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武康路的真正起点
武康路有1号,又没有1号。武康路1号位于武康路和华山路的交叉口,故有两个门牌号:在武康路一端1号门牌号的右上方,醒目地标着一个“临”字,显然,这个1号并不是正式门牌号;但在华山路那一端,门牌号变成了华山路831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0月31日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称号的铭牌,就悬挂在华山路831号门牌号的旁边。很显然,无论是哪一方面,人们都更愿意把这座宅院称作是华山路831号,而非武康路1号。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有人想对武康路来一次完整的巡览,武康路2号就名副其实地成了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上的第一门户,而她丰厚的历史内涵也完全对得起这个称号!
武康路2号花园洋房南立面
1926年,武康路2号迎来了莫觞清
武康路2号建于1922年,据说最初是洋人的住宅。1926年,莫觞清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楼,在此安居,从此,这里成为莫氏产业。即使现在,武康路2号仍然是人们心目中一流品质的别墅,何况在近一百年前的1926年,她更称得上是豪宅中的佼佼者了。武康路2号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7平方米。叩开别墅的朱漆大门,清幽淡雅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三层砖混结构的立式花园洋房。洋房南立面是对称的三开间结构,中间是一个突出的大半圆厅,半圆之上是一个弧形的偌大阳台,引人瞩目,入口处是两根塔司干式立柱,造型别致高雅。洋房前南面是一座庞大的花园,树草繁茂,郁郁葱葱;北立面入口的朱红门洞呈拱券形,两旁各有一个佛龛,进门之后层层递进,幽静之中带有一丝庄重神秘。1926年起,莫氏夫妇就在这幢洋房内安居,并把花园的一部分给女儿莫怀珠和女婿蔡声白居住,这就是今天武康路4号的雏形。当年,有关美亚的发展大计,有关中国丝绸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畅想,都是在这幢花园洋房内谋略规划的,莫、蔡翁婿两人在此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
莫觞清文化程度不低,也颇爱读书,中英文的书籍都收藏了不少,武康路2号中自然有其书房的一席之地。莫觞清为自己的书房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斋名:绿绮书屋。他还请当时著名书法家尹立勋为其题写书房匾额。尹立勋以其特色鲜明的家传字体,规规矩矩书写了“绿绮书屋”四个大字,并题写上款:“觞清仁兄先生雅嘱。”尹立勋先祖尹秉授为乾隆年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扬州知府,为有清一代著名清官。尹秉授善书,尤擅隶书。他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布局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着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被誉为有“庙堂气象”。世人评说其字为隶书正宗,超绝古格,在当时与邓石如并称为“南尹北邓”。尹立勋为尹秉授的玄孙,曾任光绪朝无锡知县,民国期间寓居上海,数十年以鬻字为生。他从小受家学熏陶,学识渊博,其书法继承其祖遗风,法度森严,沉郁超拔,于严整中凸显机趣,在当时广受欢迎。这块由尹立勋书写的莫觞清书房匾额,虽历经百年,有幸至今仍留存于世,如能还归武康路2号,则不失为海上一桩雅事。
莫觞清买下武康路2号之时,正是这位上海滩丝绸业巨子迈上其人生巅峰的黄金时期。
从吴兴走向大上海的莫觞清
莫觞清(1871—1932)出生于中国丝绸故乡吴兴(今湖州)。莫家家境丰裕,莫觞清幼时即得以入私塾读书,稍长又进学堂深造,这在晚清并不容易。1900年,29岁的莫觞清进入苏州延昌永丝织厂,这是他涉足丝绸工业的起步。莫觞清很珍惜这个机会,他懂英语,肯出力,办事十分精干,深得经理杨信之的赏识,两年后即被委派到上海勤昌丝厂出任总管车。精明的莫觞清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码头,担任总管车又意味着进入了工厂管理层,两者合一,不能不说是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莫觞清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犹如蛟龙入海,猛虎归山,极尽自己之潜能,依托这个平台干出了一番大事业。1903年,他与人合资,创办久成丝厂,生产“玫瑰”和“金刚钻”牌生丝,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品牌。之后其事业更是一帆风顺,经过十余年努力经营,莫觞清开设了久成二厂、又成丝厂、恒丰丝厂、久成三厂、德成丝厂等一系列企业,还兼任美商蓝乐璧洋行的买办,一举成为上海滩缫丝业最大的资本家之一。
