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武康路67号,是一幢小巧的独立式别墅,占地面积663平方米,砖木结构,楼共三层。有老房子爱好者在网上说,67号小楼建于1940年代,但是从楼房内外“Art Deco”风格看,恐怕要更早一些。上海西区在1940年代建造的别墅风格,已经是相当简约的现代式,如天平路边上的衡山坊别墅群那样。按徐汇区房地产局保存和收集的资料,这座砖木结构的英式小洋房建造于1920年代中期,正是上海城市经济的“黄金时代”,虽然至今已近百年,而且年久失修,但里里外外透出来的那种殷实和庄重,仍然让人感到这曾是一幢豪宅。非常可惜,由于政权更迭,资料散失,这座老房子的投资者和建造商已经不可考了。比较确定的是,国民党要员陈立夫曾经是这座楼房的主人。武康路67号是陈立夫在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处住宅。
武康路67号建筑外立面
武康路67号建筑侧立面
陈立夫(1900—2001)是浙江湖州(吴兴)人,1911年随家人从老家移居上海。他幼年在上海求学,曾就读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天津北洋大学矿业系毕业(1922)后,又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专业硕士(1925)。刚刚回到上海,1925年12月就去了广州黄埔军校,担任蒋介石校长的秘书,此后在国民党内担任秘书长、组织部长,在政府里担任社会部长、教育部长和立法院副院长,直到1950年8月黯然离开台湾,到美国新泽西居住。陈立夫和他的“大哥”陈果夫一起并称“二陈”,就是著名的“CC派”。他们两人还在中央组织部里组建了一个中央调查统计局(“中统”),曾经令多少党内、党外的人物听了为之色变。“CC”在南京政府时期权倾一时,反对党称之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实权派要害人物,当年就住在武康路。这里离上海租界的闹市区不是很远,到龙华附近的上海市政府各机构更近,僻静安全,马路上很少有闲杂的市民和流动人员,确实合适当时党国的机要官员们隐蔽居住。
任蒋介石机要秘书时的陈立夫
陈家原来也是普通人家,辛亥革命后因为参与政治才发达起来,在上海属于非典型的暴发户,看过去的人写陈家,暗中总有一点不以为然在笔下,含着老上海的一种风骨。陈立夫的“二叔”是陈其美(1878—1916),在家排行老二,读书、习医均不成,便到上海的湖州人丝绸行“学生意”做会计。1906年去日本留学,与黄郛、蒋介石结为金兰。1911年,陈其美代表同盟会回到上海,组织“光复之役”,靠了帮会党小兄弟,攻下了江南制造局。推翻清朝以后,亲自担任了沪军都督。发迹后的陈其美,马上邀请陈家全部迁来上海,有福同享。陈立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西元1911年,由于二叔陈其美(字英士)之邀请,我们全家都到了上海,……这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如果当时上海的革命起义没有成功,我就不会有机会来到这个大城市,也更不会有机会接受新式的教育了。”
陈立夫初到上海,是随着哥哥(果夫)和姐姐们一起的,他们的父亲陈其勤是长房,有祠堂、店面要打理,就留在了湖州看家。陈其美的大房子够大,不但他们长房一家可以住下,连陈立夫的三叔陈其采从北京回到南方,也同时住在“上海督军”家里。按《陈立夫回忆录》记载,这座大房子是“位于英租界跑马场附近的马霍路,市区的道路、洋楼、汽车都给了我新鲜的印象”。马霍路,就是今天的黄陂北路,在人民广场的西侧,南京西路和延安中路之间,以前是“英租界”,当时已经被称为“公共租界”。另外,据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徐咏平著《陈果夫传》,1912年陈其美的住宅是在“德福里”,查考下来就在“马霍路”上。正是在这座大房子里,陈立夫见识了传说中的“大上海”,这是陈立夫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处。
