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博物馆,于船帆间一览千年;有一座百年建筑,矗立起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的文化新地标。这个地方,就是国内高校最早的航运类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这幢中西合璧、精致典雅、青砖红廊的二层小楼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多年来一直作为学生宿舍、院系办公楼在使用。2003年,它与一位航运巨子的梦想不期而遇。从牌匾上的红纱被掀开的那一刻起,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和无限回眸。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外景
一、“新中院”的前世
新中院建于1910年,早期西式建筑的“康白渡式”(Compradoric style)风格。小楼高两层,建筑面积1 250平方米,口字形平面,青砖墙面,红砖腰线,外围有贯通四周的走廊。内设楼梯,中间设有天井,高挑轩敞,斜顶是通透的玻璃棚,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这种建筑样式是典型的热带地区的建筑,当时沪上有很多领事馆、洋行、办公楼、学校,甚至私人住宅都采用了这种建筑模式,但是由于上海的气候条件与热带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形式的建筑到后来便很少采用了。
这幢小楼是校内第一幢独立的学生宿舍。因建成后首先安排中学生住宿,故名新中院。中学脱离交大后,新中院成为大学低年级学生宿舍。院内共有20来间狭窄的房间,每间住4至6人,大约可容纳百人。因新中院毗邻护校河,比较潮湿,夏天多蚊,学生们不堪其扰。但新中院四周的回廊式建筑结构,再加上透明的玻璃天棚,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满足了日照、通风等功能上的要求,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学习生活交流。
当时,新中院内没有洗手间等卫生设备,只在天井内设有洗漱用的公用水斗,学生们一早起来,就在此素面相对,带着牙膏、肥皂沫星子聊天说笑。天井其实就是一个室内运动场,到了午后,天井就喧闹起来了,玩篮球、足球的都有。有的爱运动的学生早晨趁着上课前的空隙还不忘拍几下球或踢两脚球。另外,在二楼还辟出一间活动室,可以下棋、打乒乓球。天真烂漫、怀揣梦想的年代,大男孩们在此学习、玩乐两不误,甚至有同学后来迁到住宿条件可与宾馆相媲美的执信西斋时,仍怀念在新中院度过的一呼百应、其乐融融、有如大家庭的日子。曾住宿于此的一位校友就曾回忆道:“它(新中院)有一点好处,这就是呼望相应,很像一个大家庭;比之中院不相闻问,优胜多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交大徐汇校园被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占领,交大所有的学生宿舍,诸如新中院、执信西斋等都被日本兵霸占住满了,留下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交大总校渝校的师生复员回沪,和迁至租界的沪校师生在徐家汇大本营汇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中院不再作为宿舍使用,而是改作院系办公用房。为了适应新功能的需求,对建筑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造。其中天井内楼梯及玻璃天顶被拆除,这样保证了天井的完整性,又提高了天井的使用面积及采光效能,优化了建筑内部工作环境。原有的楼梯改为外挂建筑两端,贴墙面而建,如此一来,有利于分流工作人员,不至于影响底层工作人员办公。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办公室的需要,把建筑西面走廊部分封闭起来作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办公室。虽历经磨难,但建筑总体风格和空间形态还是保护得很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新中院除建国初期作为办公用房进行过改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改建和整修纪录,故它相对其他同时期建筑要陈旧。同时由于该建筑一直以来作为院系办公用房,功能相对比较次要,而且在此办公的院系不固定,经常改变,办公人员建筑保护意识不强,再加上此建筑系砖木结构,常年缺乏维修加固,早已破败不堪。鉴于此种情状,新中院的办公人员不得不全部迁出,整修势在必行。
二、航运巨子与交大小楼的“渊源”
董浩云先生原籍浙江定海,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在上海出生的董浩云在儿童时代就爱上了船只与海洋。青年时代的他以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作为学习的榜样,曾亲眼目睹西方各国船只在中国内河及沿海四处横行霸道,“大好锦绣山河,几无一片净土”,从此他便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强大兴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在日记中经常写着,他所从事的一切事业,要“为国人争光”“为世界航运史添上新的一页”,更“愿为国人航运史开一纪元”。他16岁步入社会从事的就是航运工作,从此便与远洋航运结下了不解之缘。24岁时,董浩云成立了自己的船务公司——中国航运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以香港为基地,积极向海外发展,事业遍及世界各地;他与时俱进,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终于建立起一个拥有各类巨轮100余艘、载重量超过1 100万吨的庞大航运王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世界船王,被誉为“现代郑和”。
他一生热心于教育,早年就曾对交通大学有颇多捐输,包括捐建了至今仍矗立在徐汇校园的文治堂,还为交通大学美国校友会捐款设立了“董浩云讲座”。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他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而独特的想法——创办一所海上大学,让过去用于满足人民消费需要而运送货物的远洋巨轮开拓出新的使命,即开办学校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要。他认为,没有什么比远洋巨轮更能广泛地接触世界,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了。于是,1970年9月,他斥巨资购买了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皇”号,用于创办举世无双的海上大学。
然而,就在这艘巨轮改装工程即将完工之时,一场大火将“伊丽莎白女皇”号化为灰烬。董浩云为此痛心不已。然而,巨大的打击并没有改变董浩云的办学计划,他又购买了一艘较小的邮轮“大西洋”号,改装后命名为“宇宙学府”号,用于创办海上大学。海上大学聘请数十名著名教授授课,一年两期,每期招收正在肄业的大学生五百名,登船环绕地球航行一周,一边学习,一边考察,整个世界成为海上大学的实践基地。如此,学生可以学到任何学校和任何课程都学不到的丰富知识。
董浩云还特地成立了“董氏航海基金会”,以资助海上大学。为了使得亚洲和南美等若干经济落后国家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海上大学的学习,“董氏基金会”拨出专款,指定由香港、台湾、菲律宾、印尼、日本、泰国、新加坡、巴西等国著名大学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再经过甄选委员会评定,择优授予奖学金。在学期交替的空闲时段,很多国际教育方面的会议借用“宇宙学府”号举行有关国际教育方面的会议。由此可见,海上大学的创办无疑是一种开创性教育的尝试,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无愧为划时代的大胆举措。
1982年,董浩云因突发心脏病,在香港逝世,享年70岁。
