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事”前,先要交代一下华东理工大学 初期校址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属。
1953年底,华理要从江湾迁来梅陇建新校区办学,所征用土地约600亩,位于张家塘港南岸、沪闵公路(现称老沪闵路)以西、梅陇镇公路北侧和东上澳塘港东南岸的围合区之内。实际上,当时此区域内还有部分村落,如东南角的陆家巷、西北角的行前村以及镶嵌在西南隅之中的南春华堂等。
华理区位示意图(笔者手绘)
华理所征用的土地分两部分:一为国有土地,一为私有土地(宅基地、自留地和墓地),还有少量代管的土地、道路及河、浜水域等,涉及到周围的金家塘、东荡、楼下宅、柿子园、陆家巷、吴家巷、何家塘、徐家巷、许家塘、南春华堂、行前、西牌楼等10多个自然村约200户农家。行政上这些地块和村落属于龙华区的牌楼乡、上中乡和梅陇乡,梅陇乡居多,牌楼、上中两乡占了一点边。后来,龙华区于1956年3月15日与真如、新泾两区合并为西郊区;1958年8月15日西郊区被撤销,部分划属上海市上海县,华理所在区域的梅陇人民公社全部隶属上海县管辖。
1951年11月土改后梅陇小乡分布示意图
“古事”之一:老沪闵路
老沪闵路,原称沪闵-南桥-柘林公路之沪闵段,简称沪闵公路,北起徐家汇附近的土山湾(现漕溪北路、蒲汇塘路路口),南至闵行,宽约5米,长23公里,泥基碎石路面,由闵行仕绅李英石等80人联名发起并集资10万元修建,于1922年12月通车。解放后,闵行江川地区逐渐成为新中国首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相继建成了万人规模的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人称“四大金刚”。鉴于闵行在上海工业中的地位和“人气”,市政府决定出资1000万元扩建沪闵公路,将原北段和颛桥以南加宽改建成沥青路,并修建从漕河泾经莘庄至颛桥较直的新路,便利于市区与闵行间的交通。该“新路”于1959年9月全线建成,之后,新路谓沪闵路,原从漕河泾经新龙华、六牧场、二号桥、上中路、华泾路等至颛桥走向的沪闵公路段改称“老沪闵路”。
位于学校北侧、与沪闵路几乎平行的沪杭铁路,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江苏、浙江两省商办铁路公司兴建的,上海南市至枫泾段由江苏负责,以西由浙江负责,两段铁路于1909年9月12日接连通车。
“古事”之二:南春华堂
南春华堂,既是地名,又是一大宅院,原位于东上澳塘港(现称梅陇港)之南,即现在梅陇路北侧的化工一四村和化工二三村之间(停车场处)。
南春华堂建于明弘治末年(1505)至正德年间,主人是明代张姓告老官宦,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颇具江南古民居建筑风格,为目前上海仅存的明代民居代表作。
南春华堂原名“村花堂”,但之前明代诗人黄瑾在东上澳塘港之北已建有一座“别墅”,取名春华堂,因两者发音相同,故后人谓“村花堂”为南春华堂,以与(北)春华堂相区别。
清道光年间,黄瑾后裔黄其祥将北春华堂作了迁址改建,为黄氏宗祠。后因家道衰落以及战乱,特别是1942年日军的侵占,仅存的几间祠宇也被彻底焚毁。北春华堂遗址约位于现华理小红花幼儿园北侧的化工一村住宅小区内(其土地于1973年被学校征用)。
至清末民初,南春华堂后人张洪祥又将房产转手卖给了费、朱两户人家,以续之。1963年,上海县人民政府将南春华堂列为文物古迹,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以致日益破败。2003年6月,经徐汇区政府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将南春华堂迁至徐汇区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西南角并作了抢救性修复。南春华堂现为徐光启纪念馆。
修复前、后的南春华堂
顺便一提,在1906年沪杭铁路(后1959年又建了沪闵路)建成之前,牌楼与梅陇两区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牌楼的“人气”要早、旺于梅陇。所谓牌楼之地名,也是源自于古时候那里确有真正的东、西两座“牌楼”。有牌楼之地,可见其村落之“繁华”。南、北春华堂最早的主人,就是从牌楼地区向南扩延过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笔者有同学家住闵行,从现在华理的8、9、10学生宿舍西侧围墙便门出校园,过张家塘港上的水泥桥,跨沪杭铁路至徐闵线西牌楼公交站乘车,一路向西(南)行驶,便可到家了。另外,现万体馆(上海大舞台)西侧的裕德路,是否也与南春华堂中的正厅“裕德堂”有关?有待考证。
