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山湾画馆是我国西洋画的摇篮和水彩画的发源地,也是海派水彩画的渊源。
—、徐家汇——土山湾是我国水彩画的发源地
西方的水彩画(water-color)是—门比较年轻的表现艺术,从16、17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中期,才在英国发展成独立的画种,诞生至今不到200年的历史。20世纪初,法国的印象派画风传到英国,“现代绘画之父”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和当时法国最重要的水彩画家维涅尔(Pierre Vignal 1855—1925)的画风先后传到英国,进一步推动了水彩画艺术的发展,使这一年轻的画种显示出强大的艺术魅力,在世界绘画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水彩画是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传入中国的。早在16世纪末的明朝晚期,天主教耶稣会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始将西方早期的水彩画带入中国。到18世纪清朝初期,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和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又将当时的水彩画技艺传入我国宫廷;而在18、19世纪活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沿海—带的外销画,严格的讲,还是西方早期的水彩画技艺混杂中国画法的商品画。比较纯正的西方水彩画是在19世纪中期的清朝晚期引入中国的,其发源地在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地区。
1852年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修士(Jean Ferrer 1817—1856),在上海徐家汇创设了美术学校,他和法国传教士马义谷神父(Nicolas Massa 1815—1876)两人,开始向国人系统地传授西方绘画和雕塑等技艺。1856年范廷佐修士英年早逝后,由法国传教士艾尔梅神父(Faustin Laime 1825—1862)执教。1862年艾尔梅神父病逝,由学生陆伯都修士继承负责美术学校工作。1864年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建成,1867年徐家汇的美术学校奉命并入,扩大为土山湾画馆。但陆伯都体弱多病,1870年起由他们的学生刘德斋负责协助工作,1880年刘德斋修士任画馆主任,直到1912年。而这32年,也是土山湾画馆发展成熟、人才辈出而名噪一时的时期。土山湾画馆是国内最早开设的美术教育机构,它引进了西方的绘画艺术和美术教育体系,开了我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河。
二、维涅尔水彩画的引入与影响
20世纪初,土山湾画馆的刘德斋主任在法国著名的《插图杂志》(ĽIlustration)中,发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水彩画家维涅尔(图1)的作品,看到他的现代水彩画风和他对西方水彩画产生的巨大影响,就与时俱进地将杂志上陆续发表的维涅尔水彩画收集起来,汇集成册,供画馆师生欣赏临摹之用。刘德斋曾学过中国画,后来又在美术学校中系统地学习了西洋画,在水彩画方面造诣颇深,还在画馆中长期执教素描和水彩画。他在清朝末期培养了沪上最早的西洋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周湘(1871—1933,是刘海粟、徐悲鸿、汪亚尘和张眉孙的老师)和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第—人”的徐咏青(1880—1953),以及张聿光(1885—1968)、郑曼陀(1885—1961)等一批我国早期的西洋画家。刘德斋十分热衷于临摹维涅尔的水彩画,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融入到水彩画中,将源自西方的水彩画逐渐发展成带有中国画特色的水彩画,他的水彩风景画曾名重—时,是我国现代水彩画艺术的开拓者!
