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徐家汇楼宇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深红色文物小径,被这条文物小径连接起来的6处遗存,就是徐家汇的发源地。
“徐家汇源”范围主要是指漕溪北路、南丹路、文定路和虹桥路4条道路所围的区域。沿着这条小径,可以一路观赏、品味掩藏在高楼背后的徐汇中学、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观象台和徐光启墓及土山湾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存。
古银杏树见证历史沧桑
徐家汇形成于明代,明代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时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徐光启葬其父于上海南市大南门外,并在墓旁结庐守制三年,从事农业试验和著书立学。徐光启逝世后,归葬于肇嘉浜和法华浜两水汇合处。后来,他的部分家族也由南市原居迁来这里定居。因徐氏家族聚居于此,故名徐家汇。
历史上的徐家汇因徐光启等先贤哲人的汇聚,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所形成的浓郁文化氛围,不仅熏陶着本地居民,而且对海派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
开启我国近代中西教育先河的徐汇中学
徐家汇源的首站是与港汇广场隔路相望的徐汇中学,它源于创建于1850年的圣依纳爵公学。
1849年,我国遭受特大水灾,数以万计的灾民涌入上海避难。当时的上海县政府动员所有的善堂安置难民,徐家汇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从徐家汇的一个教友处获得一块土地,造起茅草顶房屋,建立了上海耶稣会最早的会院,吸收了第一批12名逃难儿童入学。1850年,学校学生增加到三十多人,学校正式取名“圣依纳爵公学”,因其地处徐家汇,又是一所义务学校,所以也称之为“徐汇公学”。1852年,另一位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晁德莅被任命为圣依纳爵公学校长,他继承南格禄的办学宗旨,以西方办学模式管理学校,开启了我国近代中西教育的先河。徐汇公学被誉为中国西洋办学第一校。徐汇公学的内部组织和管理方法都沿袭法国的教会学校制度,由耶稣会院长总揽全权。教学上首开数理化教学,设置音体美课程;与土山湾油画院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学生很早就接受西方绘画训练;1862年前已开始组建学生西洋乐队。1872年至1874年间,耶稣会调马相伯为徐汇公学校长,兼管教学。徐汇公学注重语言、艺术和科学教育,中文之外,还开设拉丁、法、英文课程,是上海第一所教授外语的学校,数理化教育蜚声上海。学校专长音乐、美术和工艺,它是全中国第一个有话剧社的学校,徐汇公学的学生剧团早在1923年就演出莎士比亚戏剧,以后重视戏剧活动成了该校的传统。
1932年,徐汇公学改名为徐汇中学。徐汇中学素以教育、教学严谨著称,形成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个体发展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家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中国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主教张家树和金鲁贤、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翻译家傅雷等都曾就读于徐汇中学。学校在海内外久负盛名,在西欧、北美、东南亚有很大影响。
建于1917年的崇思楼是学校至今尚存的西洋建筑,崇思楼在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时,当时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了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时,沪上名流云集落成仪式,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落成典礼。
徐汇中学崇思楼
崇思楼是按巴黎拉丁区教会建筑式样建立的,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它以中央部小礼堂正门为轴线,两侧各有九根高达楼顶的科林斯式柱子,颇为壮观。用毛茛叶花纹装饰的柱头细腻柔美,楼前矗立的马相伯纪念碑更为校园增添了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
上海最早的宗教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
徐汇中学崇思楼旁的围墙边有一扇门,推开门可见一棵600年的古银杏树,枝繁叶茂,树旁就是文物小径,转个弯就到了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
