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18-10-12 08:58:11
武康路40弄1号,建于1933年,是著名建筑师董大酉的作品。董大酉(1899—1973),杭州人,1922年从清华预备学堂去美国留学,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上海创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28年,他主持了“大上海计划”项目之后,声誉鹊起。法租界造房子比较讲究,设计图纸和设计师都要经过公董局的认可,董大酉的“大上海”作品让他有了底气。在江湾,他主持了市政府大厦、博物馆、图书馆等一系列中式大屋顶建筑,在武康路40弄1号别墅他采用了西班牙式风格,比较适合法租界西区的整体风貌。
武康路40弄1号外立面
1938年9月30日,中华民国首位内阁总理唐绍仪被国民党“蓝衣社”的刺客杀害于福开森路18号,即今天的武康路40弄1号。这座寓所,唐绍仪住进来的时间并不长。他是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才从原来寓居的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搬过来的,正好一年多一点。唐绍仪本来是到女婿家里躲灾祸的,想不到还是难逃噩运。1936年,国民党中央五届二中全会之后,唐绍仪因与蒋介石的政见一直不合,便从他曾担任县长的老家广东省中山县回到了第二故乡上海。在上海,他的朋友太多了,做生意、谈政治、尝美食、玩古董,洋场派头重现,这位大名流的行踪完全是透明的。然而,抗战爆发后,日军为筹建一个能统一华中的伪政权,物色总统人选,没有随国府西迁的唐绍仪,资历、能力和声望都属一流,是最早受到日方关注的。当时上海各界疯传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正在秘密接触唐绍仪,要是真有其事,唐绍仪也愿意合作,那历史上发生过的“汪伪”,岂不是就会变成“唐伪”了?
唐绍仪(1862—1938)
抗战初期,军统对所有“落水”和有意降敌的各界名人,一律采用暗杀手段。有时候只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也就下手了,和1927年蒋介石实行的“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政策并无二致。当天上午,刺杀唐绍仪的任务由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下达,上海区副区长兼行动总队长赵理君亲自执行。行刑方式诡异而果决,是典型的“军统”手法。福开森路18号是唐绍仪大女婿诸昌年的家,唐绍仪躲进来后,家里有人看守,马路上有巡捕走动,外人出入很容易暴露。赵理君买通了一个刺客,即唐绍仪在广东熟识的同乡谢志磐。谢志磐知道唐绍仪年前曾在古董店看中一件瓷瓶,没有谈拢价格,便以低价觅得为名,上门让唐绍仪鉴别。上午9点过后,赵、谢两人,加上小特工李阿大、王兴国,驾车前往沪西。进入唐府的是赵、谢、李,王在驾车位上等候。入门后,赵理君先把桌上的火柴藏起,唐绍仪面对徐徐展开包装的宝瓶,正想抽一支雪茄时却找不到火。待保镖上楼去拿火柴之际,谢志磐转到唐绍仪身后,刹那间掏出一把利斧,砍向唐绍仪的后脑。唐绍仪闷声倒下之后,三人和门卫打了声招呼,迅速驾车脱身。唐绍仪当场并没有气绝,被送到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下午4时左右离世,过了6时,晚报、电台和弄堂里,一片唏嘘。
唐绍仪想当汉奸?后来看起来完全没有证据!唐绍仪和土肥原确实见过一面,日军也真的想拉唐绍仪组阁,但他从来没有答应,反而是躲在福开森路寓所闭门不出。据唐绍仪的女儿唐宝瑢在《我的父亲唐绍仪》(《炎黄世界》2010年第1期)中回忆说:唐绍仪和土肥原的会面,时间是在1938年9月下旬。当时是因为唐家大姐唐宝珠、大哥唐榴先后从香港来上海,带来了“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居正和戴季陶五人的亲笔信,信中请父亲设法向日方打听讲和的条件”。另外有记录说,唐绍仪和土肥原的见面时间,正是9月28日。土肥原通过唐绍仪的另一个女婿岑德广的联络,亲自到福开森路唐宅拜访。正是因为国府托付,唐绍仪才同意和土肥原见一面。唐宝瑢言之凿凿,说这五封引来杀身之祸的密信,后来一直由大姐唐宝珠保藏,还遭到军统的追查和恐吓。这个回忆可以看出当时的复杂态势,唐宝瑢的说法目前还是孤证,还有待别的史料来证实。可以确定的是,蒋介石自己下了暗杀令,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道:“唐绍仪在沪毙命,此实为革命党除一大奸。此贼不除,汉奸更多……”然而,蒋介石在公开的场合,却惺惺作态地拍了唁电说:“惊闻少川先生在沪遇变逝世,痛悼何及。老成遽殒,顿失瞻依。……”蒋介石和军统,手段确实狠毒。或许是根据日方在刺杀事件后的反应,以及军统、中统的反复查核,确实找不到有“唐奸”的证据,行政院长孔祥熙在10月5日又发布《唐绍仪褒奖令》,拨付丧葬费5000元。在国史馆所立《唐绍仪传》中有句说:面对日军拉拢,传主“终不肯出”。
唐绍仪(1861—1938),字少川,出生在老家广东香山(今珠海)唐家湾。因为父亲唐巨川在上海做茶叶进出口生意,唐绍仪很小就来上海念书,1874年从上海响应“容闳幼童出洋计划”去美国留学。唐绍仪在上海占尽风流,因参加1911年12月18日开始的“南北议和”,受到袁世凯信任,亦被上海南阳路“惜阴堂”主人赵凤昌力挺。上海各界人士说服了南方代表孙中山、黄兴,以唐加入同盟会为条件,接受他担任国务院总理。清末民初,上海的各方势力都推崇唐绍仪,这给了他很大的政治空间,在北洋和南方之间左右逢源。1913年6月,已经初露头角的嘉定籍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娶了他的第五个女儿唐宝玥,成为他的女婿;同年同月,唐绍仪娶了年轻的东吴大学毕业生上海小姐吴维翘。翁婿两人的婚礼,隔了一天在上海最著名的张园举行,都是大草坪上的新式婚礼,全沪传为佳话。唐绍仪一生的得意和临终的不幸,都在上海。
事过境迁,有些故事不是十分确定地记录下来,隔几年就会以讹传讹,这也是让写史人犯难的地方。按照当天上海各大报纸的报道,唐绍仪确实就是在法租界福开森路18号(今武康路40弄1号)被刺杀的,细节都很清楚。但是,网上有些资料说唐公馆是位于法租界的环龙路(今南昌路),离福开森路还有好几里,肯定是个错误。旅台掌故家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记·唐少川倔强自误》一文说,唐绍仪被刺于西华德路(今长治路),那就是差之数十里了。发生在上海的史事,到了台北往往失真,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常常感受到的事情。
唐绍仪旧居东南立面
唐绍仪旧居主入口
武康路40弄1号至今保存原样,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主入口朝北,券形门洞,希腊式立柱。二层有三联券柱落地窗,配有三座大阳台。外观是浑水拉毛的墙面,红色筒瓦的坡顶。室内则有壁炉、烟囱,形制完全西化,非常适合唐绍仪的生活方式。按照房地产档案资料,这座花园别墅的房屋和地产,最初为比利时义品银行所有。1933年,诸昌年邀请董大酉设计改造成为自己的寓所。1949年以后为上海市委机关使用,作为革命干部的家属住宅。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