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展览会当属1926年交通大学成立30周年时所举办。这对于当时以农为本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开工业发展风气之先的深远意义。但此时期的展览会具有自发性,因而多少还带有民间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更宏大、影响更深远、代表交通大学“黄金时代”发展特征的当属1933年国立交通大学37周年校庆时在徐家汇校园举办的工业及铁道展览会。
一、展览会的筹备
作为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发展走在前列的国立交通大学,为“引起国人对于工程与铁道事业之兴趣,以促进工商技术及管理之进展,而探求学问与努力于建设之工作”,1933年春,藉举行37周年校庆纪念的同时,学校再次举办了工业及铁道展览会(以下简称为“工铁展”)。
此次展览会的举行,颇费一番周折。其实学校早在1931年7月就着手筹备,计划于当年12月35周年校庆时举办,但因“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中华民族陷入危机,学校决定将展览会延至次年4月。但1932年春,“一•二八”事变再次迫使学校停课两个月,展览会再度中断。然而,此时应邀参展的一些外国企业和工厂已经从国外寄来很多展品。1932年12月,从维护学校信誉考虑,经学校校务会议讨论,决定展览会定于37周年校庆时举办,并划拨专门经费,分若干组分头筹备各项事务,还设常务委员会主持筹备事宜。经过四个月的精心筹备,学校最后将各类展品陈列妥当。
二、展览会的主要内容
1933年3月30日,即国立交通大学校庆(4月8日为校庆日)前夕,工业及铁道展览会在徐家汇校园隆重开幕。上午9点,工程馆、容闳堂举行落成典礼,拉开了工铁展的序幕。10点,工铁展开幕式正式举行,展览会名誉会长、时任铁道部部长孟庆余莅临会议并致开幕词,宣告筹备数年的工铁展览会终于开幕。
展览内容分工业展览、铁道展览、路市展览和学校成绩展览四大部分,个别展馆还配有专职解说员和现场表演操作等。工业展品由国内外相关的四十多家著名公司和工厂提供,铁道展品由国内各路局送来,路市展览由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主办。整个会场占地200余亩,除一部分笨重展品陈列于新搭棚厂外,大部分陈列在工程馆、无线电试验室、南宿舍及上院等处。
1933年交通大学工业及铁道展览会上中外各企业选送的展品
工业展览方面,电机是最主要的展品,尤其是大宗电机器械,主要来自益中公司、亚美公司、三极锐电公司、亚洲电气公司、中华无线电研究社、中国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电厂等单位,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不胜枚举。
铁道展览方面,参加展览的单位有中国铁道部及京沪、沪杭甬、津浦、平汉、胶济、陇海、湘鄂株等十几条铁道干线,陈列了不计其数的照片图样、统计报告及沙石砖泥等展品。此外,桥梁、机车包车、号志等大小模型也均有陈列,其中以京沪、沪杭甬全线模型,以及活动的火车及沿途物产等展品最令游客流连忘返。
路市展览方面,全国道路建设协会选送的展品有北平、汉口等市政模型,各省道路的图表报告、地图照片与书籍等,它们主要陈列在南宿舍内。上海市工务局选送的展品主要陈列在上院,主要有大上海计划的各项图样模型,上海公用局陈列了码头、渡船模型及水电事业统计图表等。此外,还有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及浙江省公路局等单位选送的展品,它们以模型和图表居多。
本校成绩展览主要陈列在体育馆。在体育馆门前,远远即可望见悬挂在馆外墙壁上的五幅巨幅地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交通大学自创办到当时的地理发展状况,尤其是第五幅地图描绘了交通大学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遐想。步入体育馆正门,第一展室陈列着学校历史沿革及历年各项比赛所获得的奖品;第二展室为学校荣誉奖品、历年纪念品、各院教师作品、学生课业成绩、各种刊物及校友人物展览品等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论文、中美铁路比较图,化学系的自制玻璃仪器、有机化学构造模型、工业化学各类标本,中国及外国文学系之讲义及课艺等。
举办此次工铁展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术之交流与研究。因此工铁展开幕后的第三、四天,即召开了学术专家研讨会议。在交大前校长叶恭绰的主持下,茅以升、徐名材、赵祖康等国内外80余名著名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内“交通及其他问题”。与会者还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钟伟成的《铁道与国防》、叶恭绰的《工业及交通教育与国防》、卫挺生的《工业交通与国防》、黄金涛的《中央设钢铁厂与国防之关系》、茅以升的《中国工业之出路》等。会上,众专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通过决议案多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决定将所有论文整理之后,汇成“工业交通教育问题”册子并拟定专刊发行。
