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节,原大同校友来我校聚会在办公大楼前合影(冯宗菽之子冯惟敏捐赠)
一
2015年10月30日,笔者拜访了83高龄的建校元老柳曾典前辈,他告诉我:“1952年8月11日,我作为交大派出的参加筹建小组的成员,到衡山路10号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去开会,商议院系调整、组建华东化工学院的事宜;翌日,小组成员到新闸路上的大同大学办公;我配合严沛霖老师,在一间天平室里负责秘书组工作;事情多,时间紧,来不及做,后来,大同大学的闵环同学也加入了进来……”
其时,柳老才19岁,是交大化工系二年级的学生,与闵环同学一样,少不更事,却参与了我校成立这样的大事。
时光飞转,60多年前并校的许多细节,包括那批“活生生”的人,如同过眼烟云,今人知晓的越来越少。
1952年10月25日,中国第一所化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简称“化工”,现华东理工大学)在上海江湾的政法路195号同济大学理学院旧址上诞生,它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5所大学的化工系、经院系调整后合并而成。有记载:“开学时,注册教职工272人,各校转来学生449人,新招学生272人,合计993人。”
新、老学生数很明晰,之后也是来一茬、去一拨,加加减减很好统计;但教职工(教师、职员、工友)与学生不同,要“看家护院”守着摊,继续教书育人,所以必须记载详细,最好“精确到”姓甚名谁。
1952年的“化工”,是一所合并学校,它的教职工绝大部分来自被合并的学校,其中大同大学因是私立性质,即使已办了40个年头,但按当时的政策,也要停办撤销(包括教会办的学校),遂该校除却非化工系的老师外,其余教职工“整建制”地来到了我校工作。
大同大学化学系一九五〇级毕业纪念
大同大学调入我校教师17人,其中陈松茂、顾振军、张我裁、徐伟成、曹一华、徐任民、周昌寿、周祖训、李颍川是教授(大同大学为5所大学并过来教授最多的一所学校),吕保龄是副教授,严沛霖、诸葛濂是讲师,冯宗菽、伍捷申、陈行表、陆慕劬、梁世懿(女)是助教;还有职工(职员和工友)44人。
大同校友甘大庚撰文称(大同大学简史):“据1947年统计,学生2554人,教师105人,职员38人。在30年代,教务处仅章龙荘先生一人负责,亦能应付自如,办事效率之高,为各校之冠。”实际上,大同的办学历来以精干、高效而著称,除职员较固定外,教师的聘用以兼职为主,据说可以节省开支。
由立达学社社员胡敦复、平海澜等11人创办的大同学院,于1912年3月19日在上海南市的肇周路南阳里挂出了牌子,宣告成立。这天恰巧是首任校长胡敦复先生26岁的生日。
“大同”之名,取意于《礼记·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是为大同”。大同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坚持办“自己的大学”。
大同大学校标
大同学院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所高等学校。1914年夏天,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新址。1922年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大同学院改名为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1932年2月6日,原中学部改称附属中学。此时,大同校园已扩展到110余亩,建有校舍17座及运动场、绿地等,图书颇具规模,仪器充实完备,大、中学生近千人(大部分学生住读)。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大同校园惨遭日寇军机轰炸,满目疮痍,毁于一旦;10月,华界沦陷,大同没有实力转去后方,留守“孤岛”的师生只能另觅生路,在租界苟且办学。度过了两年的坎坷与艰难,大同于1939年9月迁进了新闸路1370号(西康路东侧)自建的新校舍,并设附中二院(在律师公会大厦的原附中改称附中一院)。
1948年,大同中学部学生数已达2500人,大学部2700人,稳居沪上榜首。大同的教学质量也蜚声全国,尤其是数理与电机两系。因此,大同曾与复旦、光华、大夏并称沪上私立大学之“四大金刚”,还有“南大同,北南开”之美誉。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文学系、哲学教育系、史地政治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又及,抗战胜利后,附中一院迁回了南车站路上原大同的劫后余舍,即现在的上海大同中学(1952年改称);建国后新闸路上的校舍由附中二院留用,并改名上海五四中学延续至今。
新闸路1370号大同大学原址上的上海五四中学(1981)
二
1951年秋之后的一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包括高中生)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谓“思想改造运动”)。在党的组织和安排下,知识分子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必须“背靠背”地撰写思想改造小结(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家庭出身、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所结交的朋友、有影响的任何人和认为要向组织汇报的任何事(如大到持有多少股票,小到拿过单位的一只信封),以及参加过的各种团体、组织的情况等等。
就大同人而言,有了刻骨铭心的“自我救赎”作铺垫,对院系调整也没感到“突如其来”和不悦,倒是都为自己还能有一个工作的机会,继续去教书育人(学生可以继续学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而感到庆幸和宽慰。
1952年时任大同大学化工系主任的陈松茂教授,1936年曾去德国卡尔斯罗厄高等工业大学留学,1940年任教于大同。他在1949年4月对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生的寄语中谈到:“吾人不幸而生于此大时代,亦大幸而生于此大时代。何以言之?吾人生于此大时代,值世界纷乱、国家多事,可谓不幸;然在此大时代,科学万能、发明新异,又可谓大幸。诸君生于此大时代,且莫辜负此大时代。毕业矣,诸君前途珍重!”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多倾向于彷徨和无奈的。就此,共产党哪会“袖手旁观”?
