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旧居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具有独一性,但当它们作为城市的建筑遗产时就具有了多重性;如果说我们保护名人故居、旧居时的出发点在于强调它们的历史价值,那么当将其视作历史建筑或文物时就会全面得多,除了着眼于它们的历史价值之外,也会强调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东平路7号孔祥熙旧居
东平路7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假三层花园住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使用。现在的东平路7号和东边的5号及西边的9号“爱庐”共用一个大院,而在历史上,这些房子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花园,是相互隔开的。由于早期法租界西区地价低廉,所以7号住宅的花园宽敞,整个基地面积有7516平方米。这一带在1914年刚刚被划进法租界,1916年开始建造房子,尚属于首次开发的房产,所以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东平路7号孔祥熙旧居西南立面
东平路7号住宅在原法租界登记的地籍号是:Cad Lot 13416;道契(土地权证)号为B. C. Lot 9006(“B. C.”两个字母是英国领事馆的英文缩写,说明该份道契是从上海英领馆获得,同时也间接表明了该处房产的主人是位英籍人士);地产经纪人和建筑设计均是China Realty Company Ltd.(美商中国营业公司)。现存建筑设计图上标注的业主姓名是H. Herlofsen(赫劳森),从名字看来这像是一个北欧人,他就是东平路7号花园住宅的第一代主人。从这幢房子的建筑风格来看,应该属于北德地区或丹麦的民居风格:陡峭的大块面屋顶,跌檐下开小窗的山墙,高耸的壁炉烟囱,小而厚实的窗户,加上没有遮阳的木百叶,均十分利于保暖,很适合于北方冬季寒冷的雪天。
根据业主姓名这条线索,我们发现赫劳森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开设有一家名曰“夏老臣”的经纪人公司。名称有点滑稽,不知道是哪位秀才给起的,不过还真符合英汉姓名音译的规律呢。夏老臣的合伙人是W. M. Reeves(李维斯),因而他们的公司就叫“Herlofsen & Reeves”。这是一家专做船务、煤炭还有地产的经纪人公司,历史悠久,并且至少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赫劳森先生还活跃在上海商界,他的公司设在外滩的万国储蓄会大楼里,当时是爱多亚路9号,但此时他本人已经不住在东平路7号住宅了。我们查到那一时段东平路7号的住户有Capt. R. E. Sassoon(沙逊船长)、P. Davey(戴维)先生和Capt. A. K. MacEwan(麦克伊万船长),这些人似乎都和赫劳森的生意有些关联,因此我们判断赫劳森先生那时候或因年事已高,不适合一人住在家里了,就把房子租给了生意上有往来的客户。
到了1936年,上海的商业圈内已找不到赫劳森的身影,估计他已去世或告老还乡,不然孔祥熙又何以能购买这幢房子呢?不过少了赫劳森的夏老臣公司业务却并未受到影响,我们查到了在1936年,这家公司的登记地址在外滩12号汇丰大楼内,业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汇丰大楼当时可是上海的顶级写字楼,相信这一切都和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济景气有关。
孔祥熙在购入这处物业以后,曾于1935年紧靠着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增建车库一座,请范文照做的建筑设计。那时的车库实际上是一幢两层小楼:底层的一半停汽车,另一半放杂物;楼上可以容司机一家舒舒服服住下。范文照1921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第一代留美中国建筑师。他于1927年开设私人事务所,曾设计过八仙桥青年会、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那样的著名建筑,发起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担任南京首都设计委员会评议员职务,和政府的关系很密切,接下这么小的案子,可能是碍于孔祥熙的面子。今上海城建档案馆收藏的一份1935年6月12日工程领照单上显示:业主是孔祥熙,住址是外滩中央银行;领照人范文照,住址四川路110号。据此推断,当时孔祥熙在上海可能还没有气派的官邸,东平路7号是他瞩意的一处物业。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1948年赴美国定居。
2008年秋是这幢房子最近的一次大修。将现状与原设计图比较,可以发现屋顶上3座砖工精美的壁炉烟囱不见了踪影,东西两侧的屋面上都增开了老虎窗。这显然改变了原来的风貌,丢失了原先建筑和谐的比例关系,约是因为上海的气候不需要常用壁炉?屋顶上开窗倒是便利了梅雨季节空气的流通;但如果说这幢房屋是属于丹麦民居风格的话,那么,正如它原本就没有百叶窗一样,也是不应该有老虎窗的。此外,原来沿街的车库现在扩建了,还开设了商店,其中一间用作传达室。房屋西立面的一层已被遮蔽,与传达室相连的一层平房一直延续到了与主楼南立面的齐平处,顶上是一处有宝瓶围栏的平台。