莫觞清(1871—1932)
莫觞清刚过四十,已赫然在大上海站稳脚跟,并跻身富豪巨商行列。在很多人眼里,俨然是位成功人士,可以含饴弄孙,修身养性,悠然地过富家翁的日子了。但莫觞清并不这么想,一个规划已久的梦想一直在他脑中萦绕,让他无法停下前行的脚步,这就是创建自己的丝绸厂。
商业贸易中,成品交易远较原料或粗加工产品交易利润来得高,从丝厂到丝绸厂,虽仅一字之差,但两者之间差别可谓巨大,利润之差也绝非可以道里计。当然,建立丝绸厂资本投入更大,对技术和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莫觞清是从投资丝业、经营丝厂起家的,他经手创办和管理的丝厂一度多达十余家,是上海滩名副其实的丝业大亨。多年经营,成品和原料贸易两者之间的利弊,他当然一清二楚,曾多次向同业表示“与其以原丝出口,还不若以制成品出口之有裨国计民生”。1917年,莫觞清出手了,他同汪辅卿和美国人蓝乐璧合资开设美亚织绸厂,开始从事高端丝绸的生产并出口国外。美好的理想敌不过严酷的现实,因为准备不足,因为人员矛盾,因为技术不过关,莫觞清的这家织绸厂仅经营两年就被迫歇业。这是莫觞清出道以来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道路崎岖,人生艰难,涉足商海这么多年,他对生意失败一直有着充分的准备,这点挫折并没能击倒他。他伏下身子,舔着伤口,默默地积聚着力量。1920年春,卧薪尝胆整整一年的莫觞清卷土重来。此番他吸取上次教训,以我为主,详细摸查,为了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见识欧美的先进机器,还特地远赴美国进行商业考察,回国后又和外国工程师多次商谈,最后斥重资进口了先进织机十二台,于徐家汇路马浪路(今马当路)路口久成丝厂后面的现成工房设厂装机,创办美亚织绸厂,莫觞清也由此而浴火重生。想必,此时在莫觞清的脑中已经织就了一幅宏伟的人生蓝图,而1920年的美亚建厂,正是他在这幅蓝图上描绘的第一笔绚丽色彩。当时,各种外国品牌的丝绸充斥国内市场,中国比较有规模的丝绸厂只有上海的物华、锦云、天纶,杭州的纬成、天章等寥寥几家公司。莫觞清决心在这块土地上种植良种,开放出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花。他在丝绸这个行业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深知现代企业首先仰靠先进技术,更不可或缺优秀人才。美亚创办之初,他就延聘了杭州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丝绸专科出身的蔡品三、童莘伯、钱家兰等多名技师掌管各个关键岗位,负责监管产品质量。1921年春,他又聘请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蔡声白担任美亚的总经理,并将女儿莫怀珠嫁给蔡声白,予以了充分的信任。
蔡声白(1894—1977)
蔡声白也是吴兴(今湖州双林)人,和莫觞清是同乡。1907年,13岁的蔡声白入家乡的湖州府中学堂(湖州中学)读书,学业结束考入清华大学。1914年,远赴美国留学,在理海大学专攻矿冶工程。1919年9月,学成归国,与人合资在江西吉安开采煤矿,最后因交通受阻、运输不便导致工程搁置。初次创业失败只是蔡声白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他并没有泄气,而是在默默地寻找新的方向,等待识人的伯乐出现。1921年4月,对美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慧眼独具的莫觞清正式聘请蔡声白担任刚成立不久的美亚织绸厂的总经理。在当时,莫觞清似乎是在冒险,将一个立足未稳的新厂交给一个没有丝绸专业背景的留美海归打理,外人无不为他捏一把汗。但以后的事实证明,莫觞清不愧是一个在商海里打拼多年的丝业巨商,眼光独到老辣,他为美亚寻觅到了一个最称职的掌舵人;而留学归国、亟待创业以证实自己能力的青年蔡声白也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畅心遨游的一片广阔海洋。
青年企业家蔡声白的崛起