创建于1847年的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最早的宗教图书馆,也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
1847年3月,耶稣会传教士在徐家汇购置地皮,在徐光启墓地东北侧营建耶稣会士居所和小堂,耶稣会传教士在居所专辟三间“修士室”收藏宗教图书,提供会士参考阅览之用,自此形成徐家汇藏书楼的雏形。1851年,由法国耶稣会士罗礼思在原址营造中国第一座希腊式教堂,俗称老堂,悬挂中式宫灯,成为当时沪上的一个景观。为了拓展藏书保管和阅览的空间,于第二年在天主堂老堂东北侧新建馆舍。1867年,把原平房改建成两层楼房,上层为神学院教室,底层为藏书楼,并在神学院教室和藏书室东侧新建三层耶稣会住院,又称神甫楼。1897年,原神学院教室和藏书室建筑拆除,神学院移至耶稣会住院顶层,而藏书室则移至耶稣会住院东北侧,重建一幢上下两层的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大书房、藏经楼等,原藏书遂移入藏书室。1905年正式定名为徐家汇藏书楼,并把原藏书移入新楼。
徐家汇藏书楼由东楼和西楼两部分组成,沿街部分为东楼。东楼,即大书房,外形仿照梵蒂冈教廷的藏书楼,内部设计则兼具东西文化的风格,上下两层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迥异。一楼原为中文书库,内部设计仿照中国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整个空间根据《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说,整个空间被划分为两部分:北部为一大通间,意含“天一生水”,南部被分割成六个小间,蕴意于“地六成之”。二楼为西文书库,仿照梵蒂冈教廷藏书楼内部格式,书架均落地到顶,分为12格,半腰有木雕栏杆沿书架围起形成上部走道,走道底部有铁栏杆支撑,东西两侧与正中有三部欧式硬木扶梯与上部走道相连,上部与下部自西向东形成六进六出的回廊与书架。这种融合了中西文化双重内涵的图书馆形式目前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徐家汇藏书楼西楼,即原耶稣会总院,该楼为四层坡顶西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南北立面外墙为断裂式,设弧拱硬洋松百叶门窗和简洁的水平线脚,朝南四小开间设置烟道与壁炉,朝东大开间连通宽敞外阳台,围有雕花铁栏杆和硬木扶手,与东楼大书房过道相连。最上一层为阁楼,座北朝南,每层朝南为11个小间,东西侧有宽大阳台,呈左右对称布局。下面的楼层为耶稣会士宿舍,上面则作神学院的教室。在1896至1899年间,耶稣总会院建筑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先是在东西两侧各增建了三开间的大间,使建筑正面由原来的11开间增加到17开间。然后,又在原四层建筑上增建了一层,成为五层楼建筑。曾于1931年进行过一次大修,并在进门处立碑纪念,但基本建筑保持原貌。现在,我们看到的耶稣会总院旧建筑已成为徐家汇藏书楼的一部分。其中,一楼为展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高水准的文化艺术展出活动;二楼为阅览室,读者可借阅各种1949年前出版的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三至四楼则主要为书库。该建筑西南部分原为天主教上海教区办公楼,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建圣爱广场而被拆除,目前仅存东面的相当于六个开间的部分。但由于该楼呈东西对称设计,因此从目前残存的建筑中仍能想见当时建筑的整体结构与风貌。
阅览室内至今仍保存有两座大型宗教雕像,其中南墙上是一座泥雕,北墙上是由两块完整的桂木拼接而成的木雕。这两件浮雕皆是在19世纪中叶由创办土山湾绘画馆、雕刻室、宗教工艺学校的耶稣会士、建筑设计师、雕刻艺术家、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为耶稣会住院制作。其中“圣依纳爵善终像”泥雕制作于19世纪50年代。桂木木雕为“耶稣会士在首任会长前发愿图”,制作于1852年。
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循着徐家汇源的路标,走不多远,便是徐家汇天主教堂。这座天主教堂是上海的主教座堂,也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被誉为“中国教堂之巨擎”、“远东第一大教堂”。
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我国第一座完全按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教堂,圣堂坐西朝东,是一幢典型的双钟塔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保留着西欧中世纪的特点。高耸的双塔、尖尖的塔楼,是建筑的一大特色。整座教堂被垂直线统治,所有的券均是尖状,拱壁的背,龛上的华盖,门上的山花、上端都是尖的,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动,而又尖又高的双塔,集中了整座教堂的冲势,仿佛要投入“上帝的怀抱”。
