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1867—1959),中国出版家。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与维新运动,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事业,主持南洋公学译书事宜,后接任公学总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商务印书馆,先后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参与创办《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等。规划出版《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主持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辑有《续古逸丛书》。建国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长、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并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涉园序跋集录》等。
张元济70岁时像(1936年)
1939年,张元济的家由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40号迁至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24号。从这一年迁入新居到1959年去世,张元济在今上海市徐汇区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20年。
上方花园内的张元济故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世业耕读”“善守勿替”——海盐张氏家训
张元济的始祖名张九成,原籍河南开封,生当北宋末年。金兵南侵随宋高宗南渡,定居钱塘。他曾任丞相,主战,受秦桧排挤,谪居十余年,著书立说,谥文忠,著有《张状元孟子传》《横浦文集》。张元济对始祖张九成非常景仰,曾在这两部书的跋文中称始祖“不受权贵之饵”“以挽弱宋而奋中兴”“清明刚正,国家是急”,给予始祖很高的评价。明太祖洪武初年(约14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元济的20世祖张留孙带领一支儿孙从钱塘迁至海盐,这就成了海盐张氏的“始迁祖”。明万历年间,张家出了一位文人张奇龄(1582—1638),人称大白先生。他居住在海盐南门外乌夜村,将自己的读书处称为“大白居”。张奇龄晚年,恰逢明朝内遭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外有满族铁骑不断南侵,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于是,张奇龄为张家立下家训:
吾家张氏,世业耕读;
愿我子孙,善守勿替;
匪学何立,匪书何习;
继之以勤,圣贤可及。
张奇龄为张氏立下的家训,强调“世业耕读”,要求子孙“善守勿替”。这一家训,对于张家后世影响很大。后代子孙大多都能秉承家训,以读书、藏书、著书、刻书为终身事业,其中张元济就是秉承张氏家训最杰出的代表。张元济于1914年在上海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建造新居时,亲自将家训以隶书缮写,请人镌刻在四块柚木板上,镶嵌在客厅的拉门上。1939年迁居时,又将这四块柚木板拆下。1987年海盐县建成张元济图书馆,内设张元济纪念堂,征集张元济遗物,张元济儿子张树年将其捐出,现在成了张元济图书馆收藏的一件珍贵文物。张元济家训也永远昭示着后人。
二、张元济自小受到严格的家教
张氏家训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也贯穿于日常家教中。张元济在13岁之前,受到家庭的严格教育。他的父亲张森玉(1842—1881)曾给他讲述张惟赤的事迹。张惟赤(1615—1676)为张奇龄之子,字侗孩,别号螺浮。清顺治乙未年进士。康熙初年在朝中任官,以直言敢谏著称。当时皇帝冲龄,权奸秉政,张惟赤敢于冒死上奏,奏请康熙亲政。此前,张惟赤曾针对入关不久的清统治者歧视汉人的问题,大胆上奏,提出刑部审讯记录不宜单凭满族官员执笔。张惟赤的刚正秉直的品格体现了张氏良好的家风,给张元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惟赤返回故里后,建“涉园”,内有丰富的藏书。其子张皓,人称小白先生,也在康熙朝为官。告老还乡以后,承继父志,以书为友。以后涉园历经康、雍、乾、嘉,修缮不断,藏书日盛,乾、嘉之际,江浙名流、学者来涉园借书、校勘、游园、赋诗者不断。但到张元济听取父亲讲述涉园历史时,涉园已成废墟,藏书也已随战乱散失殆尽。张元济在14岁时,随母亲来到故乡浙江海盐,曾多次去南门外乌夜村寻访涉园故址,数十年后,张元济四处访购涉园旧藏书籍,不能不说受张氏家训和父亲家教影响。
张元济一生,受母亲的影响很大,他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也非常崇敬母亲。母亲谢氏,东晋谢家之后。她是一个有文化、有主见、治家有道、教子有方的贤妻良母。1880年,张元济父亲去海南陵水县赴任,张元济母亲携全家定居海盐,购得虎尾浜南岸一所旧屋。张元济母亲请人稍事修葺,她亲自油漆门窗。据张元济回忆,母亲把一件沾有油漆的旧衣服保存下来,并取出以示后辈,从中领悟节俭之道。张元济母亲治家节俭,家中尽食素菜,荤腥极少进门,连吃咸鸭蛋也不常有。但是,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却从不吝啬。一开始,她送张元煦、张元济兄弟俩中秀才后,特聘海盐有名的朱福诜先生来家授读。延请名师开支自然不小,但张元济母亲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请来名师。
张元济母亲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也非常重视。有一件事,对张元济日后影响至深。张元济父亲殁于海南,张元济母亲带领张元煦前去奔丧,护送灵柩归葬海盐。行程中忽起大风,将一位轿夫卷入海中,尸首无存。对此,张元济母亲极为内疚,以后每年逢此日期,张元济母亲必定焚香遥祭。她并教导张元济等子女,勿忘这位不知名的轿夫。
三、秉守家训,继承家风,严格家教
