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是新一年的开端,因此它是我们中国人每年第一个盛大节庆日。传统上我们将之称为农历新年,俗称为“过年”。过年习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民间传统中,春节年俗承载的意义极大,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的过年习俗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庆贺活动。本文要记载的是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地区在清末民国年间的过年习俗,实际上那时期在现今徐汇区地域内,肇嘉浜以南的本地居民聚居区域内,基本有着同一年俗,只是以龙华年俗尤为特出而已。
清末民国年间龙华老街过年景象
龙华本地居民过年,早在进入腊月后便已开始了,家家户户开始磨米粉、腌鳗鲞、风鸡(即将鸡剖腹去内脏,擦盐,不褪毛,捆成一团,扎紧,吊于屋檐下通风处)、腌咸肉、氽肉皮,等等。还要去镇上老街,甚至老城厢、租界洋街买些糖果糕饼、茶食点心,或给老头买顶新帽子、新鞋袜衣衫,或给儿孙买些新衣帽、小玩具,或给女眷们买点胭脂花粉、梳妆用品等等,这些统称为置办年货。至腊月中旬,家家户户便要开始“掸现尘”,也就是进行一次家里家外的彻底大扫除。除扫地外,还要扫顶棚、家具背后等平时不易清扫的犄角旮旯处,擦拭桌椅板凳、橱柜等家具;要清洗灶台、水缸,在大灶后备足整理成束的烧灶柴禾;还要清扫门外庭院,扫除枯枝败叶等等。大扫除后的第二天,开始洗涤床褥被单和衣服,天气晴好的话家家户户都会大大地晾晒一番。至腊月廿四则家家要开始祭灶,即祭祀灶家老爷。旧时乡民相传这位灶家老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户来察看人们善恶的。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微旨》就有言:“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那位“灶家老爷”,也就是贴在大灶锅台上方烟囱边小龛中那张灶王像,一年烟熏火燎下来,已肮脏不堪,该换张新的了。于是从镇上老街香烛店里买回成套的送接灶物品,包括一对小红烛、一束棒香、用黄纸包着的一包糖慈姑和一包饴糖。祭灶时,在灶台上准备好一盆清水,点燃小红烛和棒香,置两个碗碟盛上糖慈姑和饴糖,然后从小龛中揭下灶王像,在红烛上引燃、烧尽,将纸灰没于清水中,再将盆水泼于屋外院子中,即将灶家老爷送上天去了。由于灶家老爷上天是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人家的善恶言行的,所以要用饴糖粘住他的嘴,并让他满嘴塞上糖慈姑。待玉皇大帝问讯时,他便只能以“是个,是个(慈姑,慈姑)”来应付了。但这两样糖食供品,待送灶仪式过后,实际上甜的都是家中小孩儿的嘴。祭过灶,家里的女眷们便要为整治丰盛的年夜饭而忙碌起来了,比如要切笋丝、做鱼丸肉圆、发鱿鱼和笋干(即将鱼干和笋干浸没于淘米水中泡发)、吊米粉(将磨细后浸于水中的糯米粉用布包裹后,吊起来沥水待干)、蒸米糕等等。待到年卅,过了中午,家中女眷主妇们便着手烹制年夜饭了。龙华地区各家年夜饭当然因口味、喜好不同而各有千秋,但作为本地人,有几样菜肴是必备的:一是要有鱼,而且多为鲤鱼。虽然上海人嫌鲤鱼有土腥气,平时不太爱吃,但因“鲤”谐音于“利”,“鱼”谐音于“余”,所以年夜饭的食材是少不了鲤鱼的。时近年卅,镇上老街鲜鱼行里专有鲤鱼出售。鱼被放在饭碗中,因此头尾上翘成元宝状。商家还在鱼头、鱼尾处罩贴上一小方红纸,取名为“利余(鲤鱼)元宝”。这条鱼煮熟后,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是不能吃光的,以寓意“吃剩有鱼”。在本地方言中,这“剩”音“常”,因此这款菜便讨个“吃常有余”的口彩,表达一种丰裕富足的意愿。