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18-10-11 11:07:13
晚清有一本书,全书仅仅二万多字,却被世人誉为“中国第一教科书”;此书甫一出版便风行全国,累计发行一百多万册,令人叹为奇迹;更为奇特的是,写出这本书的人年仅18岁,放到现在正是青春飞扬的高考年龄。这种现象,在任何时段、任何国度,都可以称作是一种奇观!这本书叫《革命军》,作者是邹容。
《革命军》书影(清晚期)
徐汇有幸,邹容墓就坐落在徐汇区华泾镇上的刘三故居黄叶楼旁。1905年邹容病死于提篮桥监狱中,华泾人刘三仗义营葬邹容于自己所居黄叶楼旁,“义声布天下”。2004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将黄叶楼异地保护于华泾公园内,并于2007年将黄叶楼改建为邹容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十年后,华泾镇人民政府对邹容纪念馆重加调整修建,展陈也有较大更新。2018年4月2日,重新布展后的邹容纪念馆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与世人重新见面。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重新布展后的邹容纪念馆
邹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他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己任的一生。他十八岁时撰写的《革命军》一书,以磅礴雄浑的气概,通俗易懂的文采,启迪了一代爱国志士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在人气民心上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革命军》出版于1903年5月,由上海大同书局刊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它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为武器,以极大的热情,正面阐述在当时的中国反对封建专制实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华共和国”的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述了革命党人“建立民国”的基本设想,为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由于书中大力宣传的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思想契合当时民间弥漫的变革思潮,再加上《革命军》一书本身具有的强悍的战斗力、严密的逻辑思辨性、灵动飞扬的华丽文字和充满鼓动性的激昂情绪,书一出版即迅速风行全国,甚至蔓延到海外,翻印流传极广。据估计,从1903年到辛亥革命前后仅仅十数年间,《革命军》一书翻印再版达数十版,总印数超过一百万册,在清末革命书刊销售量中占据首位,名副其实是当时人人知晓、个个热议的第一畅销书,而邹容,以一介风华少年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推翻清政权、建立民国共和政府的舆论先驱。革命前辈吴玉章曾赋诗赞其为“惊醒民众”的“少年英雄”:“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既是高度的评价,更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在当时的中华大地,无论是孙中山、章太炎、章士钊这样和邹容同一战壕的战友,还是蒋介石、胡适等还在孜孜求道的青年才俊,或是更多普通的民众世人,几乎没有不受到《革命军》影响的。邹容其人和《革命军》一书,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更有其合理之处和必要性!他们的历史功绩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纪念和发扬光大的。
徐汇区和华泾镇两级政府对邹容纪念馆的开建和重加修缮布展,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珍惜和保护利用。徐汇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厚重历史底蕴的马路街道、大楼公寓、名人别墅等等比比皆是,而碑、塔、像、墓等特殊建筑是其中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最近几年,徐汇区政府对上述纪念建筑陆续进行维护和修缮,是为真正的不忘初心。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邹容其人及其墓地和纪念馆,在当下语境中,无论是我们的主流叙述,或者说在民间叙述系统中,其被重视程度和活跃程度目前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准上,如在不同年龄段做一个调查的话,其知晓度肯定不能让人满意。原因可能有多种,既有历史的,也有时代的,或许也有自然地域原因。华泾地处略偏,这当然是事实,但在交通工具多样化的今天,只要各方重视,努力解决,这肯定不是太大的问题。原来的陈列太过简单沉闷,很难引起一般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参观兴趣,这是以前做得不够、应该着重改进的地方。这次更新布展作了很大调整,请出著名专业美术家,创作了一批雕塑、油画、连环画,大大提升了展览的艺术性;整个展览与时俱进采用了AR互动、沙画、触摸屏等各种先进时尚的陈列设施,可谓亮点多多,对提升青少年的观展兴趣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展览还搜集陈列了《革命军》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行传播的各种版本以及和邹容革命活动相关的大量历史文献,在学术性上也得到了很大增强和提高。
邹容纪念馆内展出的雕塑、连环画
2001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韩正在为《梧桐树后的老房子》一书作序时指出:“徐汇区历史上文人众多,文化兴盛。中西文化的交流,文化科技设施的发达,形成了徐汇区独特的人文特色。徐汇区保留下来的花园住宅、公寓、新式里弄等住宅和教堂等公共建筑,名列全市之最。这些历史建筑不仅为城市所有,也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建筑是最具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研究与保护历史建筑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梧桐树后的老房子》,上海画报出版社,2001年)正如其所言,悠久文脉和特色建筑是徐汇区的脸面,也是她足以立身并傲立群雄的生命所在。这些历史建筑背后,包容有太多的生动故事,印刻着深沉的时代痕迹。传奇尽显,蕴藏无限。这是历史的恩赐,文化的积淀。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珍贵的悠久文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应该珍惜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们在感恩的同时,更应保护利用好这些遗迹。改革开放以来,徐汇历届政府作了大量努力,目前已经维护和建成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有不少还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如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等等。这方面有待挖掘的潜力还有不少,如夏衍故居、哈定画室、黄园、百代唱片公司旧址、昆仑影业公司遗址等等。长途漫漫,没有止境。我们希望,首先,能够出现更多像邹容纪念馆这样有意义的历史教育基地,这样的名单应该越来越长,徐汇区具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其次,建造修缮相对还比较容易,如何维护运转,让它们更具有活力,发出应该有的光和热,则更加不易,这需要上下左右各个层面的力量付出更多的心血。让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