陈立夫在上海的第二个住处,很可能是在沪北虹口的海宁路。我们是这样考证的:陈立夫初到上海时才13岁,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又在读书,肯定是要由年长八岁的大哥果夫来照料,不可能自己租房、买房住在别处。从各种回忆录中查到的情况是,已经参加革命的同盟会积极分子陈果夫在1913年底搬去了虹口海宁路,陈立夫随长兄一家住过去了。根据《陈果夫传》附录的《陈果夫先生年谱》,其中记载:“九月中旬,袁(世凯)党阴谋查封英士先生在湖资产。谋泄,先生遵英士先生嘱,即派人至湖,通知家中人携同重要物件,尽速迁出。于是全家搬沪,居海宁路。”陈果夫并没有说陈立夫等家人初来上海时住在马霍路德福里,按资料他自己也是租住在一户杨姓的上海人家里,陈其美失势后才住到了海宁路。陈立夫或许没有正式居住在马霍路福德里,那座大房子本是沪军都督府拨给陈其美住的,只是临时安顿了刚刚从湖州避祸出来的陈家人。
革命家总是流离颠沛,居无定所,但从目前保留下来的故居看,在上海的国民党、共产党革命家,似乎都住得不错。中华民国初年,陈果夫、陈立夫和许多国民党、共产党员一样,也住在法租界。按照台湾传记文学社翻译出版的《陈洁如回忆录》,1922年陈洁如和蒋介石结婚后第一次见到继子蒋经国(1910—1988),问:“你现在住在哪里?”蒋经国回答说:“在陈果夫叔叔的法租界房子里。”问:“那里住得舒服吗?”答:“是的,我住得舒服。”陈洁如这部回忆录是在美国、香港用英文写的,时过境迁,加上翻译,有些说法并不太可靠,比如蒋经国不应该称陈果夫“叔叔”,他们是“世兄”平辈。但是陈洁如在海外,周围人都是老上海,人名、地名应该不会错。她说1922年陈果夫的住址在法租界,应该是真实的。陈果夫和类似人物的钱是哪里来的?这是个问题!我们知道,1920年,陈果夫遵照孙中山、蒋介石的密旨,在上海开了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自做经纪人。三年下来“几乎连本钱也赔蚀进去,好比一场春梦”。这并不是一份正常工作,是一种类似洗钱的筹款行为。在同盟会失势,陈其美被刺,孙中山、蒋介石走投无路以后,陈氏在上海的经济状况很不好。为什么这些职业革命家,都还能住到法租界去?原因就是党费开支。陈果夫是职业革命家,他在法租界租房子住,收养蒋经国,资助陈立夫;这里应该是陈立夫在上海的第三处住所。
按陈其美、黄郛、蒋介石金兰三结义的辈分来说,蒋介石既以果夫、立夫为“世侄”,蒋经国“二陈”则当以“世兄”相称。蒋、陈两家,有袍泽之谊,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蒋经国跪着对陈立夫泣声求道:“你是我唯一的哥哥,以后务请多多扶持!”可见两人早年在上海确有兄弟之情。陈立夫读大学(北洋大学)时,蒋经国还是小学生(万竹小学),两人相差10岁,一起受大哥的抚养,情同手足。问题来了,这座“法租界房子”,即陈果夫抚养全家、收留蒋经国,同时也是陈立夫在上海住过的第三处房子,具体的地址在哪里?会不会就是近年来被徐汇区文化局确定为陈果夫旧居的武康路107弄2号?我的回答是,应该不会。要知道,蒋经国上学的万竹小学位于南市露香园路242号,离法租界极西头的武康路太远了,当时还没有公共汽车,私人汽车更不是寒碜的陈家、蒋家这些职业革命家能自备的。1930年代之前,陈氏兄弟肯定还没有住到武康路。
陈立夫得享高年,101岁时在台湾台中的陈家寓所去世。他先后住过的城市有湖州、天津、匹兹堡、广州、南京、重庆、台北、新泽西,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但是真正安顿家庭、家族,住得最久的城市还是上海。上海是陈家发迹的城市,也是他们长期经营,有着盘根错节复杂关系的地方。陈立夫、陈果夫都说自己是“老上海”,但是算不算有钱的上海人,有钱到能够在外国大班、洋行职员和大资本家置业的福开森路造房子,这是有疑问的。1927年以后,陈氏兄弟回到上海,随即去了南京担任要职,权势熏人,官场有“蒋介石的军队,陈家的党”的说法,舆论界还提出说蒋宋孔陈是中国的“四大家族”。但是,按照陈氏兄弟自己的说法,他们是清廉的,在上海最终也没有自己的房产,都是用薪水和政党经费租房子居住。《陈果夫传》中说:“(陈果夫)旅居上海时租住民房,在南京在陵园新村建屋,也(在抗日战争中)给毁了。”作者是在辩护,陈氏兄弟在上海没有自己的房产,在南京的房产也没有了,所谓“贪污”的指责是子虚乌有。
陈立夫全家福(前立者为幼子泽宠,后排由左至右为女泽容,长子泽安,次子泽宁)
抗战以后,中华民国政府从重庆回到南京,马上就熟门熟路地“接受”大上海。沪西霞飞路、愚园路租界地区的一大批别墅、公寓式的洋房,都以“敌产”“伪产”“附逆”“刁民”的名目“劫收”了去。上海沪西地区进来了一批新主人,革命家们摇身一变成了优雅别墅的新主人。所以,按以上粗略的考证,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武康路67号陈立夫旧居、107弄2号陈果夫旧居,不是他们的自己的房产,而是分配给他们无偿占用的党产。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