张元济成家以后,秉守家训,继承祖辈家风,重视对子女的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的教育。张元济迁居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新居以后,考虑到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较远,孩子不能再入原来就读的爱国女校继续读书,更何况儿子张树年读完一年级后原本就不能升入二年级(爱国女校仅一年级男女兼收),张元济决定延聘家庭教师,以保证孩子的念书求学。他在家延聘教师长达8年。张元济还亲自教授孩子读书学文化,教儿子对对子,学习平上去入四声。张元济的孙女读书识字的启蒙教材,是商务印书馆早年出的一套《五彩精图方字》,正楷毛笔字体就是张元济手书。当他发现孙子张人凤喜欢看地图,就买来多种商务版的地图给孙子,不时还向孙子提一两个有关地名方面的问题,叫孙子回答。他还教孙子读背《世纪歌》,讲解《中国寓言故事》中的短故事,教孙子写日记,写好由他修改。张元济还利用家中的摆设,给孩子讲解一些常识,如指着家中的象牙雕大象,就给孩子介绍印度产大象,因象高大,有蛮力,人们用它从森林中运木材,一头象可抵许多人力。又如见到巴拿马沙土,就向孩子们讲美洲地理情况,介绍巴拿马运河可以缩短路程,不必绕道麦哲伦海峡。据张树年回忆,父亲张元济给他讲的华盛顿故居斧头的故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父亲告诉他,在华盛顿故居门首有一棵樱花树,华盛顿幼年时用一把斧头将樱花树砍去。他父亲知道后,将他训斥一顿,并命其照样补种一棵。张元济知识渊博,他通过随见随说的闲谈,既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对孩子的品德给予教育。
1923年春,张树年到圣约翰去读中学,张元济亲自送儿子到学校。临别时张元济叮嘱儿子:首先用功读书,闻此校洋教师较多,授课均用英语,汝应用心听取;其次是择友,应与人品正、成绩优的同学多接近;再次,应注意学校制定的各种制度,遵循不误。最后,应选一二种时间、体力适合的课外活动,适当参加。(张树年:《我的父亲张元济》,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5页)张元济的这四点叮嘱,包含了文化知识学习、交友、遵守规章制度、适当参加课外活动,即使在今天,对我们的子女、学子,都是有参考作用的。1931年,张树年从圣约翰大学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张元济怀着喜悦的心情出席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1931年8月16日,张树年即将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张元济写了一封长信给儿子。在信中,张元济从身体、学问、交友、用财等方面对儿子提出严格要求。在身体方面,张元济提出:“身体为万事之本。若不强健,虽有学问,无益也。”他认为:“运动不可少,剧烈者宜避之。”既要儿子保持运动锻炼,又要注意科学,避免运动量过大伤身。关于学问,张元济向儿子提出:“勿贪多,宜深造。”“勿求速成,宜熟习。”还要儿子“多到图书馆看书”。他还要求儿子多亲近读书用功的同学,对指导老师要“多亲近,多多请教”。关于交友,张元济首先对儿子提出交友原则是“无论同国人非同国人,均宜慎加选择,勿滥交”;“待人宜谦和,勿稍形骄傲”。对那些“好冶游之人,必须远之”;“喜挥霍之人,切不可交”。他告诫儿子“如有人邀往妓院或舞场等处,亟宜婉言谢绝”。张元济教育儿子:“中国贫弱,为人所鄙。学生不知自爱,更为辱国。”张元济是把出国留学的学生“自爱”与否,上升到是为国增光还是为国丢脸的高度。关于用财,张元济要儿子节俭,“戒奢侈”“当用则用,可省则省”,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学生身份,不可从丰”。按照张元济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张树年的留学生活是可以过得好一些的,但张元济却要儿子“戒奢侈”“保持学生身份”,可见张元济对儿子的家教之严。(见(《张元济全集》第2卷《书信》,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97页)
张元济对孩子读书的要求还表现在他对其他人身上。张树源是张元济的侄子,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硕士学位,铁路工程师。在张树源即将赴美之际,张元济写了一封长信给他。其中关于读书之事,张元济说:“在学校时宜专心求学,交际之事只可以余暇为之。”“学位文凭固在必得,然仅有虚名而无实际,亦无用处。此事关汝终身大计,当能自度。”“汝汉文太差,将来回国办事,必有大不便处。如在学校稍有余闲,即当用力专研。此三四年是汝完全用功之光阴。若一错过,后悔无及。”(见《张元济全集》第2卷《书信》,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01-302页)
张元济曾在一首诗里写道:“昌明教育平生愿。”他曾资助过不计其数的人上学,有本族的,也有外姓的,从上小学的到送出国留学的都有。据张元济侄孙女张祥保回忆,张元济曾面嘱她“好好读书”。张祥保中学毕业时,正值抗战,家境不佳,张祥保父亲提出让女儿休学,但张元济坚持要侄孙女继续上大学,并嘱咐她应学更实用些的东西,如医学、经济等等。正如张祥保说的,这也许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张元济一生中从不在诗文创作方面花费精力。他把一生献给了实实在在的普及教育、传播文化的事业。张祥保对其叔祖张元济的评价是非常精到的。
对于做人,张元济除了要子女孙辈慎交友外,他还多方面提出要求和希望。据张祥保回忆:“我记不得叔祖对我说过什么警句、训导。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生活中受到委屈之后,他对我说了大意是这样的话:‘不要让人可怜你,你的为人要使人感到本不该这样对待你。’他给我讲了曹操说的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应该做个和曹操截然不同的人。我回想起来叔祖的为人便是: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我见到叔祖给我父亲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事只在自己不做错,外来毁誉可不问也,过去情形作为镜花水月可耳。’”
1942年11月17日,张祥保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的那天,张元济送给侄孙女一首诗:“勤、慎、谦、和、忍,五子莫轻忘,持此入社会,所至逢吉祥。”(见张树年:《张元济往事》,东方出版社,2015年,第267-268页)张元济口中的“宁人负我,勿我负人”“凡事只在自己不做错,外来毁誉可不问”“勤、慎、谦、和、忍,五字莫轻忘,持此入社会,所至逢吉祥”,真堪为张元济新的家训也。