蔡声白留美的理海大学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市,那里正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大力推动过科学管理实验的地方。蔡声白汲取过泰勒管理学的营养,虽然,他专攻的是矿冶工程,但现代企业的管理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何况,他出生在中国的丝绸故乡——浙江吴兴,从小耳濡目染,对缫丝纺绸的过程颇为了解,也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执掌美亚,可谓是走出去学习历练一番之后又回到了起点,重新开始打造崭新的人生。
毫无疑问,蔡声白是有学问、有魄力的,他受过高等教育,出过洋,留过学,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书斋里的学者,更是一个具有现代眼光、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一个站在一线不断开拓的企业家。他从莫觞清手里接过大旗,执掌美亚,既是机会,更是挑战。经过排查企业、调研市场,他给美亚定出的对应策略是“增资添机,罗致人才,革新管理,扩大营业”这十六字方针,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双管齐下,两路并进。首先是抓生产和管理,这是根本,是源头,没有产品其他无从谈起。当时国内丝绸业普遍使用廉价的法国和日本机器,产品也非常单一,只有“物华葛”一种。蔡声白大胆拍板,从1922年起,斥重资全部换用最先进的美国机器,美亚所出新产品也由此络绎问世,“文华葛”“美亚葛”“华绒葛”“印度绸”“乔其纱”“派立司”等诸多品种受到客户激赏,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因业务激增,蔡声白开始谋求扩大生产,从1924年秋起,陆续开设分厂,到1931年,七年间,美亚共开设了十家分厂,连总厂形成了十一个工厂同时开机生产的盛况。1935年开始,美亚还在苏州、杭州、香港、广州、汉口、重庆、乐山等外地设厂,既扩大生产能力,又分散公司集中一地的风险。
1930年的美亚织绸总厂
丝绸生产非常复杂,牵涉纹、印、染、炼等各种工艺,一般丝绸企业都委托相关工厂代为加工,费用既高,工艺上很难尽如人意,交货时间也多受掣肘。蔡声白解决了生产规模以后,又将眼光投向了这个环节。从1928年开始,他陆续开设了美亚染炼厂、美经经纬厂、美章纹制合作社等,这样,丝绸生产所必需的经纬、织造、纹制、染炼等各项工序,都可以由美亚自己所辖的专厂分工合作完成,产品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提升。
蔡声白并没有满足生产上的自给自足,他的视野更大,目标也瞄得更远。1933年春,蔡声白将美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由总经理负责的总管理处统辖公司行政业务,下设华东(上海)、华中(汉口)、华南(香港)、华西(重庆)和华北五个分管理处,负责各区产销业务。总部则下设训练(培训)、检查(检验)和试验(科研)三所,负责美亚产品的质量和创新,美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蔡声白在抓生产和管理的同时,还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如在开设美亚第五厂和第九厂时,他提议由厂方与全体工人各出资一半,资方和劳方共同参与工厂的管理,这在当时可谓创新;他还在八十多年前开创了类似今天自贸区模式的尝试。1936年,蔡声白将美亚第十厂改组为关栈厂,从国外进口的人造丝经海关检验后运入关栈厂,织成绸缎后再由海关派人监督装箱,直接运送出口。这样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无须缴纳进口、出口税,大大减轻了企业成本。由于美亚关栈厂位于上海闸北八字桥,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被日军炮火炸毁,蔡声白的这一充满灵性的创意也由此戛然而止。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美亚处于巅峰时每周都推出一款新产品,销路非常繁盛,美亚织绸厂也由此成为了国内丝绸业的龙头企业。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事变,使国内工商业遭受重创,美亚的很多分厂设在战区,自然也损失惨重,并由此终止了上升势头,这也成为蔡声白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产和销售就像一部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美亚的生产在蔡声白的打理下蒸蒸日上,美亚的推广销售也同样热火朝天,而且其广告宣传的理念新意迭出,敢开先河。