教堂平面布置为象征耶稣基督受难,因而呈拉丁十字形,高五层,砖木结构,其外墙为红砖结构,墙基勒脚采用青石。立面的正中有大玫瑰窗,两边对称地设置尖塔钟楼,钟楼高达57米,其中淡紫色石板瓦覆盖的塔尖高31米。挺拔、雄伟、直至蓝天的塔尖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标志,尖顶上的两个重1吨的十字架直插云霄。正门的上方是一座耶稣像,张开双臂,拥抱着天空,令人想起巴西里约热内卢圣像山上那座巨大的耶稣雕像。堂身正中有一圆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形状犹如罗马时钟的表盘,在阳光下极具奢华之美。
整座教堂纵向形成前厅、中厅和后厅,后厅之上是唱诗楼,横向形成南北两厢。分间处有石扶壁,门窗洞均为尖券,两侧窗户采用简化的火焰式双叶窗。大堂中间有两排列柱,柱子用的是哥特式建筑惯用的束柱,地面用方砖地坪,顶脊呈尖拱状,脊高25米。教堂内有大小楹柱64根,每根均由10根苏州产的金山石雕凿的小圆柱拼合而成。中厅和侧廊的天花均为尖券肋骨拱顶,拱顶下有木质束柱支撑。中厅两侧墙面由三层构成,一层是由束柱和尖券构成的连续券廊,二层是连续尖券构成的廊栏,三层为尖券高侧窗。堂内有大小玫瑰花窗6扇及尖拱式窗户60多扇,用彩色玻璃镶嵌成图案和圣像,绚丽多姿。堂的正门上面有4帧福音圣史雕像,教堂内有19座祭台,堂后中央的主祭台是用意大利大理石砌成,上面花团锦簇、烛台层层,祭台最高处立有雕刻精美、色彩鲜明的圣母像,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制成运来的,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因此,祭台上还安放着主教座椅,它的背面写有圣经语录,显示出座椅的神圣性。大祭台背后和左右有圣母、耶稣和若瑟的小祭台,形成烘托圣母大祭台的布局。由于大祭台位于纵向大厅和左右两厢的十字交错位置,东、南、北三个方向都能容纳教徒,可围坐2500人同时面向大祭台望弥撒。堂内南北两侧墙上挂有描述耶稣生平事迹的图画,还有取材于《圣经》故事的大型绘画,整个空间具有浓重的宗教氛围。
教堂的后墙上挂着一幅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教堂外侧,每层的屋沿与立柱的交汇点上有一只只兽头,它们为教堂的外观增加了神圣和威严之感。窗户全部采用专门烧制的彩色玻璃,色彩达数十种,以紫色、深红色为主,图案以圣经内容为题材,花窗上镶拼出一幅幅图画。阳光从天上投射下来,透射过色彩斑斓的巨大窗口,美轮美奂。
洋溢着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于庄严肃穆中透出一股神秘色彩。教堂前新建的3000平方米绿地广场,似乎给历史和现实留出了彬彬有礼的空间距离,使之远离尘世的喧闹和嘈杂。
上海最早的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
离徐家汇天主教堂几步之遥的漕溪北路280号,有一座三层小楼,这就是建于1901年的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徐家汇观象台
徐家汇观象台创建于1872年,是上海最早的天文台。1882年开始在上海报纸上刊登天气预报,1884年开始发布台风警报,并在黄浦江边建设外滩信号台,早期关于飓风的警报都是从徐家汇信号台发出的。从100多年前,上海关于气象的信息源头都来自这个中国第一座天文台,然后信息专员就骑着快马送抵外滩信号台公布于众。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徐家汇观象台是1901年新建的。为古罗马建筑风格,对称布局,灰色清水砖墙,圆拱形的窗户饰以红砖窗框,屋顶平台及室外楼梯饰以宝瓶状栏杆。底层圆拱大门贯通二层,中央入口上方设置方形钟楼,钟楼上曾有一座砖木结构测风塔,现已被金属测风仪替代。屋内设有子午仪室,后又增加地震测量工作。
徐家汇观象台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曾两次参加国际经度预测,成为当时世界上三大测量经度的基准点。
坐落着徐光启墓的光启公园
徐家汇,让徐光启的名字与百年上海联系在一起,他引入了西方宗教,也引进了近代、现代的科学与文明,给当时封闭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光明与希望,以纪念他而建造的光启公园象征着上海文明的历史缩影。
位于徐家汇天主堂南面的光启公园,秘密地隐在身躯庞大的徐家汇背后的南丹路上,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公园北部是徐光启墓地,西部则是徐光启纪念馆。