另一样必备的菜肴是一碗炒青菜,这不仅是为了荤素菜搭配,而是取意于“亲(青)亲热热”、合家欢聚的意思。新年时节在龙华地区有一种当令蔬菜塌棵菜,有小儿孙的人家年夜饭会备一碗炒塌棵菜,寓意小孩子需“塔(塌)塔长大”。龙华人家年夜饭餐桌上必备的硬菜,是一只大暖锅,里面有鱼(熏鱼)有肉(一般为蹄髈),有鱼丸肉圆,有蛋饺(此谓金元宝),有肉皮(油氽肉皮是龙华特产),还有线粉、蘑菇、鹌鹑蛋等等,龙华人称之为“什锦一品锅”,这是一般龙华人家对传统“一品锅”改良后的简易烹煮法。考究的一品锅是这样烹煮的:在一只大菜盆中,底部垫上冬笋片,将一只割成圆形的蹄髈打上花刀,称为“蹄花”,置于笋片上,再叠上火腿、瘦肉片;然后将开膛洗净的全鸡除去头、脚和内脏,覆扣其上;再将鸡蛋或鹌鹑蛋煮熟去壳,过油成“虎皮蛋”,连同香菇、葱姜等配料塞入全鸡四周的空隙处;最后将菜盆坐入大锅中,盖上不漏气的大盖,隔水旺火焖蒸即成。这原是民间年夜饭餐桌上的一道大菜,没有名目,“一品锅”之名,还是民国年间沪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生品尝这道菜后大加赞赏而加以命名的。吃好年夜饭便要完成祭灶王爷的最后一道仪式,即将送灶时一起请来的新灶王爷像,再贴到大灶锅台上方烟囱旁的小龛里,谓之“接灶”。这张像也是从镇上老街香烛店里请来的,一张16K大小的大红纸,以木刻版黑色印制了一位明朝官制服打扮的老爷坐像,考究点的两旁还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接灶都是家里大人们的事,至于小孩子,吃好年夜饭便去屋前庭院或街巷中放焰火了,什么“铜盆转”(一种在地上旋转的焰火)、“窜天猴”(一种窜飞至上空再绽放的焰火)、“天女散花”(一种立于地上点燃后喷发出彩色火花的焰火)等等,玩得不亦乐乎。
龙华镇上老街的商户店铺,凡雇佣店伙的,习俗上店东与店伙要一起吃餐年夜饭。但吃年夜饭的时间并不在年卅,而是在腊月中旬店铺放年假之时,故有早有晚。外地有习俗,店东要辞退哪一位店伙,则年夜饭桌上的一碗整鸡,鸡头便朝向哪一位。龙华商家没有这一规矩,而是在年夜饭席上给店伙们发利是红包,里面是该腊月的年薪。但若某店伙红包中是双薪,这意味着春节过后,他就不用再来上班了,这额外的一月薪俸,便是一份辞退金。故龙华老街上的店伙,将这份年夜饭桌上的“双薪红包”,习俗上唤之“伤心红包”。
小孩儿年卅夜放焰火玩得累了,便会被家长唤回家睡觉。待孩子入睡了,便有了这卅夜的又一个习俗——给压岁钱。大年卅夜,又被称为“除夕”。有传说那“夕”是个祸害人类的怪物,但它惧怕火光、声响和红色,故人们在这一天要放鞭炮焰火、挂红灯、贴红纸来赶走它。但在龙华地区,依据的是乡塾中老塾师的说法,认为“除”与“阶”“陛”同义,是“台阶”的意思。老塾师引用了《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说法,证明“除”即台阶。台阶是分级的,所谓“拾级而上”,因此“除”作动词用便有“更易”之义,所以“除夕”表示的是“新一年更替旧一年之夜”的意思。至于在新旧更替之际,要防出现的祸害,在龙华地区习俗中,认为是“祟”。这是一个专门在除夕夜来祸害小孩儿的怪物,为保小孩儿平安无虞,所以要“压祟”。在清末民初,家长一般用红绳将铜钱编串成条剑状,放置于小孩儿睡床的枕边、床脚处,习俗称此物为“钱剑”,以为这样便能压制鬼祟,使它不能对小孩儿作恶了。乡塾师每每还引用《国语•周语上》那句“为贽币、瑞节以镇之”的话来论证之。后来因这一习俗活动是在岁末之夜进行的,且“祟”字又较冷僻,便渐渐衍化为“压岁”了。时至民国,铜钱不流通于市,压岁钱遂为纸币,龙华镇上的商铺,在年前都会准备些崭新的小额纸币,以备人们兑换作压岁钱。由此这一习俗的“压祟”、镇压邪魔的意义渐趋淡化。给孩子压岁钱,一为吉利,二为让孩子在新年里有些钱买自己喜欢的吃食和小玩具而已。