学校还很注重渲染展览会的气氛。各类体育比赛、艺术、学术演讲等活动在展览会期间举办得有声有色,甚至彩色气球、烟火都搬到了展览会场地,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场馆内不同区域安置了多架无线电播音机,开馆期间一直播放音乐。此外,校体育中心各部尽情施展才华,学校操场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竞技比赛。展览期内,每天各项球类比赛定时上演,共计举行了篮球比赛四次,排球、足球比赛各二次,棒球比赛一次,甚至还邀请了当时著名的棒球选手来校表演,致使沪上轰动一时。校技击部在体育馆表演国术,除了凡、褚民谊等国术名家应邀来校进行表演。4月4日,交大与东华(组建于1931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地区最负盛名的一支球队)两队举行工铁展足球比赛,吸引众多球迷前来助阵观赛,结果交大以2:3不敌东华。每晚,还定时上演戏剧、影戏、音乐会等各种艺术表演,同时还播放丰富多样的教育影片,观众兴趣大大增加,场面甚为拥挤。此外,还举行了两次学术演讲。第一次由当时担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的邵力子演讲《西北问题》,第二次由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周子竞演讲《陕西南部状况》、欧美实业考察团秘书长朱懋澄演讲《欧美经济状况之观察》,两次演讲吸引了近千余听众前来聆听。
三、展览会的盛况
步入校园内的工铁展场馆,最具特色的建筑莫过于设立于会场中心的一座巨大牌坊,其上题字“学术之门”,寓意交大始终致力于高深学术的研究,昭示了交大的办学传统及发展方向。开幕当天,徐家汇校园内张灯结彩,中院、上院的壁柱走廊间张贴着工业广告画,琳琅满目;典雅庄重的校门装饰一新,布置得别具一格,门楣上贴着大字“国立交通大学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校门两旁贴有巨幅对联:
文化启东南 阅卅七年刻意经营 蔚然学府
交通沟中外 罗千万种精心撰制 巧夺天工
展览会期间,除本校师生之外,前来参观学习的社会观众络绎不绝。工铁展开幕第四天,适逢星期日,上海市民数万人争先恐后来校参观,尤其是午饭后势如洪水般地涌入校门,谓“近百年来上海未有之新纪录”。因为参观者人流如织,以至于有的人没有买到入场券,竟然用黄色药方或回力球奖票蒙混入场。
1933年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期间观众如潮的盛况
工铁展的举办,还吸引了众多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前来参观学习。3月31日,中央大学、同济附中等23所学校2000余人组成的大团体来校参观工铁展。校长黎照寰向来宾介绍学校情况,并展望未来交大的学科建设:“拟设地学(即地理地质)、天学(即天文)……将设农学系,使铁道沿线农产丰富……此外复将设大学院,俾毕业于大学者,可得继续研究之机会,以造就领袖人才。”同日,本校《工铁展览会特刊》刊登中国文学系主任陈柱的文章《工铁展览会感言》,记述了我国古代工程及交通工具的演变历程,论证发展工业及交通的重要意义。该文认为“一•二八”战事失利的原因在于“大炮不如人也,战舰不如人也,飞机不如人也,一言蔽之,则交通器械之不如人也”,要拯救国家危亡,“非急谋交通之建设,与夫工业之发达不可”;鉴于“当今航空交通,最为捷速,而空间战争尤为剧烈”“两年以来,我国受敌人飞机之祸,尤为惨痛”,文章建议于交通大学内设立“飞机学院”,且希望“当局急为筹划,及社会人士之勇于襄助”,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爱国热情。
1933年工业及铁道展览会上时任校长黎照寰(前排右四)与来宾合影
期间,当时的一些政要人物、行业社会名流也参观了工铁展,并对此作出很高评价。如4月3日,京沪杭甬铁路局局长黄伯樵来校参观铁路展,颇表满意。此外,国民政府委员孔祥熙,立法院院长、前交大校长孙科,外交部部长陈友仁,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暨南大学校长郑洪年等来校参观工铁展。工铁展开幕不到五天,便发出入场券10万余张,仍难满足各界需求,纷纷要求适当延长会期。因此,学校决定将工铁展展期延长1天,至9日闭幕,10日起学校开始上课。