广告模特、时装表演,在今天的商界可谓屡见不鲜,而在近百年前的20世纪20年代,勇于创新的企业则要冒来自明的、暗的各种指责的风险。蔡声白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家,深谙西方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善于利用新兴的时尚方式,借助媒体的传播效应来对企业进行宣传推广。丝绸和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用模特表演来展示丝绸千姿百态的妩媚柔美,无疑是绝好的选择。美亚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业时装模特表演队的企业,1927年,美亚建立了由张昕若女士等四人组成的时装表演队,经常在各种场合为美亚织绸作推广表演。蔡声白还借助明星的声望,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邀请胡蝶、阮玲玉、林楚楚、陈燕燕等电影女明星,在时装表演前登台演出节目,以凸显这些明星对美亚产品的支持。事实上,由于美亚丝绸质量好,款式新,女明星的确对此情有独钟。胡蝶就曾为美亚题过词:“美亚织绸厂:我在拍电影的时候,或上舞场宴会的时候,都喜欢穿贵厂所出的各种绸缎制作的衣服。我常劝人家一同购买、裁制,她们也都满意。”1930年10月,蔡声白在大华饭店举行美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会上有丝绸时装表演,原拟邀请参加推广国货活动的闺秀名媛进行表演,却遭到她们的一致拒绝并提出抗议,认为表演是对她们的侮辱。无奈,美亚只能临时聘请巴黎饭店的舞女吴爱琳、陈慧英、王佩英、钟丽珍、王月珍、黄秀英等六人,身着用美亚丝绸制成的旗袍、晚礼服、睡衣、常服等进行时装表演,并由郎静山摄影,在报上刊登。这一风波经由媒体报道后,反而让美亚的产品更广为人知。
1930年,美亚织绸厂在大华饭店举行成立十周年大庆活动之时装表演
1930年,刘海粟、张学良为美亚织绸厂展览会题词(贺平提供)
《美亚织绸厂十周纪念特刊》封面(1930)
蔡声白组织人员拍摄广告宣传片《中华之丝绸》一事,则更显示了他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经营理念。蔡声白认为,广告宣传要让更多的受众接受,首先要选择最新潮的时尚媒体,毫无疑问电影为当时首选。1928年,他请曾从事过电影工作的陈惟中负责此事,又聘请既熟悉纺织业务,又擅长市场营销的高事恒执掌宣传事务。一场从未有过的企业广告宣传大戏就此拉开了序幕。陈惟中进入美亚专门从事这部影片的拍摄,他购买相关器械,自导自摄,按中国传统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分工顺序,逐一深入到乡间桑林、村户蚕房和市镇的丝厂、绸厂进行拍摄。由广阔的社会风貌场景入手,源于蔡声白的一个信念,美亚所从事的不是一人一厂之事业,它要代表的是整个中国丝绸业。接下来,陈惟中的摄影镜头才对准美亚的各个生产工序,从成箩的蚕茧进厂,到成匹的绸缎下机,再进入各家商厦,镜头忽而全景扫描,忽而细部特写,全面展示了美亚丝绸从生产、管理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影片最后的压台戏,便是美亚的独家王牌,即公司的丝绸时装表演,可谓精彩绝伦,达到高潮。这部《中华之丝绸》首映于1928年,她既是美亚的广告宣传片,也是中国丝绸的形象代言人,更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珍贵的早期纪录片。
为充分宣传国货,扩大美亚丝绸的影响,美亚由蔡声白、高事恒等带队,携带《中华之丝绸》影片,于1928年5月、1932年5—9月、1934年8—11月,先后三次前往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国内长江流域各省,进行电影展播和时装表演大巡展。每到一地,都举行宣传国货演说和时装表演,并多次放映影片《中华之丝绸》,把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蚕桑生涯以及影星们的优雅风姿、美亚工厂的现代气息、丝绸时装的富丽轻柔介绍给当地的观众,引发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这三次大巡展,让中国丝绸的魅力深入人心,大大挤压了日本丝绸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1934年,美亚丝绸的产值达到了创纪录的800万元,其中一半销往国外,而东南亚是美亚最大的国外市场。可以说,美亚的广告宣传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成为名著《子夜》主角的原型