张元济手书堂幅《新治家格言》
四、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因私废公是张元济留给子孙的家教家风
坚持民族气节和公私分明,绝不因私废公,是张元济留给子孙的宝贵道德遗产和家教家风。1937年5月,张元济编译出版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奋起抗日之时。在这本书中,张元济以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讲述了中国古代多位志士仁人的故事,他说:“我现在举出这十几位,并不是什么演义弹词里妆点出来的,都是出在最有名的人人必读的书本里。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有的是为尽职,有的是为知耻,有的是为报恩,有的是为复仇,归根结果,都做到杀生成仁,孟夫子说是大丈夫,孔圣人说是志士仁人,一个个都毫无愧色。这些人都生活在二千多年以前,可见得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张元济:《中华民族的人格》,天地出版社,2013年,《编书的本意》第1页)很显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张元济出版这本书,大力提倡中华民族的人格和道德,就是以书为戈,表达自己鲜明的抗日立场。
张元济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1943年,张元济为了维持生计,开始过着清贫自守的鬻字卖文的生活。一天,有人送来画卷一幅、信一封,并附支票一张,面额为储备券11万元。信中要求在画卷上题写引首“菉竹轩联吟图”六字,上款“筑隐先生、菉君夫人”字样。这对于以书法享誉当时的张元济来说本为一挥而就的易事。但张元济感到以11万的高价买六个字,其中必有蹊跷。细察支票,发现盖有大汉奸傅式悦的图章。原来“筑隐”就是这大汉奸的别号。张元济立即毫不迟疑地回绝了此事。还有一次,张元济正在家中写字,有一个日本人递进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大东亚共荣圈”及三个人的名字。原来他们是日本文化特务。张元济看过名片,随手从桌上取张便条,写了“两国交战,不便接谈”八个字,交给日本人。这三个日本特务只得悻悻离开了。
张元济作为一个文人,在民族大义面前,坚持民族气节,宁可过着卖文鬻字的清贫生活,绝不附逆苟活。他的这种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操,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儿孙。
张元济墨宝手迹
在张元济的家教中,还有一点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就是公私分明,任何时候绝不因公废私。他的儿子张树年从美国留学回国以后,面临着谋职的问题。为此,张元济和儿子进行过一次详谈。张元济明确对儿子说:“你不能进商务,我的事业不传代。”张元济还向儿子表示:“我历来主张高级职员的子弟不进公司。我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张树年:《张元济往事》,东方出版社,2015年,第142-143页)1932年1月29日,商务印书馆被日本侵略军炸毁。6月1日,张元济的族侄张家昌给张元济写了一封信,希望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复业以后代为谋职。张元济在第二天即复信张家昌,信中说:“现在公司复业无期,即能复业,用人亦甚少。公司遭此大难,从前用人瞻徇情面之弊必须痛行扫除。鄙与贤侄族谊攸关,虽曰因公,究属私情,以是不克代为说项,尚望原宥,早自谋图,幸勿株守。”(《张元济全集》第2卷《书信》,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59页)
张元济的家训、家教和家风,对子女的影响很大。他的儿孙个个学有成就,品学兼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为国家和社会勤勉认真地工作。张元济的儿子张树年,获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以后在金融行业工作,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侄子张树源,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回国以后担任陇海铁路工程师;孙子张人凤,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曾任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副教授、校长,先后兼任杨浦区政协副主席、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孙女张珑,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毕业,先任职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后供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办英文期刊《中国建筑》,任主编,为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侄孙女张祥保,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张树年、张树源、张人凤、张珑、张祥保,作为张元济的儿子、侄子、孙子、孙女和侄孙女,都受到过张元济耳提面命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从他们身上可体现出张元济家训、家教和家风对子女成长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1948年张元济与子张树年、孙张人凤摄于上方花园住宅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张元济祖上留下的家训以及他自己在家教家风方面的实践、谈话、书信、诗文,已成为中国家训文化中一笔新的宝贵遗产。它对我们今天进一步搞好家庭建设,搞好家教,搞好家风,都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和长远的历史借鉴作用。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