4月9日,交通大学工铁展览会闭幕。此次展览会为期11天,参观者达到23万余人,平均每日来校参观人数超过2万。中国铁道部、教育部、实业部均派来代表参加,盛况空前,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参加展览会的江苏省代表、省建设厅厅长许行成称此次工铁展“不但可以唤起一般民众的觉醒,更可使许多科学家、技术家,因观摩而生慧感,共同努力于科学建国”。实业部代表刘荫弗认为此次展览会“规模宏备,关系国家实业前途之重要,与寻常展览会实未可等量齐观”。鉴于工铁展规模宏大,影响至巨,当时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在展览会期间还曾来校拍摄影片,制作完成后除赠送一部给学校外,还拷贝运往全国各地放映,供全国人民观赏和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铁展上展出的最令人兴趣盎然的轻便小火车,其铁轨路线蜿蜒全部校园,以今日交大徐汇校园的老图书馆为起点,华山路校门口为终点,长约一千多米,比1926年30周年校庆时长一倍,每次载客10余人,数分钟内即可周游学校一圈,引来不少游客竞相乘坐。其总站管理处兼售票处设在执信西斋对面搭建的一间临时棚屋,全部工程设计由交大杨培琫教授领导,土木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建筑施工,机械系学生负责驾驶,管理学院学生按照国内大铁路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小火车车头跟今天的小汽车般大小,后面挂着五六辆低边敞篷车,车上设有四五个座椅,一次可以载客20余人。游览者须买票上车,周游一圈,大约五六分钟就可坐览校园全景。参观者无论男女老少,无不以乘小火车为乐,每日“营业”十分火爆,上海附近慕名而来的游客非常多。小火车的运行本身就是此次工铁展上一件颇具价值的移动“展品”,使社会各界对学校培养工业交通人才的教育宗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小火车又为交大学生提供了实习之所,成为展览会上一道令人称道的亮丽风景线。
1933年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期间师生所建的“交大小铁路局”
四、展览会的影响
举办这次规模宏大的工铁展的设想源自于交大曾经在校园举办过工业展览会,此为第三次。前两次均称为工业展览会,规模不大,此次增加铁道内容,展览范围扩大,参展单位增加,陈列场馆亦有扩容。丰富多彩、眼花缭乱的陈列致使场馆内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它是在我国国内战火纷飞、工商业十分落后、西方产品充斥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下成功举办的,在开启民智、传播工程教育理念、发展民族工业、追赶世界潮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向世人展示了世界工业发展文明的成就。
展览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人类共同探索美好未来的互动场所,它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从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人类的不懈追求都在展览会上留下醒目的足迹,成为许多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33年国立交通大学举办的铁道工业展览会是近代中国高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盛会。学校原计划是定期举办的,但由于当时国内战乱频仍,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未能再次举办类似的展会。据统计,此次参展的单位共有240家:国内87家,其中铁路12家,国货工厂60家,学校9所,机关6个;国外153家,其中英国33家,德国28家,比利时26家,美国14家,瑞士14家,法国7家,意大利4家,加拿大3家,瑞典、匈牙利、丹麦、俄国、荷兰各1家。此次展览会展品种类繁多,均是各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此外,还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了铁路技术、运营及管理的展示。可以说,此次展会全面展示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工业铁道科学技术水平,是世界各国工业企业展示产品技术、进行沟通交流、开拓中国市场的最佳平台。
其次,增进了本国发展工业的意识。
举办1933年工铁展的目的,是透过一个国际性的展览平台,使参加的国家在工业发展的主题上得到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工铁展是对当时社会文明智慧的一种记录和对未来的一种前瞻。在丰富多彩的展品中,不同的观众各自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或驻足凝神观看,或新奇溢于言表,或徘徊留连不舍……观众们的千姿百态,在会场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1926年交大举办的第一次工业展览会,1933年工铁展的规模和影响更胜一筹:1926年国内外参展商为101家,1933年有240余家;1926年展览会开放9天,1933年开放11天;1926年参观者共计51900人,按实际开放时间计算,平均每小时有650人参观;1933年参观者达23万余人,平均每天2万余人,盛况空前,极大地唤起了民众的注意。此次展会“集中外名厂出品之精华,俾收截长补短一搜积习之效也,搜罗全国铁路之成绩,作引起国人对于铁路感觉需要之宣传也,则将来推进科学文化动力之养成以及工业之振兴,国民党总理计划之实现,未始不发端于此也。且夫非发展之交通,不足以谈国防,非发展工业,则不足以谈国力,是斯会意义之”。
