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路1195号现在是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这处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古老校园里,除了近年新修的一栋六层教学楼外,大致上还保存着一个多世纪前建成时的格局。百余年来它虽然曾接纳过多所院校的入驻,但仍有许多人只称它为“老同济”。
同济大学创办于1907年,创办时的校名是“同济德文医工学堂”。那是早在1899年,由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和福沙伯(Von Schab)两位医师创立的上海德国医生协会就在上海白克路(今凤阳路)上开设了一所医院,取名为“同济医院”的缘故。关于“同济”一词的由来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Deutsche Hospital(德国医院)的沪语音译;另一说是因为医院收治病人不问贫富,有同舟共济之意,故名同济。我觉得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关键是这个名称取得很好。行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悬壶济世”,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所以这个“济”字是必须的;至于那个“同”字,或许真的是Deutsche(德意志)开头音节的谐音也未必。史料记载说同济医院最初开办时仅有两间瓦楞铁皮搭成的房子,由于宝隆医生的医术精湛,很快便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好人,许多人也就资助医院,向他捐款,于是同济医院又盖起了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一楼用作门诊部,二楼是有12张床位的住院部。医院的这幢楼房一直使用到了1920年才告拆除,在原址上新建了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医院大楼,也就是后来长征医院的前身,这暂且不表。
草创时的同济德文医学堂
到了1906年,宝隆和福沙伯医生的事业已做得风生水起。时任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曾力劝他们创办一所德语医学堂,一来可以使事业后继有人,二来亦可光大德医,因为当时的德国医学,尤其是外科方面已处于欧洲领先水平。对这建议,宝隆他们当然身体力行。转眼到了1907年初,宝隆医生用柏林德亚协会资助的一笔钱购入了医院对面原李鸿章的产业,即白克路23、24、25号共三栋西式楼房,兴办了专门招收华人子弟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他将东面的一栋楼房用作德语学堂及教授办公室,中间一栋是医学堂,西面一栋用作图书馆、阅览室及对外接待室。我曾读到早期的校史记载中说,图书馆里有德国医生画的人体解剖图,当时全世界只有柏林和上海有这种挂图。这三栋楼房现在只存一栋,仍为长征医院在使用,此亦暂且不表。
草创了同济德文医学堂后,宝隆和福沙伯并不满意。他们觉得对于一所现代学校来说,校园实在过于窄小,没有操场不说,房间也太暗,不适合做教室,于是又寻觅到了今复兴中路1195号这块土地,计有12亩,当时尚属于华界的法华乡,且无道路可通。所幸得到了江海关的大力支持,拨款修筑了一条石子路供学校出入;南京两江总督院又选派了陆军小学和陆师学堂的18名学子来学。于是在1908年新校园里的第一栋宿舍楼建成后,德语预备班就率先入驻了,学生们有了出操及课余活动的场地。不料1909年宝隆医生在救治一位病人时因感染致命细菌去世,幸好福沙伯及时回到上海,义不容辞地竭力维持校务,才使得这所新生的医学堂渡过了难关。两年后的1911年,学校共有学生73人,其中德文科48人,医学预科22人,医学正科3人。同年9月,山东巡抚院又保送来学生7人入学。
再来聊一聊同济工科的由来。大约最迟不晚于20世纪初,随着德国工业的崛起,各类标有Made in Germany的工业制成品已经闻名于中国沿海沿江的各大城市,其品质上乘、扎实耐用的特性受到了中国用户的热烈欢迎。为了更好地占领中国市场,输出更多的德国制造,1910年德国工业及银行界人士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发起成立了“中国德文工业学校筹备会”组织,募得了75万马克,于是他们计划用这笔钱在青岛和上海各设立一所按照德国制度建立的工业学校以培养人才。1911年,科隆皇家机械学院教授贝伦子(Berrens)受德国商业部的委托前来上海落实办校事宜。一行人经过全面考察之后,以德国人的务实态度,商定不再另起炉灶,采取与原有同济医学堂合并的方式组建一所新的学校,注入工科内容的课程,仍以同济冠名,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学校招收接受过初等教育、年满十四周岁的华人子弟,仍以德语为预备班,待学生语言课程考试合格后,再根据个人志愿升入医学堂或工学堂继续学习。贝伦子出任工学堂院长;福沙伯仍负责医学堂事务,兼授卫生学、药物学、内科学三门课程,校园面积也扩展至21亩。在办学宗旨方面,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是最早实行德意志制造联盟理念的现代学校,这同后来蜚声世界的德国包豪斯学校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譬如重视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有徒工学校、校办实习工场,自行发电供校园内使用等。这一切也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民智渐开、新教育观和新实践观的流行不谋而合,因此愈益受到中国官方的支持,渐次发展成为一所与传统大学完全不同的新型大学。
大学的校舍是在数年之中陆续建造起来的。前面说到的一号宿舍楼建于1908年,是校园里最老的建筑;基础理论课教学楼和德语教学楼建造于1910年;从1912年到1914年,机电楼、后勤楼、教学大楼、健身房以及第二、第三宿舍楼相继建成,至1914年校园面积达到47.5亩。1916年由贝润生、周宗良、邱渭清捐款建造的第四宿舍楼也随之完工。整座校园的构思和布局均以普鲁士皇家机械学院的设计方案为蓝图,建筑师卡尔•培迪克(Carl Baedecker)负责具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校园落成时上海《德文新报》曾专门发表过文章描述这座同济校园的建筑群体:“步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工程技术学院雄伟的教学大楼,在教学楼对面是机电楼,楼内设有各种实验室、电机房、学生实习车间、铸造车间、锻工场和木工厂房;走过位于校门两侧的教学楼和机电楼便是设有教师阅览室的语言学校和两座在同济德文医学堂创办初期建造的学生宿舍。在整个建筑群的中间是一栋造型典雅的楼房,其两边分别写着‘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字样。在校区南端,坐落着宽敞的健身房和在所有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新宿舍楼,这栋宿舍楼可以容纳下两百名住宿学生。这些新造的楼房均为红瓦和红砖砌筑,与其周围绿色的草坪形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工程技术学院采用包豪斯的教学体制,学制为八年,前四年学习德语,后四年进入工程技术学院学习专业课程。1915年秋季学期有122名学生在语言学校就读,78名学生在工程技术学院就读;医学院学生中有162人在学语言,77人在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或临床实习。为了培养合格钳工和装配工,这一年学校还办了一所可以招收20名学员的徒工学校;此外还有一所培训工段长和车间主任的学校,学制为四年。
然而这所1914年6月才全部落成的大学只开了不到三年便横生变故,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5月法租界巡捕房查封了校园,随之又遭到了被没收的噩运。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校园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嗣后学校历经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中法国立工学院、中法大学、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上海机械制造学校等历史时期。1983年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再次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为一所机械工业部直属的专科院校。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同属机械工业部的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学,当时设有14个学院、3个部、26个研究所,原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校园遂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今天步入校园,你仍能发现那些红瓦屋顶上的盔形老虎窗,它代表了建筑的德国血统。
今日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时期的校园总平面图:
校园平面图
1教学楼,2语言学校,3机械实验室,4实习车间,5医学基础知识教学楼,6第一学生宿舍,7第二学生宿舍,8第三学生宿舍,9健身房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