1933年,茅盾长篇小说《子夜》一问世,即以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描绘和真实细致的人物刻画,获得好评如潮,出版仅三个多月即印了四次,1933年因此被名之曰“子夜年”,以后,《子夜》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自《子夜》问世,坊间就一直有传言,猜测作品主角吴荪甫的原型即上海丝绸业大亨莫觞清。应该说这个猜测不无道理:莫觞清和茅盾是浙江同乡,彼此之间有不少共通相知的地方。《子夜》的情节主体是以1930年的上海为主要舞台,描写经营丝厂的民族资本家和大金融买办资本家之间所进行的一场生死搏斗,而莫觞清1903年就经营有自己的丝厂,正是上海滩最大的丝业资本家,一生几起几落,关于他的人生传奇外间有不少传闻。茅盾撰写这样一部以丝厂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自然会对莫觞清这样的人物发生兴趣并大量搜集材料,他以后在写《子夜》创作谈时就曾坦承:“我对丝厂的情形比较熟习。”虽然文学和生活之间并非可以一对一这么简单地去印证,但文学源于生活却是毫无疑问的,以后学术界曾多次探讨吴荪甫的人物性格及其原型问题,也间接证明了这种猜测的可能性。还有一个细节很微妙,莫觞清是吴兴双林人,而茅盾在《子夜》中将“双林”这一地名改成了“双桥”,这有意避嫌的一笔似乎更坐实了外间传言。
《子夜》书影(开明书店1933年初版)
事实上,吴荪甫这一人物原型虽然有着莫觞清的很多痕迹,但也一定糅杂有其他人物的影子,比如担任过北洋政府财政部公债司司长、交通银行董事长、浙江实业银行常务理事等职的卢学溥,他集合了实业家、金融家、政府官员等几种身份,又是茅盾的表叔、茅盾读小学时的老师、入职商务印书馆的介绍人,对茅盾影响很大。1930年,茅盾在收集素材进行《子夜》创作时,就常常往卢学溥公馆跑,跟一些同乡故旧晤谈。茅盾曾明确说过:“吴(荪甫)的果断、有魄力,有时十分冷静,有时暴跳如雷,对手下人的要求十分严格,部分取之于我对卢表叔的观察,部分取之于别的同乡之从事于工业者。”(《<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笔者更以为,吴荪甫的身上,也一定有着蔡声白的身世事迹。在《子夜》的描写中,吴荪甫是创办民族工业的一员猛将,他游历过欧美,拥有雄厚的实力,掌握一套管理工厂的方法,是个有才干,有魄力,足智多谋,刚愎自负,有所作为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他对发展民族工业抱有雄心,在家乡双桥镇经营有多个企业,在上海开办有裕华丝厂,并野心勃勃地吞并了八个日用品工厂,还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资本家一起接管了益中信托公司,想让自己的产品走遍全中国的穷乡僻壤,想有更大的作为。这些经历,在很多方面可能更多地契合蔡声白这一人物,毕竟,从1921年莫觞清委任蔡声白担任美亚织绸厂总经理一职以后,美亚的舞台上活跃的主要就是蔡声白的身影,上海丝绸业巨子的身份已逐渐由莫觞清过渡到了蔡声白的身上;而且,蔡声白和茅盾不但是同乡,并且在湖州府中学是前后期的校友,蔡声白是1907年入的校,三年后茅盾也进入此校读书。在茅盾所说的“同乡之从事于工业者”中,我想会有一个是蔡声白,而且一定是主要的一个。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是不能也无法和生活中的原型一一对应起来的,小说毕竟不是人物传记。茅盾写《子夜》,进行了很详尽的准备,也融合进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他以江南丝厂和上海交易所作为小说的背景和人物活动的舞台,和他出生在浙江乌镇,以后又长期生活于上海,以及拥有很多实业界的亲戚朋友是分不开的,这种经历和体验不是其他哪一个作家能够轻易做到的。莫觞清和蔡声白从浙江起家,毕生以发展壮大民族工业为己任,想把家乡的丝绸同时也是中国的特产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经过多年打拼后成长为上海丝绸业的实业巨子,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他们又注定了会在国际资本和金融买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以壮志未酬的结局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必然。我们在《子夜》中完全能够触碰到前辈们人生的脉搏,看到莫觞清、蔡声白们的鲜活身影。他们都是有灵性的血肉之躯,可以感受,可以触摸,更可以理解,都是活生生的人!