“古事”之三:龙门书院
华理校园东南侧不远处,有一所闻名遐迩的中学——上海市上海中学,它的办学历史早已百年有余。解放初期,就连它周边的村落群体还曾以“上中乡”命名。“上中”,上海中学也,现在贯通龙吴路和虹梅南路的上中路和上中西路也出自于此,可见上中历史之悠久。
然,上中原来既不叫上中,也不在上中路上。
清同治四年(1865),喜欢读书的丁日昌任上海道台时,捐资一千银两在蕊珠书院(位于现黄浦区凝和路,此地原为上海县老城厢辖区)内设了个龙门书院。由于书院给考取入院的优秀生每月发“助学金”,故而引来许多莘莘学子应考,使原先狭小的校舍难以接纳。后来,继任道台应宝时于1867年又拨万余银两,耗时半年,在吾园废址上兴建了更具规模的新龙门书院。
取名龙门书院,大概寓意“鲤鱼跳龙门”,希望学子品学兼优、学以致用、报效国家。
至光绪年间,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中,龙门书院改组为苏(州)松(江)太(仓)道官立龙门师范学校,为上海最早建立的师范学校之一。清宣统二年(1910),学校再次改组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学校取消师范,与江苏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其高中部设在陆家浜路的商专原址,初中部设在尚文路二师原址。
解放前,上海中学是上海境内唯一的一所江苏省立中学。1932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将市区旧校舍出售,在上海南郊吴家巷附近购地460亩兴建新校舍。1934年底新校舍建成启用,这就是今天上海中学的校址(其内主楼冠名“龙门楼”)。1956年上海划为中央直辖市,原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遂改称上海市上海中学,简称上海中学或上中。
上中路400号上海中学内的龙门楼
华理与上海中学也有渊源。首任院(校)长张江树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校度过的,后来求学于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美国哈佛大学,回国后又在南高执教,曾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南京大学教务长、理学院院长,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华东化工学院院长。1953年,张江树作为华理校长,将新校址选在上海中学附近,可能与他青少年时期受龙门书院熏陶所烙下的情结不无因果;这种猜想也被后来的事实印证:华理几代老师的子女对上中情有独钟(“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华理与上中同为上海县境,关系密切,现在谓“对口学区”)。这难道不能说明老校长高瞻远瞩吗?
华理第三任党委书记潘文铮,学生时代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上海市学生界救亡协会;1940年1月在上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进步同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1941年冬任中共上海学委南中区委员。还有华理的胡英院士,中学时代的教育也受惠于上海中学。
“古事”之四:张家塘港
北枕华理校园的张家塘港早已有之,它东起黄浦江,逶迤至梅陇镇后向南,直流至东西向的春申塘(此河东端也接黄浦江)。1976年冬,政府组织数万劳力人工开挖了自淀山湖至黄浦江的淀浦河后,张家塘港南段被截断,其水流改走新河,径直向东,回流黄浦江。
