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应了“养在深闺人未识”那句话,复兴中路1261号的红楼,位于位育初级中学校园内,是学校的一座行政办公楼,和学校一幢幢外立面都是红墙的教学楼相比,乍看真是没有什么两样,可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红楼更加端庄、更加古朴,外形也更加像一幢花园式住宅楼。——这是一幢距今近百年的历史文物,其历史、外形还有内部构造确实和其他的外立面都是红色的楼很不一样。
复兴中路1261号位育初级中学红楼(贺平摄)
红楼是一幢法式花园住宅,原来只是一幢住宅建筑。根据现存的资料显示,这幢楼是由F. E. MILNE. L. R. I. B. A于1926年设计,1927年竣工。这幢法式花园住宅当时的门牌号是拉都路250号。拉都路筑于1918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用了一位法国邮船公司的职员名字来命名,即现在的襄阳南路。1927年的拉都路应该是在当时上海的近郊,就是到了1935年,拉都路的周边都还有不少菜地。1935年1月2日萧红和萧军在拉都路283号住了一个多月后,后来搬到了拉都路411号,萧军给鲁迅的信中说了自己最新住处的景观,即一片青绿菜地,南面尽头还有一条臭水沟(即肇嘉浜),鲁迅还在1935年1月4日的回信中说:“有大草地可看,在上海要算新年幸福——”
红楼这栋法式花园住宅建成后,主要是供美国的侨民居住。这一带有美童公学,还有教堂,是很适合那些美国侨民居住的,甚至可以说是美国侨民的学区房。看早年留下来的两张珍贵的图片,一张是美国侨民一家站在红楼的南面台阶上的合影(住宅的南面是这幢花园住宅自带的草地),另一张就是红楼北面的一片大草地的图片。因为是清水红砖建筑,非常醒目,大家就称这幢建筑为红楼。新中国成立后,这幢建筑的命运一波三折,最后是完整地划归给位育中学。因为位育初级中学的门牌号是复兴中路1261号,红楼也就从拉都路“改嫁”到了复兴中路。
红楼的过去和拉都路是连在一起的。早年拉都路上的这幢红楼可以说是建筑恢宏,西式风格明显。这幢三层四坡顶和红色砖墙的花园住宅,设计吸收了西方传统中的显现气派的建筑元素。从南面看,这幢建筑以一个气派的入室台阶为中心,将整幢楼分成东西对称的两个部分;从北面看,入口大台阶上是中央拱形的雨棚。本来楼是两层的,底层是储藏等空间,一楼是正规的住处,二楼是书房等,现在一般都把底楼叫一层,这样这个房子就变成了三层的小楼了。
红楼北立面(贺平摄)
红楼阳台(贺平摄)
红楼屋顶(贺平摄)
拉都路即今天的襄阳南路,是一条有故事的马路,除了250号的红楼,还有254号的培尔公寓即今天的襄阳公寓。1936年,在上海多处住过的巴金迁住到了拉都路306弄敦和里21号。襄阳南路的311号,不少人都传言说是蒋介石的住处,甚至直接说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的婚房,不过却没有找到历史依据。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当时轰动大上海,但结婚当晚,“在200名卫兵的保护下,乘专列火车到浙江莫干山旅游胜地,开始他们的蜜月生活。然而蒋、宋的蜜月没有度成,列车到达杭州,就在张静江为他们举行的迎风洗尘宴会过后,蒋介石就收到了一份密电,他和张静江经过简短的密商遂赶回他们在杭州下榻处澄庐”(方永刚:《蒋介石传:从溪口到慈湖》,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下野的蒋介石又被召回重掌大权了。所以说,传言311号是蒋、宋的婚房,似乎没有根据。不远处的徐汇区东平路9号,应该是蒋介石在上海的一处寓所。
襄阳南路(旧称拉都路)351号现在是萧军、萧红旧居,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曾提到拉都路: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希奇。
丁言昭在《萧红在上海事迹考》中,考证了萧红、萧军夫妇在上海襄阳南路住过的三个地方,分别是283号、411弄福显坊22号和351号。现在挂牌萧军萧红故居的是351号,就是他们1935年3月初搬过去的在拉都路上的最后一个住处。
如果没有拉都路(今襄阳南路),就没有红楼昔日的地段概念以及红楼的过去;如果没有位育中学,就没有红楼的现在和未来。
位育中学是上海市的老牌私立中学,说起这所中学就不得不说两个人,一位是穆藕初,还有一位是李楚材。没有穆藕初,就没有民办的位育小学和位育中学。穆藕初颇具远见卓识,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位育小学。1949年后,位育中学在原来的校址上实在腾挪不开,于是校长李楚材等决定将位育中学从位育小学中搬出来,搬到了现在的复兴中路上。
穆藕初,名湘玥,江苏苏州东山人。1876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位近现代具有传奇色彩的工商界巨子,创办了厚生纱厂、豫丰纱厂等,被誉为“棉纱大王”。童年时家道中落,早年坎坷,十七岁丧父,但其立志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他英文很好,二十八岁就翻译英文著作,曾任龙门师范学校英文教员,也曾担任过江苏省铁路公司警察长。三十四岁时自费去美国学习农学,获得硕士学位。五年后开始创办纱厂,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值得一说的是,穆藕初在美国学习期间,亲自拜访了科学管理法创始人泰罗(又有译作泰勒•戴乐尔),并把泰罗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1916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侵略者突然发起了对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攻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直到3月3日签署停战协议,“一•二八”淞沪抗战才结束。当时穆藕初参与了“上海地方维持会”,并出任该会的交通委员会主席,慰问第十九路军。