徐光启是我国第一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明代著名科学家,他在农业、数学、天文历算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是“西学东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科学技术划时代的著作。徐光启曾在徐家汇一带建农庄,做农业实验。徐光启当年与传教士的来往非常密切,他不仅自己信奉天主教,还以大学士的身份鼓动乡亲加入教会,因此徐家汇有很多教徒,并逐渐形成了以教堂为中心的教徒社区。据说,徐光启生前曾被人们尊称为“徐上海”。
徐光启于1633年11月8日卒于北京,此处墓地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墓内共有10个墓穴,主穴葬着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葬着其四个孙子夫妇。墓前有石羊、石马、华表、古意盎然的石牌坊等物,到19世纪末已大多损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纪念徐光启逝世270周年,墓地被修缮一新,重建石羊、石马、华表、牌坊等物,并于墓前置放了大十字架一座,墓旁竖立一块重修墓地的碑石。民国22年(1933)纪念徐光启300周年时,十字架周围围以铁栏杆,墓区围水磨石栏杆,并筑水泥道路。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后,墓地荒废,空地成了菜畦,原来的石羊、石马、华表、牌坊等均遭破坏,残缺不全。建国初,对徐光启墓进行整修,重建墓台。十年动乱,原有牌坊、华表文物又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墓地再次修缮后辟为公园,并于同年5月1日对外开放,定名南丹公园。
1981年墓地再次整修,在公园北部修建成明代流行的椭圆形大墓,并在墓前竖立雕刻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的“明徐光启墓”的五字墓碑。1983年11月,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更名为光启公园。墓地前原有的小路扩建成花岗石地坪,墓碑前一左一右挺立着两株龙柏。墓西侧有石马一尊,墓前左右围绕着水泥石凳,四周遍植苍松翠柏。
2003年是徐光启逝世370周年,光启公园进行了再次改建,并从梅陇迁建了一座明清建筑“南春华堂”,作为徐光启纪念馆。整个展馆展现了徐光启的生平、科学成就、历史影响、桑梓情结、墓地沿革以及后人对徐光启的缅怀和尊崇。光启墓也按明代风格和一品官的规格重新修缮。在墓地四周铺设了高羊茅草坪,并按照有关资料恢复了徐光启墓前的华表、小河石桥、石牌坊、神道、十字架和墓后托山等景观。
光启公园内的南春华堂
徐光启作为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以纪念他而建造的光启公园象征着上海文明的历史缩影。
建于土山湾孤儿院旧址的土山湾博物馆
土山湾在徐家汇地区南端,在蒲汇塘和肇嘉浜拐角处,因清代中叶以后河道疏浚,河泥堆积成丘而得名。土山湾文化则源于1864年,天主教耶稣会在这里购置土地、平整山丘而创设的土山湾孤儿院。当时竣工的孤儿院大楼是上海租界以外少见的豪华建筑,其址便在今天的蒲汇塘路55号,即土山湾博物馆所在地。
土山湾博物馆
世博厅的土山湾中国牌楼
天主教创办土山湾孤儿院的目的是传教,却带入了西方新的文化形式和技艺,它与本土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了海派文化的发展。土山湾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造就了一代代艺术名家,土山湾还是近代上海工艺和海派文化的渊源。土山湾的木雕、绘画、编织等工艺作品曾先后参加了巴黎(1900)、美国圣路易斯(1904)、比利时列日(1905)、美国旧金山(1915)、芝加哥(1933)、纽约(1939)等世界博览会,并获得了多项荣誉,让世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从土山湾博物馆一进门,就能看见它的镇馆之宝——牌楼,这座高5.8米、宽5.2米的牌楼是1912年由土山湾工艺院内有专业技能的孤儿在外国指导老师葛修士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时间雕刻而成的。它于1915年从上海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后,又被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重金收购,摆在馆内主厅里一展就是十多年。之后牌楼又在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和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上露面。此后,牌楼几经辗转,绕了地球一周,终于在2009年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上海,重新屹立在土山湾博物馆。
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与浪迹天涯命运的土山湾牌楼见证了中国与世博会的百年情缘。
(作者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