实际上,共产党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抗战开始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已经在大同大学有秘密活动。后任我校教务处处长的严沛霖,1942年考入大同大学化工系,1946年临毕业前的3月份,在地下党员王晴华(同班同学)的介绍下入了党。严沛霖后留校任助教,1949年建国时,他是大同唯一的教工党员。1952年院系调整,他来到我校,成了我校最早的8位党委委员之一,也积极参与了我校的筹建工作。
除了地下党组织,1948年冬大同大学还成立了一个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一说联合会,简称“新青联”,有200余人参加),是党的外围组织,负责领导、发动进步青年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内战、要和平”、“反美帝扶日”等爱国活动。解放上海时,这些组织还发动学生成立护校队、保安队,保护学校财产安全,使军事接管顺利进行。
大同大学撤并前的校门
1949年10月,大同大学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接管,设立了政治教学委员会,有曹汉奇、金诺、沈继宗、王国珍、董平组成,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52年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时,大同还成立了中共大同大学工作委员会,书记是华东革命大学派去的“老同志”张佐长,副书记是张理。之前,大同有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主,严沛霖是教师党员支委。
建国后的三年中,获得新生的大同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个个群情激昂,意气奋发,他们踊跃参加了治理淮河、“参干”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运动。“当政府发出急需技术干部号召的时候,我们土木系四年级有60多位同学,暂时放下书本,离开学校,奔向了治淮的伟大工程。”“王婉华同学已结婚,有了孩子,但她照样积极报名要参干,争取为保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出力;经区、市报送委员会审查、批准,我校终于有43位同学被光荣选上了参干。”
三
大同办学40年,共有4位校长执掌过,其中史称“胡氏三杰”的同胞兄弟胡敦复、胡刚复就占了25年。老大胡敦复还有一个胞妹,叫胡范若(1952年时已是正教授),一直担任大同大学教务主任,是一位十分得力的“女干将”,学校早期的许多文书由其起草。平海澜教授是1950年2月接任大同大学校长的,他的女儿平梅也在其麾下工作。
1981年12月,大同大学校友29人在龙华殡仪馆参加胡范若先生追悼会后合影
诸葛濂,1945年夏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工系(与化学工程专家、石油化工教育家沈复是同学),后留校在附中二院和化学、化工系教书,并兼任系行政工作(实验室管理负责人);1952年来我校任教,除任分析化学讲师外,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上,历任设备科副科长、科长,设备处副处长、处长,至1987年1月退休,期间曾参与我校四川分院(现四川理工学院)的创建和办学。他作为建国前的一名大学毕业生,放弃专业业务,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我校实验室建设,劳苦功高,功不可没。老院长张江树曾有言:“诸葛濂的作用比一位教授还重要。”1960年代初,老院长还把自己用的一张“九斗”办公桌赠予他用,足见交情至深。2012年3月31日,后任设备处处长黄樑又将这张老桌子交给了笔者,让学校档案馆予以收藏。今年6月22日,我去化工一村129号拜访了94岁的老诸葛,他精神尚好,愿他健康长寿。
汪毓秀,1940年入职大同大学教务处,1952年调来我校教务处教学行政科工作,刻得一手蜡纸好字。李璧,1940年大同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曾在我校教务处注册科、梅陇校区基建办公室、化工机械系行政秘书岗上工作。徐宝仙,1940年大同大学文学系毕业后留在训导处工作,1952年调来我校教务处注册科工作,后在教材供应科、夜大学、图书馆任职。还有唐克勤来校后是大会计,总管学校财务;陆映北是院长办公室职员,其书法技艺了得,学校的各类布告均由他书写;钱根禄是设备科采购组组长,对仪器设备非常在行;施亚莱(汪明荃母亲)是校医。除了职员,还有一批工友,也对学校的校产、园林、食堂(膳食)、驻警(门房)管理很派用处。如徐家骧,来校后起先看管教室,后在体育组工作直至1989年3月退休。
改革开放初期,我校来自大同的这批老职员相继退休,他们的子女按政策来校工作,如化学药品仓库的钱慰民,他继承父辈钱根禄的衣钵,为师生实验提供服务。大同前辈的后代也有很多在我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如冯宗菽的儿子冯惟敏,现为我校设计院副院长。
大同大学调来我校工作的部分教职员工
四