东平路9号蒋介石、宋美龄旧居
“一幢法国式的花园住宅。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举行婚礼盛典,到场祝贺的各界人士有一千多人。次日蒋介石夫妇就到杭州和莫干山度蜜月,回沪的时候,他们就住在东平路这所楼宅,是宋子文为他们买下了这栋楼,且用作宋美龄的陪嫁。”
这是目前关于东平路9号“爱庐”历史最普遍的叙述。除此之外,无人知晓宋子文是从谁的手中买下了这幢楼,也无人感兴趣这幢楼建于何时?它的最初主人是谁?后来的主人又对它做了哪些更动?但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来说,这些刨根究底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们关乎到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非得要花力气从故纸堆里找到答案不可。
东平路9号蒋介石、宋美龄旧居“爱庐”
现在东平路9号门口挂着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牌子,注明这幢房子建造于1930年。然而所有的历史资料都表明东平路9号房屋始建于1916年,1928年和1932年又经过两次扩建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上海城建档案馆收藏的文件足可以证明这一切。
年代最早的历史资料是一份由地产经纪人兼建筑设计师美商中国营业公司填报的建造申请书,落款处下面明确无误地写着1916年11月21日。该建筑的道契编号为B. C. Lot 9007,是一份在英国领事馆登记的第9007号土地契证;在法租界的地籍编号是Cad Lot 13415。这些便是这幢房子的“出生证”了。另外相同年份的5张图纸分别是建筑的东、西、南、北4个立面和附属的汽车间的设计图。
从中国营业公司绘制的建筑设计图上也可查到这幢房子的业主,他是英国人E. J. Cornfoot(康福特)——上海Cecil Holliday & Co(义记洋行)的大班。义记洋行是一家资格很老的英国进出口商行,早在上海开埠之初的1844年便已开设,最初的行址在外滩,相当于现在和平饭店的位置,后来迁至九江路18号,以后便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抗战爆发后才歇业,从事对华贸易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
美商中国营业公司成立于20世纪初,公司地址在四川路70号,业务范围包括金融、保险、地产、建筑设计、测量等。上海西区的许多花园住宅都是这家公司开发建设的。值得一提的是东平路9号住宅屋顶上的菱形瓦片在本区域内是独一无二的,在上海亦较罕见,那是直接从英国进口的,叫Butler cement tile(巴特勒水泥瓦)。英国产的巴特勒水泥具有一种独特的红褐色,很受人喜爱。
在上海城建档案馆还有一份Asia Realty Co. Federal. Inc.,U.S.A.(美商普益地产公司)1928年9月17日为在贾尔业爱路9号申请建造一幢小房子的请造单,申请单没有说明这幢小房子的具体用途,但从所附的设计图上看,它是一幢两层的佣人房。这份文件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宋子文经中介普益地产公司从英国人康福特手中购入东平路9号的具体时间,这也刚好可以印证民间说宋家1928年买入该楼的说法。并且,宋子文为了让这幢房子符合妹妹宋美龄和妹夫蒋介石的需要,委托普益地产公司随即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和扩建。当时蒋介石已身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随从护卫众多,当然需要扩建辅助用房以策安全。显然蒋宋对此举非常满意,不然又何来蒋介石的“爱庐”题名?至于民间有该住宅为宋美龄“陪嫁”之说,其实并不确切。蒋宋联姻在先,宋子文购买住宅于后,说是大哥送给小妹的结婚礼物倒更符合实际。
蒋宋夫妇入住爱庐后,不是经常来住,显然还是嫌房子小,于是在1932年又委托上海著名的R. E. Stewardson(思九生洋行)进行扩建,这时房屋主人已经是蒋夫人了。我们不能否认宋美龄对建筑艺术有着颇高的鉴赏力,很多书上都记载说她很喜欢这幢房子,对它呵护有加。应该说是在宋美龄不得改变建筑原貌的要求下,思九生洋行的扩建设计才会做的如此巧妙,如此地忠实于原作。除了材质完全一致外,形神和原来的建筑也浑然一体,以至于不参照档案图纸根本就看不出来房屋曾经扩建过。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幢住宅,其实东面的那一大部分都是在1932年扩建的。东部楼下是个大客厅,可容纳四五十人,许多书中都说宋美龄在这里放美国电影时,会叫上住在隔壁的孔家孩子们一起来看;楼上是卧室,南面设有大阳台。从现存的图纸上看,思九生洋行是1932年10月31日向法租界公董局工程处提出的扩建申请,获得批准后于1932年12月21日择冬至吉日开工,1933年7月3日工程告竣,刚好赶在小暑来临之前。至于有些书中的“房子里有暗道,主人在遭遇不测时从卧室可以直接通达室外”之说,经我们对原始设计图仔细分析推敲,未发现有类似的设计。可能是原来东北角上有一间半地下室的锅炉房,因出入口比较隐蔽,让人觉得像是暗道的出口;也可能是建筑的扩建部分均有火墙,暖通设计又比较复杂,最后都通往锅炉房,故给人留下有暗道机关的假象。但不管怎样,这一误会却说明了今人对西式建筑不甚了解,也从一个方面反证了历史建筑具有的科学价值。
