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几年实践下来,全国各省、市、县(区),都发掘整理了许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非遗项目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笔者在检阅上海地方史书和一些古籍中,发现还有一些文化遗产未被发掘。这里要记叙的“遗产”之遗,不是“传承流落下来”的意思,而是“遗失”的意思,即上海曾经特有的几项文化产品及其制作技艺,已遭湮没,没有了传承,只存在于古籍的记载之中。笔者觉得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上海文化发展脉络中曾经的一环,亦应加以发掘记载下来,以使上海的文化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脉络链。
一、顾振海墨
上海露香园的“顾绣”已入了国家非遗名录,并传承有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大家都知道,顾绣乃由露香园主人顾名世的妾缪氏开其端,其曾孙女传授予人乃流传开去;但不知顾名世有一子,名斗英,字仲韩,号振海,此人能诗、工奕、善书画,兼精于古器图画的鉴别。顾振海平生文采风流,和华亭县的莫廷韩,并称“云间二韩”。顾振海善制墨,并独创一种制墨秘法,即用松烟、油脑、金箔、珍珠、紫草、鱼胞等材料,合捣两万杵成墨,每一锭墨上都印有“海上顾振海墨”六字。据其自诩,他所制的墨,实胜于当时有名的方于鲁、程君房两家墨庄。顾振海既为顾名世之子,家本富有,故制成的墨只送不卖,但最多每人赠送一锭,即为好友也决不肯多送。
据传,顾振海另有一种制墨法,即拿日本产的墨来重新制造。制成后,表面作松树皮纹,形式为圆柱状,不加款识。此墨据传比上述一种更妙,但不幸两种制法都没有留存下来。
二、谈笺
《南吴旧话录》有记载:“谈仲和,性尚精雅,常别造笺纸,题咏其上,人竞购之。至今吾郡犹遵其制。四方号曰谈笺。”考,谈仲和名尚都,是明代崇祯时人。少年时代尝落拓江湖,聚诸少年从事孙吴兵略,后以战功官至游击将军。因其人短小精悍,胆、力双绝,故在军中有“谈短”的诨号。后来弃官返沪,藉笺业遨游于公卿间。
谈笺的制造技艺,据说是不用粉造,而是取荆川连纸褙厚砑光,用蜡打各式花鸟,所以坚滑,极类宋纸。相传他的捣染秘法,还是祖上谈伦在明天顺年间(1457—1464)做侍郎时,从宫中得来的。谈仲和就是用这一秘法造成了好几种笺纸,最好而又最有名的几种谈笺,要数玉版、玉兰、镜面、宫笺等几种。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华亭书画家陈眉公(即陈继儒)评论谈笺妍妙精洁,在古人所造玉香、冰翼两笺之上。明代万历年间上海另一位书画大家董其昌(1555—1636)对谈笺也极端称许:“谈笺润而绵,下笔莹而不滑,能如人意之所致。”甚至董不得谈笺不妄下笔。谈笺如此受人推重,谈仲和也感到自豪。
谈笺的优点既多,需要的人自然不少。谈仲和有家僮二十余人,竟自日夜赶造,犹虞不给。忽然有一天,谈仲和竟下令僮仆停工,并将余料一致焚毁,还说:“大丈夫岂暇与浣花女子同涉人齿牙?!”这或许便是谈笺制法就此不传的原因了。至于后来纸店里有出售的谈笺,大都出自松江,用他种纸张经涂刷五色膏粉而成,历时稍久,粉便脱落,只是一种伪造品罢了。笔者曾外祖父曾在老城厢旧校场经营一家“鉴臣记笺扇庄”,曾觅得几页谈笺珍品,一直作为宝物相传下来,惜乎毁于动乱之年。
三、濮刀
上海人“濮”“朴”两字读音不分,其实“朴刀”是宋代一种长柄的需双手握持的兵器,而“濮刀”是厨房里切菜的工具。菜刀或曰切菜刀,各地各处都有制造,但上海的濮刀,曾名驰遐迩。考刀的得名,乃由于制刀者为濮姓,所以被称为濮刀。此制刀人叫濮元良,是清初上海人,世代居住于上海城南,善于制钢,他制售的钢制品种类很多,惟有所制的厨用切菜刀最受大众欢迎。他制作的濮刀不但钢好,钢火好(即淬火工艺好),而且式样也和别家制造的菜刀不同。那时候一般制作的切菜刀背薄,刀面有血槽,利于刺而不利于割;濮元良将刀式改成刀背厚,而刀面无血槽,这样的刀极便于宰割、砍骨、切筋、批肉。因此濮刀便风行一时。上海话里将切菜刀简称为“薄刀”,因此而延续下来,就是因为这“濮”字太难写难认,索性就称之为薄刀了。
四、瞿壶
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上海有一位性好古雅的瞿姓廪贡生(即每月领取廪膳补助生活的生员),自出心裁制作各式茗壶,名之为“月壶”。因为制作精良雅致,壶上字画、篆刻、诗题无一不妙,最适于风雅士子酒后茶余的清赏,所以在当时大受欢迎,特别称之为“瞿壶”。当瞿壶出而问世的时候,庶乎尽人想得一壶,以为异宝,其盛可知。而彼时宜兴陶器在沪上还都只是些一般家用的日用器皿而已。