从来科学之发明,有赖于人类的创造能力,要使其发展壮大,则依赖其“取长补短”之方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工商业非常落后,以致地大物博人多的中国,仍依赖手工业生产。面对强盛的西方各国,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受战乱影响,工商业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因此,这次工铁展,首当其冲的就是让民众看到西方工业铁道技术的先进,认识到中国与国外工业的差距,提高他们发展本国工业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意识,促进中国近现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和发展。如《交大三日刊》指出,可以“先不必强求能有所工业发明和创造,但求根据国外的模具进行制造或者进一步对产品予以改良,以取长补短,进而促进工业的改良之路”。由此,交大举办这次工业铁道展览会,其深远意义可见一斑。
再次,提升了交通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次展览会的召开,得到了国内外各实业界、经济界及教育界人士的交口称赞。展览会结束之后,一些单位将展品赠送给学校,例如京沪杭甬铁路局局长黄伯樵参观铁路展时表示将工铁展中该局最佳作品“两路模型”赠送本校管理学院,以作学生实验之用。这些展品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工业、铁道技术,充实了学校的试验设备,为学校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此次展览会还辟出专馆,着力展示交通大学自创办以来的办学成就,尤其是描绘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让人为之振奋。交大办理工程教育20余年,始终致力于传播世界先进工业文化,承载将中国工业发展壮大和培养工业科学人才的艰巨任务。通过这次展览,使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交大的办学内容及育才宗旨,本校的师生也从国内外展品的比较中,看到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意识到未来责任重大,从而更加勤奋学习,致力应用,奋发图强,以救中国。1933年4月7日,《交大工铁展览会特刊》刊载九十四岁老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致函交大的全文,其中写道:“贵校之创办与成绩,不仅为江苏之冠,且为通国科学学校之第一次展览会,定能名满全国,誉满寰区。”《申报》更是连续12天刊登国立交通大学此次工铁展的盛况,并对每天的临时展览、节目安排、重要人物的讲话以及参观人数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跟踪报道。交通大学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工铁展闭幕之后,学校还编辑并出版了工铁展纪念画册,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士纷纷购买,再次掀起后工铁展效应。该画册的出版,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件重要事项的留存,而且再一次扩大了国立交通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语
1933年,国立交通大学在徐家汇校园举办的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是交通大学在近代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举办的,它是这个全方位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标志和象征。遗憾的是,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接踵而至,学校未能跨出重要一步,即把展览会办成定期性和持续性的展会,这是时代的局限。然而,工铁展的成效是显著的,它如同一个大课堂,使得无数民众深受教育、启蒙与反思,引导他们重塑人生观、世界观;它又是中国眺望西方的望远镜,中国人从中感受现代文明无坚不摧的力量,目测与世界的遥远距离,并且发愤图强,奋起直追,推动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3.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藏历史档案:LS3-063、LS3-113、LS3-417、LS3-454、LS3-455。
4.《申报》,1933年3月29日至4月9日。
5.《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