图1 维涅尔像
1889年,年仅九岁的徐咏青,因父母双亡,被收留进土山湾绘画馆,刘德斋主任见他很有绘画天赋,亲自向他传授素描和水彩画,并指定他临摹维涅尔的作品,专攻水彩画技艺。徐咏青聪敏好学、肯钻研、有创造性,他十分崇拜维涅尔,不但从中汲取营养,还在刘修士的推荐下,和海上中国画壇领袖任伯年、吴昌硕等国画家密切交流,因而在他的水彩画中也和他的老师刘德斋—样,受到了中国画技法的影响。他们师徒二人,—起开创了融合中西画风的海派水彩画的先河。
同样出身于土山湾的水彩画大师张充仁,在1962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京、沪两地水彩画家座谈会”上发言,并刊登在当年的《美术》杂志第五期上。他在谈及水彩画的发展历史时,把当今西方水彩画的特点,定位于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著名水彩画家。他认为西方的水彩画引入中国不过80年,并指出:“法国现代水彩画家维涅尔用笔豪放,颜色响亮,阳光明丽,令人兴奋。能在人们不注意的角落画得很生动,画小的风景院落,也画很大的桥梁大厦,阳光灿烂,色彩鲜明而丰富,黑、赭等不透明色在他笔下也透明了。”他还说:“徐咏青早年在土山湾学画,尽量从19世纪末外国最好的画家的成就中吸取营养,又常和任伯年、吴昌硕等交往,对中国画体会得深,对外国水彩画理解得透,加上对中外绘画理论的钻研,无怪在水彩画上有很高的水平。”张充仁在其1983年春撰写的“中国水彩画”—文中,更进—步详述了:“刘德斋的学生中有—位徐咏青的是上海人,专攻水彩画,他是中国第一个自己的水彩画家。……在他之后,中国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水彩画家。时间是1909年,即本世纪初。其后不久,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回国,亦开始绘制水彩画,但他只有少量作品,不如徐咏青以水彩画为主,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当时世界上已经达到的水平不相上下。特别是徐咏青与当时著名的中国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过往甚密,因而他的画受到中国画技法的巨大影响。徐咏青—点—划,中锋、偏锋用得比欧洲好。”
长期研究我国水彩画历史的袁振藻先生,在其2000年出版的《中国水彩画史》—书中指出:“20世纪初,印象主义在法国取得胜利后传入英国,在英国掀起了—场艺术革新运动,把英国水彩艺术推向了—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属于这个画种的许多优秀杰出的画家,如:法国的塞尚、维尼尔 ……等。”在介绍徐咏青时则说:“他很崇拜法国水彩画家维涅尔,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维涅尔的影响。徐咏青是我国水彩画的开创者,‘中国水彩画第—人’。为早期水彩画的传播、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介绍到另—位水彩画大师李咏森(1898—1998)时则说:“二、三十年代常和上海水彩画家王济远、潘思同、张眉孙、张充仁等—起切磋画技,并钻研英国水彩画家弗林特和法国水彩画家维涅尔的作品,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我国著名水彩画前辈潘思同先生(1904—1980)之哲翤潘耀昌教授,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水彩画观念史》—书中,也引述了张充仁先生对法国现代水彩画家维涅尔的髙度评价,以及他和徐咏青更多受到维涅尔的影响和在他们的水彩画中大多具有维涅尔的痕迹。由此可见,维涅尔的水彩画对我国水彩画的巨大影响,所以说维涅尔是海派水彩画的源头并不为过!
在20世纪初,土山湾画馆陆续收集到的数十幅维涅尔水彩画复制品,画馆规定只能在馆中临摹,不得出借,所以像徐咏青、张聿光、颜文樑、张眉孙、李咏森、张充仁、潘思同、冉熙等老—辈水彩画家,只有去土山湾才能观摹到维涅尔的作品。1935年张充仁从法国带回来—些维涅尔的水彩画复制品,但视若拱壁,不愿轻易示人。其后,土山湾画馆和充仁画室珍藏的维涅尔水彩画遭遇劫难被毁。但好得在20世纪40年代,充仁画室中二位维涅尔的超级“粉丝”:同济大学的吴—清教授和充仁画室的助教王珲,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到几本法国原版的ĽIlustration杂志,发现其中有—些维涅尔的水彩画作品,但这些麂皮封面、书脊烫金、装帧十分讲究的年度合订本,售价高昂,他俩不惜重金,陆续从中淘到维涅尔的水彩画复制品27幅,和同道们切蹉琢磨、视若至宝。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将其彩色摄影,汇总成册,以便观摹!1985年王珲移民美国,他搜集维涅尔水彩画的热情不减当年,先后又收集到1925年美国出版的《威尼斯的艺术天空》(The art and skies of Venice),内有法国精印的维涅尔水彩画14幅;1926年法国出版的《罗马花园水彩画册》(Water color renderings—Gardens of Rome),内有维涅尔水彩画15幅;1927年法国出版的维涅尔水彩画《意大利北部城市水彩画册》(Water color rendering of Northern Italian city)15幅;1929年法国出版维涅尔的《巴勒斯坦水彩画册》(Water color rendering of Palestine)12幅,共计56幅,加上以前收藏的总计71幅。这样通过王珲先生60多年的不懈努力,总算把法国出版的维涅尔水彩画基本上都收集到了。这批90年前出版的维涅尔水彩画册,都是印刷在专用的水彩画纸上,单册装帧,每幅大小和原作相同,印刷之精良几乎可与原作乱真。但由于限量印刷,在国外已难觅到,在国内更是孤本。2006年5月舅父王珲先生病重,余偕妻前往美国加州探视,遵舅父遗愿,将这批来之不易的维涅尔水彩画复制品携归故乡上海,译成中文后,于2007年自费精印出版(图2),分赠水彩画同好。2009年上海土山湾博物筹建时,又将这批法国版的四本维涅尔水彩画册,全部回归到我国水彩画的发源地土山湾,以重续历史文脉!