中国远洋航运先驱董浩云逝世之后,其长女董建平一次在整理父亲日记时,发现他生前有创办一个航运博物馆的愿望和打算。她还从日记中找到父亲生前结交的30多位交大人的名字,如顾毓琇、王安、赵锡成、卢燕等,发现一生爱船的父亲与交大如此有缘,于是便有了在上海交大设立航运博物馆,一圆父亲心愿的设想。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早年便有意建立一个船舶楼展室,而建立航运专业博物馆也正符合交大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长远规划。为了将董浩云一生的事迹以及他的追求与奋斗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董浩云先生的子女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因此,当董浩云先生的子女向交大提出建设一个航运陈列室时,立刻得到交大的高度赞同和大力支持。2002年董氏慈善基金会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全力支持下,邀请香港著名建筑师设计,将交通大学一座古老的学生宿舍,即新中院翻修一新。2003年1月,第一所中国现代航运博物馆由此诞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翻修后的新中院中庭
三、航运与艺术交相辉映,打造文化新地标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展厅面积600平方米,藏品1 100余件。这里有中国古代原始渡水工具——台湾竹筏,同时陈列着创造了中国千古史诗绝唱的“郑和宝船”,和再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昔日繁盛的清代五桅沙船。二楼展厅,陈列着董浩云先生一生创造的伟大壮举:由英国皇太后主持下水的“伊丽莎白”号邮轮模型,承载着他生前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忱;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巨人”号船模,寄托了华夏儿女振兴民族航运事业的伟大决心;还有那一张张泛黄、饱含历史记忆的图文资料等,都向参观者倾心讲述了董浩云一生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成就,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航运文化,推动着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在国际化的海域中破浪前行。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内展示的“伊丽莎白”号邮轮模型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馆内展品福船、广船
开馆15年以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馆理念,充分利用已有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办馆空间,举办了许多跨界别、有影响的展览教育活动,涵盖了航运、校史、科技、书画、传统文化、西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手札等不同领域,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如关于航运主题的活动,2006年举办了“‘中瑞关系史’及‘哥德堡’号上的水手生活”讲座;2018年举办了“不忘初心 扬帆起航——中外古代经典帆船模型展”特色展;2019年航运馆与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溯源•启航——‘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等等。以艺术类为主题的展览,如2006年举行了“荷兰艺术远航中国——荷兰当代海事艺术精品展”,展出水彩画、油画、刻板画等艺术品;与上海大学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皇冠上的宝石——波兰招贴艺术展”,波兰驻沪总领事彼得•诺沃特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此外,艺术类活动不断涌现,异彩纷呈。如2006年3月“海洋之歌”音乐会在航运馆上演,来自北爱尔兰的歌手Paul Curran和Allan Cowell演唱了14首各国船歌和海之曲;2007年美国驻沪领事馆在馆里举办了爵士音乐会,美国爵士音乐家与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到场演奏;2018年举行“向海而生 成就不凡——2018年中国首届帆船公开赛新闻发布会”,会上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作为赛事航海文化支持单位,与赛事方签订合作协议,助力赛事打造全民体育的盛会;2019年国庆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举办“扇艺之美——扇文化艺术及书画名家作品展”,启幕之日,更是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前来参观,场面火爆。
另外,精彩的学术活动也有呈现。2006年,英国伯明翰IKON美术馆负责人——乔纳森•沃特金斯(Jonathan Watkins)先生在馆开设“博物馆经营与管理”讲座;2007年“纪念董浩云先生诞辰95周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上海市市长韩正发来贺信,时任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海内外的董浩云先生家属及生前好友、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本市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与会者深情追忆董浩云先生伟大的传奇人生、勇于开拓的爱国精神及令人敬仰的高尚品格。
与此同时,航运馆的参观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1—2015年馆担任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常委,2012年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2019年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与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等等。16年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自始至终秉承着文博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原则,成为大众获取丰厚滋养的生动课堂。
根据上海交大“文化引领”战略,以及“双一流”建设对文博工作的日渐重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魅力的场馆空间,海纳百川,拓展视野,不断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宣教活动,打造文博品牌,发挥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文化新地标的积极作用,致力于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一流水准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展览展示与育人空间,助力学校全面推动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战略。
如今,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已过了16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必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精彩必将不断上演。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