除夕一过,龙华人家大多有大年初一去龙华寺烧香祈福的习俗。那时节人们也讲究去烧头香,但并不是半夜十二点钟赶到大庙里去,而是初一清晨,千年古刹晨钟鸣响,庙门大开,人们才进得寺去上香祈福。龙华人初一去龙华寺敬香祈福之外,还多为从寺里请得大德高僧亲笔书写的新春对联和福字斗方,这些都是庙里大和尚新春开笔的作品,当年可没有将这些新春开笔作品印刷个成百上千张派发一通的。除此之外,人们去烧香时,也有请乡塾中的老先生写新春对联的,因为清末龙华的乡塾及后来在民国初年改称的龙华小学校就在龙华寺边的关帝庙里。家中小孩儿初一早晨起床后,吃一碗意味着“高兴团圆”的糖年糕、圆子汤后,便要给家中长辈一一拜年。然后还有一个“开果盘”的习俗活动,堂屋桌上摆设一个圆形或八角形的漆盒,内有多个小格满盛着各种糖果蜜饯等小吃,小孩儿端坐于桌前,郑重地揭开盒盖拈一块糖果蜜饯吃。大人问:“甜不甜,好不好?”孩子回答说“甜,好吃”,以示甜蜜好运的未来在新的一年将随之而来。
龙华商铺里待售的年糕
龙华习俗,大年初一并不出门拜年,而是向家中长辈拜年和祭祀祖先,至初二才互相来往于亲眷、师长、好友家拜年致贺。到初三,出嫁在外的女儿则偕女婿回娘家拜年。互相拜年时,双方都要给对方随之而来的小孩儿以压岁钱。至初四夜晚镇上老街上各商铺要“接财神”,此为“五路财神”,即东路招财神、南路利市神、西路进宝神、北路纳珍神、中路玄坦神。店主在店堂内陈列供品,依次为:第一桌为福桔、蜜桔等果品;第二桌为插冬青柏枝的年糕;第三桌摆鸡、鸭、猪肉等为正席;第四桌放一大盆插有大葱的米饭。堂壁上挂木刻印制的五路财神像,店东带领众伙计向神像焚香膜拜,然后将神像捧至店铺门面火化。仪毕店东、店伙一起享用那第三桌上的酒水菜肴。至初五清晨店铺遂开门营业,第一位登门的顾客,便被称为“活财神”,不管消费多少,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并获得优惠价格。
春节期间龙华寺前除卖香烛的摊位外,最吸引小孩儿光顾的摊位有两处,一处是卖烟花炮竹的,另一处便是卖面具和木制刀枪等玩具的。小孩子玩的木制刀枪、剑锤等玩具,一年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买得到。那些玩具不仅刷有五颜六色的漆,还贴有亮晶晶的小镜片,是男孩子们的最爱。再来说说那画有各种脸谱的假面具。戴面具的习俗起源于古代春秋时期的驱傩仪式,驱傩习俗在龙华早已消亡而不兴了,但面具至宋代成为儿童玩具的习俗却在龙华得到了传承。宋陈元靓著《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便有“……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的记载。龙华地区的儿童将春节里戴着玩耍的假面具唤作“野舞脸”,戴着野舞脸,舞刀弄枪,不仅孩子喜爱,更是增加了新春的节日欢乐气氛。
龙华孩童过年最爱买的玩具刀枪
同样增加龙华新春节日气氛的还有春节里妇女要在头上插戴彩绸制的花饰,特别是初七那一天。这习俗源于正月初七乃人日,是新一年开端时怀念远人的日子。南朝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言:“人日剪采为幡胜。”龙华妇女将做衣服多下来的丝帛绸缎等零料,别出心裁做成各种色彩、花样的花朵来,一则在春节里将自己打扮得更喜庆更漂亮,使节日更添欢庆气氛;二则也展示出自己灵巧的手工技艺。这两者赋予龙华妇女新春头上插戴花饰的习俗以新内涵、新意义。
龙华年俗活动直至元宵遂告一段落。元宵当晚龙华寺前和镇上老街都有灯会,到处张挂各式灯彩,灯火映月,寺内传来暮鼓梵音阵阵,寺前灯火辉映宝塔巍巍,真乃龙华特有之元宵佳景。小孩子则手提兔子灯笼,或牵着兔子灯车,在灯火辉映的老街里奔来跑去,万分高兴。这些灯彩一部分由寺内和尚匠心制作,也有少量人家自制,更多的是镇边一家纸扎店铺制作的,这家铺子专门制作各种竹扎纸糊的冥品,龙华人家称其“巧玲珑”。他家制作的兔子灯特别结实,栩栩如生。兔子灯肚内点上蜡烛,小孩儿或提在手里,或拖在身后,看上去特别好玩,十分神气。正月十五的灯花在月将西斜时,呈一片阑珊。新年过完了,龙华人又将投入生活的奋斗中去了。
(作者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