淞沪抗战后,很多实业家都痛感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亟需真正有现代思想的教育。早在1917年6月15日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时,穆藕初和黄炎培、蔡元培、伍廷芳、梁启超等四十八人在成立宣言上签名。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解决了当时读书人的出路问题,真正实现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一•二八”事变又进一步刺激了这位实业家,他感觉到当时的中小学教育办了很多,也办了很多年,但没有真正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国家依然还是贫穷落后。有感于此,他和一批有志于办学的实业家组成董事会,创办了民办位育小学。
现在的徐汇区向阳小学前身是位育小学,成立于1932年,最早的校区也不在这里。1932年初,实业家穆藕初牵头组成位育小学校董会,董事长是穆藕初,董事都是当时经济界人士和社会文化名人,有潘序伦、王志莘、黄炎培、吴湖帆等一时名流。1932年7月,穆藕初在一封致上海市教育局的信中说:“湘玥以上海号称文化发达之区,学校林立,弦歌比户。但除钧局直属之小学外,欲求一适中绳墨,切合原理,而又不背时代潮流者,实不多得。湘玥窃不自量,爰集教育、实业两界同志若干人,集资创一小学,定名‘位育’。规模不求其大而设备不能不全,课程不务其多而教学必求切实。兹拟订校董会章程连同表式一份,遵章呈请钧局鉴核,准予设立。”学校董事会聘请了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担任校长,《章程》明确提出教育目标:“尊重儿童个性,满足生活需求,锻炼健康体格,激发爱国思想,助长创造精神,培养治事才能,提高作业兴趣,指导休闲活动。”开始几年位育小学都是租赁校舍,随着人员越来越多,学校名气越来越大,固定校舍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在穆藕初的努力下,1936年学校在拉都路388号购买了五亩地,建起了位育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向阳小学。
抗战期间,日军占领了上海,上海本市的一些中学或者搬迁或者停办,位育小学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地方没有了,许多家长都希望位育小学能自己办中学,以便学生能继续接受教育。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1943年春,穆藕初特意请陶行知的学生李楚材从大后方来到上海,与位育小学在沪校董一起筹备位育中学。同年6月12日,在沪校董一致议决,聘请李楚材为校长,全权筹建中学部。位育中学的校舍也在位育小学校内,整个学校由同一校董会主持校务,其中李楚材校长负责位育中学的事务,学校对外名称是位育中小学。解放初期,李楚材校长等开始筹划在复兴中路购买地基,建设校舍,计划把位育中学从位育中小学搬出来。一直到1952年,位育中学才逐渐从位育中小学搬离,中间边建边搬,直到1956年中学部分才完全搬到了现在位育初级中学的校址办公。——这时候红楼开始和位育中学发生关系了。
新中国成立后,红楼的一部分被政府机关征用,一部分被无房居民使用。最初红楼的楼上是上海市常熟区(1956年与徐汇区合并)复兴中路派出所办公场所,底层周边加建围墙,作为居民住宅使用。位育中学出资购买了位于红楼北面的草地,盖成了教学楼,使得红楼原先宽敞的格局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最初时的气派了。红楼北面是学校,为扩大使用面积,位育中学又购买了红楼楼上三层,复兴中路派出所迁出红楼,这样,红楼就开始成了私立位育中学的办公场所,但底楼还是居民使用,南侧红楼自带的大面积草坪也彻底消失了。
私立位育中学搬到复兴中路校区后,1956年正好赶上公私合营,位育中学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了一所公立学校,更名为第五十一中学。五十一中由于学校教学成绩卓著,先后被评为区、市和全国先进单位。1987年,学校又由第五十一中学更名为位育中学。但红楼还是上面三层由学校使用,底层由居民使用。
1998年位育中学初高中脱钩,位育中学南迁到了徐汇区的华泾地区,复兴中路校址上只有位育初级中学。2000年,徐汇区教育局出资安置了红楼底层的居民,把红楼完整地交付给了位育初级中学,这样红楼才成了位育初级中学的一部分。由于位育初级中学的校门是在复兴中路上,而红楼在学校的南面,靠近永康路这边,如果不是深入校园,一般人还是很少有机会见到这幢饱含历史沧桑的老建筑。
没有了宽阔草地作为花园的红楼,剩下的就是一幢花园式住宅建筑。早年的底层是佣人住处和车库,后被被改建成了居民住宅,直到完全收归位育初级中学管理后才逐渐恢复原貌,但原来的起居室、厨房、餐厅、画室和办公室,今天都被派作他用,或者是会议室,或者是办公室,还有朝南的外立面。查看20世纪30—40年代的图片,清晰地显示二层东南侧和西南侧一直为单层,是两个较大的露台,而现在露台抬高了一层,据说是2000年前后,维修这幢红楼时在二层东南和西南侧均加建了一层。红楼虽没有了旧日的气派,但不论怎么说,它至少也是一位早年饱受摧残至今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这幢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历经岁月坎坷,今天还矗立在那里,看它的外部,清水红砖,依然笔挺,看它的内饰和细部,无论是楼梯还是楼梯扶手,无论是护墙板还是踢脚板,无论是木地板还是特色天花板,甚至是二三层房间里的壁炉,都告诉我们它曾经有着不一般的经历,至今都还在发挥着功用,这已经让我们见证到红楼这一建筑的奇迹了。
红楼内部楼梯(贺平摄)
红楼内景(贺平摄)
(作者系华文出版社总编辑)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