张家塘港潮涨潮落数百年,滋润和养育了生生不息的两岸百姓。1953年华理征地在港南砌造新宫,大量建材就是靠它用船运至工地的(当初沪闵公路和梅陇镇公路很窄,卡车运力不济)。现穿越华理校园的青春河,为张家塘港上的一条支流。以前,其西头也是连通东上澳塘港的,活水丰润的很,后东头加了水闸,西头几乎被“闷断”——填平成了“断头河”,故水质变差,如今也难治理。另外,1953年学校规划时,校园西北部现凌云新村地块等都是要考虑被学校征用的,可惜后来未能如愿,否则,华理现在也不用“车马劳顿”地去杭州湾北岸那么遥远的盐碱地上扩地办学了(当时的规划就是以“万人大学”规模制订的)。
张家塘港的叫法,是否与500年前明朝建“村花堂”的张姓先民有关?不得而知。但它却赋予了华理活力和生气。
第21学生宿舍楼北侧张家塘港中的“小岛”——大樟树(笔者摄)
“古事”之五:中国公墓
人生自古谁无死?解放后,共产党推行火葬,市区西去的故人普遍响应之,但市郊的农户家庭一般还是采用土葬,直到1966年“文革”止。之后,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火葬。
可见,以前及解放初期,墓地也是每家每户“生产资料”的一部分。1953年华理征地时,必然也会遇到搬迁各家各户祖上的坟头、墓地之难事,但村民们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说服下顾全大局,尽力配合,累计搬走了千余个棺柩。当然,政府也做了象征性的补偿。
华理附近有个中国公墓,这是早已听说了的事,但它具体在哪儿?鲜为今人所知。
中国公墓,原位于老沪闵路799号,由浙江鄞县虞和德等人集资购地约120亩于1928年建成。公墓分福、禄、寿、喜4个墓区,早先有墓1500余穴,还有寄放3500只骨灰盒的房屋,规模不小。据说袁世凯的外甥也安葬于此,可见冠名“中国”公墓,名不虚传。1957年,该公墓由上海市民政局烈士管理所接管,有管理人员20多人。1966年“文革”爆发,受“破四旧”旋风侵袭,冥地不保,所有棺柩、骨灰盒全部登报,限时认领、搬走。无主墓穴中挖出来的“金银财宝”,全部上交给了中国人民银行漕河泾支行和上海博物馆,墓园内的“古树名木”也被迁到了附近的龙华烈士陵园等。该公墓之地后为上海机电设备公司梅陇仓库所用。21世纪初商品房炙手可热,仓库遂被推倒,新建了居民住宅等,是为现在的阳光绿园小区主体及周边的商用楼。
昔日的墓地、农田,如今早已难觅踪影(笔者摄于2013年9月)
中国公墓西北面不远处,还有一个梅陇公墓,占地约30亩,是1958年成立七一人民公社时所建,主要用来集中安葬附近的农家亡者。此墓“文革”期间也被废除并改作农田。梅陇公墓具体位置约在现在的天等路与龙州路之间,即学校正南面方位。
朱家坟山,位于陆家巷自然村西侧,是市内朱姓富家的祖宗坟地,建于清乾隆年间,方圆近300亩,坟山园林占地也有60亩,栽有松、柏、梅、樟、银杏四五百株。园林内建有停放棺柩的厅堂数处,建筑物甚是考究、上乘。1942年,园内的树木被日寇全部砍光;1958年,剩余的房屋被梅陇公社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小化肥厂。
此处所说的陆家巷,1994年已被华理征用,位于现在的第8教学楼及东南地块。这个朱家坟山的原地,难道就在咱们校园内?1953年学校征地后,南大门口边还有一排祠堂旧屋,留作了化工邮电所及书店之用,此旧屋不成就是原坟山园林内存留下来的厅堂?还有1958年“大跃进”建的小化肥厂,是否就是华理师生帮着建起来的?那时,华理建的红旗硫酸厂,就在东门外张家塘港北岸的金家塘村。
1953年学校征地进来的原住民留下的祠堂(位于校门口)
另外,附近还有漕宝路4号桥的永年公墓和漕溪路上的龙华公墓,后者于1984年9月改名为龙华殡仪馆。1991年7月30日,龙华殡仪馆的焚尸车间搬到了老沪闵路1500号,即龙华殡仪馆内停止火化死尸。1995年4月5日,位于龙华西路180号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建成,原龙华公墓中的烈士墓全部迁于此。1995年6月,在龙华殡仪馆焚尸车间基础上,新建了上海益善殡仪馆。笔者有同学两年前不幸英年早逝,就在此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还有1964年,为把土葬用地朝海滨方向发展,利用沿海围垦的滩涂新建墓地,有关方面选定在奉贤县柘林镇西、沿沪杭公路以南海滨已围垦的区域约380亩,投资11万元,建立了漴缺公墓,后易名为奉南公墓。1985年3月,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在杭州湾北畔的奉贤县境内,创建了占地1100亩的奉新公墓(现改称滨海寝园)。凑巧的是,这两片墓地,也与现在华理的奉贤校区近在咫尺。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