自1932年理学院设立化学专业、1938年工学院设立化工专业至1952停办,大同这两个专业已有700多人毕业,而在读的170人(见附表)全转到了我校继续学业(实到163人,其他人因病休学等)。后来这些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为我国的化学化工事业作出了贡献。留校任教的张包镐后任我校党委副书记(曾主持工作),朱裕贞任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肖毓祥任成人教育学院院长,陆广中任外事办公室主任等。
陶涛(1917—2013),女,原名肖如琴,1936年考入大同大学化学系,1940年3月任大同大学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1975年10月后任石油化工部、化工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曾多次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我校也一直视她为“校友”。侯毓汾(1913—1999),女,江苏无锡人,1935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学系,是著名染料化学家、我国染料化学专业的创始人,她与我校陆静孙教授等合编的《染料化学及工艺学》为全国工科院校通用教材,在工作上也与我校刘馥英、朱正华等元老有长期的合作。
胡新南(1914—2011),为大同大学首任校长胡敦复的大公子。胡新南1935年大同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去了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留学,获炼油工程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大同大学教授;1945年去了台湾。1991年,胡新南阔别大陆45年后首次回上海,并来“母校”与12位老师作了座谈。1997年4月18日,他与大同校友邱慈尧一起来校访问,并向张东山副校长递交了一万美金,用于他俩设立的“立达”奖教金。2002年起胡老又单独出资设立“胡新南奖学金”,每年奖励5名优秀博士生。2009年6月8日,96岁高龄的他最后一次回母校,并参观了奉贤新校区。看到母校的发展,胡老欣然题下了“发扬大同精神,福国利民”的贺词。
2005年5月12日,胡新南先生亲临我校为优秀学子颁奖
徐光宪(1920—2015),生于浙江绍兴,无机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1939年考入大同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200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沈天慧(1923—2011),女,浙江嘉善人,半导体材料学专家,1949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工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倪嘉缵(1932—),浙江嘉兴人,化学家,1952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由于是同行和校友,他们与我校多有往来,沈天慧院士还曾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现如今,离1984年大同校友在我校聚会又过了30多年,当时聚会照片上的大同校友在世的已所剩无几,加之大同校友会停止了活动(因会员年高古稀),若要再想重温大同遗风,可能变得越来越难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大同的先辈表示怀念,感谢你们为华理的创建、发展所作出的奉献!
【附记】
2012年我校60周年校庆前后,有领导提出“我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这句话后,有些前辈认为没有必要,且易引起误解。我认为这符合我校的发展历史。1952年院系调整组建的大学,都是有基础的,管理模式变为校(院)长负责制或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专业设置基本保留,教授的指导思想有变,但教书育人、做学问的格调没变。所以,就大学文化的渊源而言,新组建的大学有着原来大学的精神传承和烙印。鉴于我校是由5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而来的,这句话拟改为“我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等”,似更恰当。
攀登碑南侧的大同大学校友捐赠的纪念碑(1994年2月22日摄)
另外,现在的山西大同大学和台湾大同大学与本文所说的大同大学毫不相干。前者于200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后者是在台湾协志商号董事长林尚志创建的大同工业专科学校基础上于1999年改名而来。
再则,据诸葛濂回忆,1952年政府本来想请关实之任我校院长的(关实之创办了大同化工系并任系主任10余年),因为张江树已经在1951年被指派负责筹建南京工学院了,但关实之已于1950年偕夫人去了东北。此说法仅作备考。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