考这位瞿姓廪贡生,名应绍,字陞春,号子冶。其人素精书画,师法南田草衣(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开山祖恽南田),但用笔放逸之至,并不以踏袭前人为工,晚年所画兰竹尤为世人宝重。瞿应绍制月壶,先将泥料亲自制成各式壶型,然后在家里延请宜兴陶工多名,使用宜兴陶土照式范成茶壶,再亲自在壶上画竹、题诗。他还请了一位好友邓符生在壶上篆刻,然后将壶带往宜兴入窑煅烧,烧成后再运回上海。他一生所制的壶很是不少,并有月壶题画诗一卷刊印行世。
上海开埠后,搜罗古董的日本人偶然觅到一把瞿壶,带回日本,竟为至宝。可惜的是这位瞿廪贡生死后,瞿壶制作技艺没有留传下来,瞿壶也终成上海文化遗失之产的一种了。
五、王懒轩铜鼎
笔者读《松江府志》,见记载有“上海有王懒轩,古色炉瓶。制皆精雅,今効之者远不及”一条。查王懒轩者,即王常,明嘉靖时(1522—1566)江右人。系嘉靖年间著名墨工、中书罗龙文的儿子。罗龙文入幕严嵩之子严世藩谋策,后事察被杀。为此罗龙文之子避祸来到上海,隐名改姓为王,居住在城内虹桥南。
王懒轩做的诗、写的字,都可称佳妙,此外拿手的便是能摹古,制造铜鼎、尊、彝一类的器具。他所铸造的铜鼎都是三足式,有方耳,鼎腹大的可容一升,小的只容五合许,鼎面的纹有云、雷、饕餮,但都不烧斑染色,质淡的好像初柳,浓的仿佛熟杏,人们称之为老黄铜。王懒轩所铸之鼎就是不加款识,一般识货的人也能辨别得出来是王懒轩的作品。
王懒轩铸造的鼎古朴精雅,宜于陈列在闲窗净几的优雅处所,供给人们以清赏,所以他的铸品极受时人宝重。不过他的铸造技艺没有传授给任何旁人,因此此后虽有人仿效,终都没有成功,遂又成为沪上又一文化遗失之产了。
六、张善六银器
2018年的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上海举办了“海上银珠 厚德流光——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展览将上海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中收藏的银器进行了展览,展示了一个老银器中的老上海。展品中有一件银器引参观者注目:这是一对银桃,大小为10×10.5厘米,银珐琅材质,器型小巧玲珑,以镂刻为主要制作技艺。寿桃上除缠枝植物纹饰外,寿桃顶部及周边都刻有艺术体的“寿”字,寿桃边缘则镂刻有栩栩如生的蝙蝠,桃柄则制成奔跑的梅花鹿状,整件银器传达了“福禄寿”的吉祥之意。这是清代上海著名银器制作家张善六的作品,是他银器制作技艺难得留存下来的一件实物例证。
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张善六制银桃
考张善六者,乃清代上海的一名外科医生,名张肇周,人们又称他为张六官。虽说是名医生,但他由自制外科器械,而发展至喜好并善于制造银器。在当年买到他的银制品的人,都以为其制作精致,可与元代嘉兴朱碧山和平江谢君如制作的银器相比美。
张善六所制作的银酒器、银指环等作品,工巧至极,每非人意所达,所以每件制品一出现,人们都不惜出重金争购。相传他制作的百舌笼(即鸟笼)钩子,每一具都能换到朱提银十六两,而其材质还不是纯银,只是白铜的。就这一款便可见张善六的制品在当时是怎样地受人推重和追捧了。但张善六生性异常孤高,绝对不受任何人的指使促迫,颇有唐代诗人画家王右丞(王维)画山水的气概,不肯粗制滥造,更不愿敷衍应酬,这就是使他备受时人推崇但又遗憾于存世作品不多的原因吧。
七、叶锡工锡器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锡是最柔软的材料之一,将锡做成器具后也最不耐用。用锡制作的家用器具,较多的便是酒壶、茶叶罐和蜡烛台了。在清代上海高桥镇,有一位叶姓锡工,他有一项制造锡器的秘法技艺,即他的锡器制品可以经几百年而不坏。这一断语当然要几百年后方可论证,故在当时并没有人相信和重视。后来恰好有人要请他制作两把酒壶,这位叶姓锡工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做成了一把。那顾客便催促他能否做得快些,以供使用。叶锡工就说:“要快不难,就是两三天的功夫也可以做成一把的。”于是他花了两天时间便做成了第二把酒壶。叶锡工请来了顾客,将两把壶并列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把将两把壶都扫落到地上,只见速成的那一把壶顷刻粉碎,而先前费了月余功夫做的那把壶,则丝毫无损。这一当场试验的结果,令人相信了叶锡工先前说过的话,同时也使他在高桥乃至上海都名声大噪,他所制作的锡器也为社会所重视。只可惜他的锡器制作秘法,没有留传下来,则又成了上海又一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宋嵌