几经变动后,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入驻这里
1949年新中国建立,武康路2号迎来了新主人,这幢花园洋房的履历上增添了更显赫的政治经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曾在此短暂居住,这位上海一把手搬到临近的康平路以后,这里又变成了市委机关幼儿园的所在地。“文革”前夕,武康路2号又一度成为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办公地点。
1976年10月,“四人帮”覆灭,十年“文革”宣告结束,武康路2号暂时回归了原先的静谧。当然,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有关部门肯定不会让她投闲置散。1978年,武康路2号终于迎来了她的新主人: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来头不小,它属于国家科委和上海市政府双重领导,是厅局级单位,这次入驻武康路2号的只是它的几个临时机构:由研究所人员组成的工交调查组以及研究所从崇明农场招来的50个女青年的培训场所。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女青年中有不少后来成了研究所的骨干。这些临时机构自然不会在这样的花园别墅中驻扎太久,仅仅两年多,调查组和培训班就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撤离此地。随之正式入驻的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它同样隶属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但却是一个正式机构,且颇受上级重视,其第一任社长是曾任陈毅市长机要秘书的荣绛蓉。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5月,原来在高安路6弄1号办公,因场地狭小不敷使用,经批准后遂于1981年正式搬入武康路2号,这一入驻就是整整二十五年。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以出版科技、翻译、医学、生活类图书为主,全社不到百人,规模不大,但却出版过不少有影响的好书。建社初期以出版专业图书为重点,一本《质量控制手册》因填补了科技界的空白而走红,虽然和普通百姓没有太大关系,但在专业圈子内受到了很高评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出版的图书和市民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挂号费”“治百病”“走进博物馆”“CCTV致富经”等系列丛书广受百姓欢迎,在业界影响很大,其中一本《醋蛋治百病》,通俗易懂,简明实用,屡次再版,销量超百万,风靡海内外,创造了业界奇迹。1996年,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和上海图书馆合并,出版社也迅速抓住机会,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厚的馆藏,推出“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系列图书,将上图尘封多年的图书重新整理,挖掘出新的价值,并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重新演绎,让很多古书旧书获得了新的生命。
1990年代的武康路2号花园洋房(沈美新提供)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部分员工在武康路2号门前合影(沈美新提供)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在武康路2号驻扎了25年,很多员工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奉献给了这里,从唇红齿白、满脸朝气的青年男女一直干到白发苍苍的迟暮之年。他们在这里贡献智慧,他们在这里生活成长,他们在这里留下了青春印记,他们对这里的每一个房间、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充满了感情。2005年年底,传来了出版社可能搬离此地的消息,很多人都恋恋不舍,他们纷纷摄影留念,希望能把武康路2号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脑海。
不是结局的尾声
2006年6月,有一户人家非常低调地搬进了武康路2号,旁观的人们只知道,这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易主了。若干年以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搬进去的原来正是这幢洋房原主人的后代,现在只是物归原主——现在的主人是蔡声白的外孙女、香港溢达集团掌门人杨敏德,她将在这里谋划重振家族雄风。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在这里驻扎了25年,难免对一些地方有修建改造,如为增加办公面积而封闭阳台窗户,为改善员工福利而在花园空地上搭建自行车车棚等。杨敏德对这些局部都一一作了整修复建。如果人们现在走过这里,会发现武康路2号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模样,包括那个最引人瞩目的偌大的弧形阳台。旁边摩登精巧的4号则改造成了陈列莫觞清、蔡声白等几代家族企业家历史遗迹的纪念室:一楼用整整一堵墙面来展示庞大复杂的家谱树;为了表现家族的丝绸纺织业背景,纪念室的窗帘、挂毯和灯饰等,都别出心裁地使用特色织物来装点,温馨而贴切。一点一滴,她都向着历史的原来模样靠拢,但又融合了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历史不会被忘记,她在时代前进中复活、发展。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