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17-04-21 10:29:13
在这里,武康路393号,有些恍然若梦。隔壁395号曾经是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我在这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准备发言的时候,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夏公。夏公对于上海电影界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时候我们是小字辈,我们与夏公并没有太多直接的接触,夏公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我的老师们,我们崇拜的大艺术家们,他们崇拜的是夏衍,他们会经常跟我们提起夏公。所以,我感觉夏公就在我们身边。
以前,我们一直说上海是中国电影界的半壁江山,上海电影就是一座高峰,而电影事业的前驱者——夏衍,就站在这个高峰的顶端。今天大家汇聚一堂,共同怀念夏衍,这让我回想起很多年前在剧团里的生活,那时候常常会听到身边的同事说起关于夏公的故事。比如,著名导演吴永刚、跟夏衍合作过《祝福》的我的老师桑弧、《万水千山》的导演张瑞芳,他们都会跟我们聊起夏公。在艺委会讨论剧本、判断题材时,常常会听到“夏公怎么说”,“当时那个戏,夏公是怎么处理的”之类的话。当时我们很年轻,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听懂。那个时代,我们把夏公的话当作一个美学的、艺术的标准,或者是艺术与政治关系的标准,总之夏公给出的意见一定是一条可行的正确之路。他的思想就这样点点滴滴地渗入到我们的创作生活之中。
夏衍、桑弧和白杨在电影《祝福》的拍摄现场
我们的老师和我们崇拜的人一直跟我们讲,中国电影的美学是离不开夏衍的。20世纪的每一个时代,都发生了很多文化方面的事情,人人都会有记忆。夏衍的一生贯穿了上个世纪,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夏衍不做领导的话,他会是一个杰出的电影创作者,他既创作了祥林嫂这样的角色,也创作了《林家铺子》里的角色,还创作了《革命家庭》的角色,他为上海电影、中国电影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前,张瑞芳导演一直教导我们说电影是演过程而不是演结果。当时我们对此不理解,直到后来才明白这都是对的。电影是怎么影响观众的?是靠画面。电影是怎么感动观众的?是靠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形象、具体的个性。这些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并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的创作。
电影《林家铺子》
关于潮流,今天可能是这样一种潮流,明天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潮流。但是,夏衍及前辈们所创立的中国电影美学标准是永不过时的,在一轮一轮的潮流过后是一定会回来的!现在,我们在夏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回忆夏公,回忆他对我们的点滴指导。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对电影美学的信念,还是要把对的事情做下去。夏公在政治上和艺术上留下的方向性的高度,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攀登。
(作者系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