图2 王珲编《维涅尔水彩画选集》
三、维涅尔其人其画
国内对水彩画发展历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史料较少,对维涅尔的介绍更是寥若晨星。为此,将维涅尔的学生威廉·罗伯特·鲍威尔(William Robert Powell)在1926年和1927年先后发表的“皮埃尔·维涅尔”及“皮埃尔·维涅尔和他的艺术”二文,译成中文。摘录如下,以嚮读者:
皮埃尔·维涅尔(1855—192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重要的水彩画家。他1855年出生于法国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波尔多(Bordeaux),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盛产葡萄酒。皮埃尔从小富有艺术天赋,他师从画家拉朗纳(Lalanne),在老师刻意栽培和自己的努力学习下,维涅尔很快就成为老师的助教。接着他又师从著名的水彩画家阿皮尼(Harpignies),迅速提高了色彩运用的技巧,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风格,使他的水彩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
维涅尔十分喜欢旅游,年轻时就远赴希腊写生创作,接着他又访问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图3)、罗马(图4、5)、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图6)、蒂沃利(Tivoli)以及弗拉斯卡蒂(Frascati)等地,那里无与伦比的花园,特别是戴斯泰(D'Este)庄园更使他留连忘返;他还访问了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Granada),十分着迷于那些摩尔风格的花园。他还去过荷兰,那儿优美和谐的风光给画家带来了欢乐。他画遍了摩洛哥、法国的尼姆(Nimes)、阿维尼翁(Avignon)和巴黎,以及南欧和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图7、8)等地。旅游扩大了他的视野,当地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和独特的地理风貌,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也为他提供了大量写生题材。他用艺术家的眼光取景,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大量传世的水彩画杰作。
图3 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图4 罗马梵蒂冈的花园
图5 古罗马广场
图6 那不勒斯的阶梯和露台
维涅尔绘画时,他先对画中的主体对象反复构思,在落笔前对构图、色彩、明暗、取舍等做到心中有数,随后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淡淡的轮廓。他认为构图—定要简单,要超脱于大量繁复的细节,这是他绘画的基本原则。他追求水彩画的色彩透明,所以绝对不用铅白那样不透明的颜色;他很讲究用笔,落笔前考虑周详,每笔下去后不再重复,更不能涂涂改改,使画面能获得最大程度的透明。维涅尔认为水彩画应该是小尺寸的,因为水彩画颜料不能像油画那样大面积的覆盖,水彩画的情趣在于支配颜色的深浅和对比的效果(笔者曾测量过维涅尔的水彩画,基本上都是23—25×32—33cm左右的小画幅)。维涅尔画画时,根据色彩的需要,在笔头上经常是先蘸点水,随后再蘸上多种颜色,再涂到水彩画纸上,颜色在水的作用下,深浅浓淡是在画纸上直接溶合出来的,而不是在调色盘上预先调好的。这样透明而漂亮的各种色彩就会在阴影和高光中表现出来。他用色宁可要干些,但有时则要很湿,先在画纸的表面涂湿后再上颜色,这样就会出现各种干湿对比的效果。维涅尔绘画的程序是从上到下,先画天空的颜色,接着画阴影部分,通常是—次完成,随后再处理高光和较暗的部分,高光处应用薄而透明的亮色,或者干脆将画纸的白色底色显露出来。当天空和阴影部分画好后,这张画的主题思想也就基本上体现出来了。维涅尔的水彩画都是室外写生的,画面充满了真实、阳光和迷人的色彩,在我们看到的每—处画面上,都能感觉到他娴熟的技巧和无比的协调,既生动又融洽。维涅尔作为—位水彩画大师,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绘画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影响着—代又—代的水彩画家。他于1922年逝世,把自己的—生献给了他热爱的水彩画艺术。
图7 耶路撒冷的欧麦尔清真寺
图8 耶路撒冷的圣墓
(作者系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名誉馆长,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充仁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