读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回文小篆八分书,创嵌银丝孙雪居,吾邑有人传得法,笔筒砚匣价玙璠。”这词说到上海有一种高贵名产,那便是宋嵌。
什么是宋嵌?即用金银丝镶嵌在乌铜和铁器上,这项手工艺最早是宋代创设的,所以就名为“宋嵌”。从秦荣光的竹枝词中可知,在清代时上海一些高档的文房用具,如紫梨木笔筒、界方、香盘和砚匣等,都使用了镶嵌工艺。手艺人用银丝在上述文具上嵌成回文边或香草边,中间则作八分小篆铭赞,使文具成为一件精雅工致的工艺品,价值极贵。人们都将这项手工艺唤作宋嵌。
秦荣光竹枝词中讲到“创嵌银丝孙雪居”,也就是说创设这项手工艺的是个叫孙雪居的人。考孙雪居乃上海松江人,名孙克宏,雪居是他的字。他吸收融汇了宋代金银丝镶嵌于铜铁器上的技艺,创造了金银丝镶嵌于紫梨红木上的工艺技法,使用宋嵌文房用具一时在海上文人名士中成为时尚。一些文房用具制造者则相率仿效,但仍是孙雪居的技艺最为精巧,故而入了秦荣光的竹枝词。
九、康镇卿鸽铃
这里说的鸽铃即北方唤作的“鸽哨”。如今到京津一带去,有养鸽人家放飞鸽群,你就会听到空中一片“嗡嗡”“旺旺”声,这便是鸽子身上带着鸽哨,在空中一飞,空气振动鸽哨中的哨簧发出的好听声音。鸽哨虽然只是一个小玩意,但却有着民俗文化的意义,故北京的民俗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鸽哨有专门的记叙。
在上海也曾经制产过极精细、且很有文化品味的鸽铃,而且在当时价值之昂贵也是空前未有的。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上海有位艺术家叫康绶,字镇卿,善作小楷,兼精书画,是一位有名于时的沪上艺术家。他在诗书字画之余,忽发奇想要亲自制作鸽铃。一般鸽铃制作都用竹管和羽翎,他与人不同,用紫檀作铃体,粗大鹅毛作铃管,刻象牙薄片作铃簧,每一铃体上不但刻上款识,还题了铃名,如晴雷、九天环佩等,以区别表示各鸽铃能发出的不同铃音哨声。在当时消费水平尚十分低下的时候,康制的一具鸽铃竟值大钱一万。同样可惜的是,康镇卿的鸽铃制作技艺,没有留传下来,成为上海又一缺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顾菜
上海人喜吃一种细茎扁心、叶细如蒿的芥菜,名为银丝芥菜。因该菜外形如佛手,故又称佛手芥,但上海话则唤作“弥陀芥菜”,“弥陀”即佛也。读《松江府志》和《上海县志》,都有关于银丝芥菜的记载,说的是:银丝芥是上海特产,倘然移到他地种植,则多不能荣盛,所以该种芥菜都出产于上海及其附近。银丝芥菜多在秋季下种,冬季食用,味极辛芳,故旧时上海人每每是将它制成葅(酸咸菜),以供岁首辛盘,称之为芥辣。那怎么又称之为顾菜呢?原因在于明代上海露香园顾氏别有制葅妙法,制成的芥咸菜能够经年不变味,因此世人赞之谓“顾菜”。王韬所著的《瀛壖杂志》里便特载着一段顾菜的制法:先要将芥菜切断成寸长段,再和醋酱入煮,不可使熟,然后贮于瓮内,过一两日后取出供食,便成为俗称的芥辣了。王韬在书中还写道:这一种食物味道芳烈,在酸咸以外,别有异趣,真是家乡一味佳品。
不过,现在在上海不知是否还种植有这种银丝芥菜。至于这种制作顾氏芥辣的技艺,估计虽有记载却无人传承制作了。
十一、丁娘子布
读松江诗抄,有“丁娘子善织布,相传墓在西郊外,今无有能指其处者”。上海人曹树翘的织布行一首诗里也有“斜飞九寸出油墩,娘子道婆重沪邑”。句中的“道婆”即指黄道婆(上海纺织工具改良及纺织技艺始传授者),而“娘子”说的便是织出精细软熟好布的丁娘子。
在旧日上海手工织布业发达的时代,上海浦东三林塘一带,出产一种极细的棉纱布,名为飞花布。这种布的起源在松江府东门外双庙桥,这里曾经有一位善于织布的丁氏妇女。她弹棉花的现场,棉花片片飞起,技艺异常纯熟。将这样弹得的棉飞花,织成的布匹,特别精细软熟,犹如机器织布时代的100支、120支细府绸布一般,所以当时便出了名,被称为丁娘子布。后来这种弹花织布技艺传到了布业原本发达的三林塘区域,于是“丁娘子布”便在上海浦东三林塘传承了下来。
(作者系原上海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