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是曲戏之魂。梁定东这位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上海滑稽戏编剧,讲述了一个个上海本土故事。观众的笑声,是对他作品的肯定和喜爱。他的作品,起到揭露假恶丑、颂扬真善美的社会效应。
上海滑稽戏编剧梁定东
《古彩戏法》让黄永生一举成名,《球迷》让毛猛达、沈荣海从此叫红,《征婚》将王汝刚的演技充分展示。还可以开列一长串戏单:《滑稽王小毛》《今夜星辰》《红茶坊》《欢乐星期二》《上海阿婆》《戏剧大舞台》《笑林盛典》《精彩老朋友》《噱战上海滩》……这些剧本的编剧都是梁定东。2018年其担当编剧的《石库门的笑声》叫座又叫好,得到演艺界与观众认同,场均票房收入之高为上海滑稽界前所未有。
创作40年,作品千余件,梁定东同时为上海市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原青年滑稽剧团编写剧本,素有“高产作家”和“快枪手”之称。
滑稽明星的幕后推手
梁定东的人生经历也别有“戏味”。母亲是苏州人,他自小常跟随父母去听评弹,“说噱弹唱”表演艺术与曲折抓人的故事情节对梁定东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6岁时,他进入永星肥皂厂(现白猫洗涤剂厂),成为文艺小分队骨干,很快参加了上海轻工业局艺术团,继而奉调徐汇区工人文化宫搞创作,从此与群众文艺结下不解之缘。因所编的上海说唱《古彩戏法》和滑稽戏《财神老爷》走红,他被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引入担任编剧。在1987年“小滑稽迎龙年”汇演中,他参与编写的剧本,使王汝刚、毛猛达等上海滩八个小滑稽名声鹊起。而幕后的梁定东也走红了,开始“触电”,到上海电视台任高级编导。
从文艺爱好者到文艺界横跨曲坛荧屏,包揽说唱、独脚戏、小品及滑稽戏的金牌编剧,梁定东在业内赢得口碑。他多年的合作伙伴、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王汝刚夸赞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待人接物,常带笑颜;才思敏捷,勤于笔耕,一身滑稽细胞,天生笑的使者,乃奇人也!”
王汝刚口中的“奇”,第一奇在“妙”:剧本构思之巧、笔端之妙,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在圈内名列前茅。有时领导怕他太辛苦,传下话来:这次换一个人写吧。但最后审核时,往往还是请阿梁来操笔。
梁定东回忆编剧时光:一部好的滑稽戏,决非单靠演员在台上耍耍嘴皮子,再加点搞笑的噱头、夸张的动作;必须要靠喜剧情节、幽默语言、人物性格来深化主题。笑是一种手段,要通过笑来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展现人间万象,用智慧来传递笑声,使观众笑得有回味。
第二奇是“出新”。“梁定东至今单身,是个钻石王老五,上下班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王汝刚说。奇怪的是,作品中描写的婚姻恋爱、情感家庭,都写得有血有肉,他的灵感哪里来的?
在编剧行内流行着“一台电视一张报,一上网络全知晓,深入生活最重要”。梁定东平时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注重采访积累。婚姻主题作品是他的创作强项,昔日独脚戏《征婚》,获全国曲艺小品大赛金奖榜首。2017年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深受滑稽界前辈童双春、李青等赞赏,获上海市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奖。在该戏创作过程中,为了获取灵感,梁定东到婚介所体验生活,还到人民公园、虹口公园等相亲角蹲点;到相亲角的属地派出所,向民警了解相亲纠纷。从平凡处发现不平凡事,再予以艺术加工和提炼,剧本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了。
梁定东的知名度使他“文债”高筑。据他的好友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葛明铭介绍:他往往七八篇腹稿同时在脑子里走马灯似地转,白天写,晚上写,旧债刚清,新债又添,不论是二三十万字的滑稽戏剧本还是总共四句、八句的唱词,他都有求必应,不为稿费,只为顾及情面。
海派情景剧由他创新编排
众所周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海派情景剧发展的契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上海经济腾飞,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本土文化市场兴旺,一系列本土曲艺节目应运而生,且大受欢迎。上海最早出现在荧屏上的海派情景剧是《老娘舅》,继而亮相的《红茶坊》《开心公寓》《噱占上海滩》,引发一系列收视热潮,这些剧本大多由梁定东操刀或是参与撰写。
1995年,上海电视台创建了沪语情景剧《百家心•老娘舅系列》,梁定东是这部经典佳作的最初编剧之一。该剧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在石库门实地拍摄,收视率最高时突破23%,被业内称为“海派”室内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
1999年,梁定东构思了《红茶坊》的框架,因为他关注到改革开放后,街边茶坊如雨后春笋般开了出来。南方盛行绿茶,上海人本没有喝红茶的习惯,但手中有闲钱,乘休闲的时候和朋友聚会,或者与佳人约会——红茶坊成了那个年代都市繁华的夜色中人们的聚会场所。红茶坊也是个小社会,借这个小社会影射上海发展的巨大变化,宣扬正义和善良,在轻松和幽默之间,寓教于乐,让观众很有亲切感。