东平路11号宋子文旧居
西临衡山路的东平路11号现在是名闻遐迩的Sasha’s西餐厅。这幢略具法国路易十六时期奢华风格的建筑由于被蒙上一层昔日豪门情感故事的面纱而愈发吸引人的目光,餐厅内外的装饰布置也都似乎在诉说宋子文和一位红衣女子莎莎的秘密恋情。确实,带有一份暧昧、令人联想的故事往往可以成为时下商业炒作最好的佐料;而网上那些信手拈来的怀旧文字又真真假假地使历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不想、目前也没有过硬的证据否认这些传闻,只有将这些文字和已查实的史料做一个对比,以期稍稍掀开历史真实的一角。
东平路11号宋子文旧居
例如某网页上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东平路11号,在上世纪20年代原为宋子文的私宅。宋子文当年在上海有多处住宅,其中两幢法国式建筑为宋之最爱。一处在岳阳路145号,另一处在东平路11号,建造于1928 年。这两幢建筑都是孟莎式的坡屋顶,在陡峭的坡度上开设装有檐口的窗户,即老虎窗。法国式的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特点。宋宅的特点是有大露天阳台,宅前有大花园,花园里有各色植物。”
事实上宋子文夫妇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都居住在Route Dupleix(今巨鹿路)203号,30年代中期才迁住祁齐路(今岳阳路)145号。而东平路11号,也不是建造于1928年,更是早于七年前的1921年就建造了。东平路11号最初是美国人J. Rosenfeld(罗森菲尔德)的住宅,建筑的设计师是西班牙人A. Lafunte(拉法恩特),最初也不是孟莎式屋顶,而是简单的四坡顶。花园倒确实很大,连同住宅的占地面积有4371平方米,两个出入口都很气派,一个开在东平路上,另一个开在衡山路上。
罗森菲尔德当时获得这块土地的地籍号是Cad Lot 13414;道契号是U.S.C. Lot 2531。他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开设一家名为Rosenfeld & son(罗森菲尔德父子)的私人公司。盖这幢房子时可以想见他当时的风光无限,但看来他也没能逃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因为我们查到在1932年,他已经卖掉了这幢漂亮的花园住宅,改住到了百老汇路788号的Denis Apts(丹尼斯公寓)。这幢花园住宅的新主人变成了Mr. & Mrs. B. Moss(摩斯夫妇),一位Federal Telegraph Co. of Delaware(特拉华联邦电报公司)驻上海的业务代表,和房客Mrs. A. E. Mendel(孟德尔太太)。特拉华联邦电报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设在九江路1A的花旗银行大楼内。并且有很多证据表明,摩斯夫妇在东平路11号一直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之后才被迫迁出。照这么说来,宋子文如果要获得这幢房子的话,最起码也应该是在抗战胜利以后了。
我们还在网上查到描叙这幢建筑的另一段比较专业的文字,特摘录于后,不必另起炉灶叙述了:“宋子文东平路旧居建于1921年,属法国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建筑面积1364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南、西二面墙弧角外凸。南立面一层为敞廊,以方柱支撑;二层为阳台,以塔司干式双柱支撑,设宝瓶式水泥栏杆。复折式红瓦屋顶,开双坡老虎窗,出檐较深。红色仿石块水泥墙面,阳台栏杆、壁柱、窗套、老虎窗立面皆刷白色。现南立面全加装了玻璃门窗。”
但这只是对房屋现状的描述,稍稍对照原始设计图纸,就会发现房子曾经经过改建。首先就是加层,孟莎式屋顶下的假三层是后来才加建的,至于是在哪一位业主手中加建的,目前尚未发现记载,不能妄下断语。其次是原来的半地下室现已废弃不用,这是可以想见的,房屋的自然沉降加上上海空气的潮湿,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肯定已经不适合使用了。
至于宋子文,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介绍他的文字已经太多了,就用聊聊数语来归纳吧:宋子文(1894—1971),广东文昌人,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45年7月出任行政院院长,1949年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病逝于旧金山。
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东平路11号为市优秀历史建筑,公布名称为“东平路11号住宅”。应该说,这个名称是慎重而恰当的。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