔金逊是一位医生,追随哥哥来到上海。1927年,在上海的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在西郊罗别根路(今哈密路)创办的“上海疗养院”(Shanghai Sanitarium,医院的院长叫密勒,所以该医院又叫做“密勒医院”,是旧上海最著名的疗养医院。旧址在今上海公安学院,学院还有部分老建筑存在)工作。两年后,复临安息日会又在虹口老靶子路(今武进路171号和183号)建设上海疗养院的市区门诊部,玛丽•威尔金逊又调到那里工作。
20世纪20年代末,威尔金逊购进法租界白赛仲路(今复兴西路193号)土地兴建私宅。住宅占地面积1 35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250平方米,假三层砖木石混合结构,英国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667平方米。
建筑坐北朝南,朝南主立面的三分之二的开间略前出,最西侧的底层设计为外凸的三面有窗的形状,上面设计为阳台,这里是主卧室;中间的底层设计为双连拱券窗,而二层改为平窗;东侧的立面略向后退,设计有月台,月台之后又是三扇连续拱券的落地窗。屋顶设计为多坡红瓦顶,假三层设计为双尖顶,各开一扇屋顶窗(roof window),也就是上海人所说的“老虎窗”。建筑的外墙使用拉毛水泥,与红砖相间,立面造型变化较多,色彩层次较丰富,平添了较好的立体效果。建筑师还有意使北立面山墙的木架外露,这是许多英国式住宅的明显特征。
屋顶的风景(贺平摄)
绿荫下的后院(贺平摄)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成了日本和德国的敌对国,威尔金逊兄妹被日伪政权遣返回英国,住宅被日伪的恒产株式会社接管后变卖。据说,抗战胜利后,威尔金逊曾经重返上海,试图收回住宅的产权,但因产权已经有过几处变更,无果而返。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威尔金逊来上海的记录。
1949年后,复兴西路193号住宅由上海房地产部门接管。1975年,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在这里成立住宅建筑研究所。1988年,改为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今研究院占地面积5 333平方米,建筑面积3 200平方米,原来的威尔金逊住宅只是现在的研究院的一部分。1999年,这里被公布为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名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