梁定东担纲制片人,精心设计《红茶坊》里精明善变的王老板、厚道豪爽的大卫、时尚新潮的娇娇、朴实憨厚的水香和天真善良的小兰五个主要人物形象,对应了诸多社会上的普通人物。各种矛盾冲突使剧情精彩迭出,内容多变不重样,收视率屡创新高。其中,《大卫当爹》桥段获得了全国优秀栏目二等奖。剧中主要演员王汝刚、龚仁龙、许榕真、吴爱艺、徐英等因此备受观众喜爱。
梁定东(左三)与《红茶坊》主要演员合影
《红茶坊》连续剧是边播边写的,每周播出一次。梁定东介绍,从剧本创作、磨戏、拍摄到播出,时间紧凑,几乎是拍摄、播出全年无休。快枪手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才思泉涌,最快时一晚上就能创作出一台剧本。他笔下的故事情节全部取材于街巷里弄,一些台词也根据演员的个人特色量身定做。
“红茶坊里茶一杯,茶呀么茶一杯。交友会客、谈情说爱、打牌扎棋休闲发呆。清茶一壶精神爽,良言几句胸怀开。此地也是个小社会,小社会呀,有空请到茶坊来。”而今再论及《红茶坊》,这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依然被许多观众称道。
精心打造主旋律作品
带有主旋律的定向戏要叫座叫好,其创作可谓煞费苦心。而梁定东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一批创作主旋律定向戏获得较高荣誉者。
1987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开播《滑稽王小毛》,梁定东是主要编剧,其弘扬孝道的作品《中奖之谜》荣获全国戏曲广播节目评比一等奖,《男子汉》获得全国计划生育汇演一等奖。之后他创作反映交通安全的《马路天使》、宣传食品安全的《食全食美》及颂扬先进人物的《老来得子》、宣传反腐倡廉的《今夜困不着》等滑稽戏,亦屡屡获奖。他编写的独脚戏《爱心》获曲艺牡丹奖,相声《安德鲁》获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银奖。他本人还荣获全国突出贡献曲艺家及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梁定东荣获“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
2018年,一场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上演,让观众爆发出700多次开怀大笑,这是业内少有的盛况。到目前为止《石库门的笑声》已演40余场,观众逾4万,每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这部宣扬主旋律的作品为何广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它有接地气的平民视角。台上演员展开了“我和我的祖国”的讲述主线,展现40年来的历史变化,抒发人生感慨,引发许多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主题“高、大、上”,但处理不好,也极易滑向“假、大、空”。但该剧反映了千百万市民的切身体会,以最有情感记忆的石库门弄堂为切入点,贴近人们常见的衣、食、住、行等民生话题,时而娓娓道来,时而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笑率”极高。在满堂笑声中,上海改革开放后的巨变,包括当下流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支付新平台等热点,也被一一融入。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涉及上海文化、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购物“四大品牌”,彰显沪语艺术魅力,映衬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作为上海文化的典型代表,《石库门的笑声》承载了对上海文化的思考,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轨。在专题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认为,《石库门的笑声》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将上海独有的“石库门”以及“独脚戏”两个最鲜明的上海特征放在一起,完美地诠释了上海的文化符号,打造出了属于海派文化的特色。上海市剧协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它成功的原因是较深地接近现实生活,所表现的皆是日常生活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以上海这几十年来的社会变化为基本内涵,从内容到表演形式上给人以崭新的面貌。
慢工出细活,精品需锻造。为了设计好这台戏,梁定东准备了三个月,邀请专家评判加工,和演员反复磨戏,几易其稿才最终将剧本确定下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衣食住行最为直观。为了使两位舞台演员的形象更为立体饱满,梁定东聚焦上海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窗口服务、逆反心态等,善意讽刺,热情歌颂,褒贬分明。
从2006年退休至今,梁定东继续为弘扬上海本土文化而努力。当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为其出版了由姜昆题词的《笑果累累——梁定东曲艺作品集》,他还为普及少儿曲艺编写了《独脚戏入门》。梁定东的座右铭是一生为人们送欢笑,目前他最希望的是能够培养年轻编剧,让他们快快成长。他对年轻编剧的寄语是:沉下心来多接地气,从街边里弄的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处,创作更多反应上海本土文化的佳作。
(作者系《上海外滩》杂志社记者)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